大梁西路軍中軍大帳之中。
“太尉大人,今天是我們進入北狄境內的第九天。
在走出之前的大草灘子之后,我們已經繼續向北狄黎部地域深入了一百多里。
按照此前我們掌握的情報,這里已經屬于黎部核心牧區。可是四散出去的斥候,在方圓數十里范圍內,除了發現了少量的北狄蠻子小規模活動跡象之外,并沒有看到有大量牧賬存在的跡象。
也就是說,在我們抵達這里之前,北狄黎部應該就已經得到了我們北上的消息。因此,將此處的牧民提前進行了遷移。”李鈺站在大帳內,向著在座的眾將匯報著眼下最新的軍情。
“若瑄,此事你怎么看?”楊榮扭頭向宋德榮問道。
宋德榮沉思了片刻后,才開口回答道:“北狄能夠提前知道我北上大軍的動向,本就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我們數十萬大軍遷延北上,如果這都無法被他們探知,北狄早就被我們消滅干凈了!
不僅是現在,就是今后,只要我們在北狄境內,對于我們的動向,他們必然會隨時掌握。不過即使如此,這一場捉迷藏我們還是要配合黎部繼續玩下去。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北狄高層堅信我大梁西路軍的目的就是為了趁對方后方薄弱進而掃蕩草原,而不是為了切斷他們主力的退路。相信只要我們一日不做出跨越赫拉烏大草原進入何大何部地域的舉動,對方就不會真的將我們放在心上。”
“可如此一來,我們大軍又如何才能出其不意地切斷北狄主力的退路?難道就一直在黎部這里和他們干耗著不成?”楊榮皺著眉頭不悅地問道。
宋德榮硬著頭皮回答道:“此事實乃屬下等人的失誤。
在沒有進入草原之前,誰也沒有預料到在茫茫草原通行居然如此之困難。
按照原本的計劃,進入北狄邊境之后,我們將在黎部虛晃一槍,然后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大軍以每天至少二百里以上的行軍速度東向。只需八天不到,我們便可以橫跨赫拉烏大草原,直插對方主力大后方。
到時候即使北狄覺察出我們的真實意圖,留給他們的反應時間也并不足以讓他們順利撤出寧安堡一線。
為了保證大軍的行軍速度,我們出發前征集了西路軍下轄范圍內的所有騾馬和驢子,同時不足部分還從附近的幾路進行了抽調。可是直到進入了草原之后,我們才發現實際情況遠遠超出我們之前的預計。
現如今,想要整軍東向已經不現實,但并非沒有辦法。”
“哦?到底是何辦法,你快快說來!”聽到居然還有其他的辦法截斷北狄主力的退路,楊榮立刻便著急地催促道。
“想要截斷北狄主力的退路,在屬下看來無非就是打一個時間差,在北狄主力反應過來之前,便徹底占領狐岐山谷口,然后原地死守。”
“此事眾人皆知,你趕緊繼續說下去!”楊榮見宋德榮并沒有立刻說明后續的計劃,便立刻不滿地再次催促道。
“遵命,大人!”見楊榮臉色不對,宋德榮不敢耽擱,于是便趕緊接著道:“狐岐山谷口在北狄境內,因此對方在前方兵力吃緊的情況下必然不會駐留過多的兵力。
以屬下等人的估計,北狄在此布置的兵力最多不會超過一萬人,而這一萬人也必然是北狄二三線的部隊。我方只需兩萬精騎便可以順利占領狐岐山谷口。
占領之后,兩萬精騎即刻就地固守等待后續大軍抵達。
狐岐山谷口一旦被我方占領,便能立刻隔絕北狄主力與后方的聯系。如此一來,便又能為主力東向再爭取上一些時間。只要我西路軍主力抵達狐岐山谷口,北狄蠻王所部就徹底被我們包圍住了!”
“你的意思是,大軍暫時留在黎部這里吸引對方注意力,然后悄悄從大軍中抽調兩萬精銳騎兵,快馬加鞭東向突襲狐岐山谷口?”楊榮沉思了片刻后,開口向宋德榮確認道。
“不錯,正是如此。”宋德榮回答道。
“那我們大軍何時出發?”楊榮追問道。
“兩萬精騎出發一日之后,無論北狄是否發現,大軍立刻開拔。
即使我們的戰馬不如北狄,但是整整一日的時間也足夠彌補和對方軍傳遞情快馬間的差距。只要狐岐山谷口的駐軍無法提前收到預警,我們就有十足的把握從背后攻下那里。”宋德榮回答之后,還特意解釋了一下。
聽完宋德榮等人制定的新計劃,楊榮并沒立刻做出決定,而是站起身走到了地圖前,盯著被標記出來行軍路線看了很久。
“北狄蠻王所部有五十萬人,其中必然包含北狄最精銳的部隊,區區兩萬人我怕是撐不到我西路軍主力趕到狐岐山谷口。是否可以再增加些兵力?”楊榮開口詢問道。
“大人,兩萬精騎已經是我們再三考量過的數量了。如果規模實在太大,想要瞞過北狄人的斥候,難度實在太大。若一旦被對方發現我們的目的,一切都將前功盡棄。”宋德榮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楊榮增兵的要求。
李德裕怕宋德榮說話太直接惹得楊榮不高興,便趕忙解釋道:“大人,如果能夠再增加一萬騎兵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不過此處乃是北狄黎部地域,對方雖然已經提前遷移走了牧民,但是在我們大軍周圍的北狄斥候依然非常活躍。
一旦前往突襲狐岐山谷口的部隊人數超過兩萬,我們用于遮蔽對方斥候的兵力就會不足,如此將難以保證突襲部隊的隱蔽性。
同時為了確保突襲成功之后,兩萬人能夠在谷口堅持到我們大部隊趕到,此次東向的騎兵將攜帶大量神臂弩和相應的弩箭。以狐岐山谷口的地形優勢,只要箭支足夠,屬下相信哪怕只是兩萬人,面對北狄主力五十萬大軍,也絕對能夠堅持下來。”
“諸位的意見呢?”聽到李德裕的解釋,楊榮并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反而向大帳內的其他將官們問道。
整個突襲計劃便是和眾人之力所制定的,因此大帳內的諸將當然不會反對。
楊榮見眾人對突襲狐岐山谷口的計劃并沒有異議,便點了點頭,下令道:“既然如此,時間緊迫,那就按照這個計劃執行吧!”
“遵太尉令!”大帳內的諸將紛紛起身回應道。

君在霸上
目前已經確定三十萬字之后上架,責編說成績非常不理想,后期大概率是沒有任何推送的。 如果各位讀者大大覺得本書寫的可以,真心希望大家能夠幫忙多多推薦、多多投票、多多追更,只有好的成績才能讓我繼續堅持寫下去。 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