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堂下,女主持人的鏡頭對準臺上的辯論選手,看著直播間的熱度居高不下,向著二十五熱度進發的時候,女主持人激動說道:“大家,我們可以看到,檢察院的檢察官與燕大法學院的學生們正針對此辯題在大禮堂上展開了激烈辯論。
他們,通過立論陳詞、攻辯環節、自由辯論、總結陳詞四個環節,控辯雙方唇槍舌劍,觀點鮮明,邏輯嚴密,充分展示了縝密的思辨能力、嫻熟的論辯技巧和強大的臨場應變能力。”
女主持人有著嫻熟的主持能力,介紹說道:“現在雙方的辯題就醫生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雙方的一辯跟二辯都已經做好立論陳詞跟攻辯敘述,因為現場的每位觀眾都可即時投票決定勝負,所以每一輪緊張的辯論結束后,票數波動都是非常明顯!”
直播間的網友,都忍不住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聽了正方:哦,確實!聽了反方:有理啊!】
【感覺一開始比賽檢察官就吊錘燕大學生,公訴人一直咬著尚未立法,燕大學生真的不知道怎么準備下去了,事實上沒有立法基礎成為了整個公訴方的理論基礎!】
【我想對,反對安樂死的人說一句,當我癌癥晚期時,你不準我安樂死,請問你們給我支付,絕癥時期的昂貴醫療費用嗎?如果都不能,那你們有什么資格反對醫生幫我安樂死???】
【個人覺得他們沒有體會生不如死的人沒資格討論這個,整個問題雖然圍繞醫生是否需要負責任,但安樂死也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
【其實,我之前就問過一個和尚類似的問題:80歲的父親因心衰搶救后,目前只能依靠呼吸機,心臟血壓都需要藥物針劑去維持,腎功能喪失要靠透析(洗腎),且腦部因缺氧而失去自主意識。在這種不可逆轉的情況下,如果征得醫生的允許,家屬簽名決定對父親停用洗腎機,此種行為等同殺父之罪嗎?
師父答:安樂死是菩薩不同意的。也就是說人要盡心,只要他有陽壽、今天有一口氣不該走,就不能讓他走。如果他今天還有陽壽,你給他斷氣了,是不是殺人,是不是就是動人因果?】
網友們面對這個題目,褒貶不一爭論不斷,女主持人一雙美眸冒著火似的,緊緊盯著人氣不斷上漲的直播間,現在已經是突破25w人氣,向著50w人氣出發。
毫無疑問,這次學院要求的任務已經完美完成,但女主持人卻有著小九九,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次的辯論賽,以及鄭逸所帶來的流量,她沒準也能夠獲得更多的粉絲跟人氣!
于是在鄭逸他們這一邊再一次駁斥對方的論點,他們選用‘天賦人權’理念來闡述其合法性,天賦人權理論中闡釋了一個道理:公民在享有生存權的同時,死亡也應該是人們的一項基本權利,一個人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死亡的權利。死亡對于瀕臨絕癥的患者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人們應該對于自己何時死亡有個符合自己預期的判斷,所以應該充分的對患者有選擇安樂死的行為予以肯定并支持。
案例當中,患者是一種自愿選擇死的行為,醫生對于整個既定的選擇事實沒有太大因果關系,不應當認為負有相關的法律責任。
鄭逸這邊的二辯是一位帶眼睛的男學生,比起一辯的沉穩,他的駁斥帶著幾分激動與膽怯,所以說完之后聲音都有些顫抖。
男學生名叫趙恒逸,他向著鄭逸投去擔憂的目光,似乎對自己天賦人權的觀點,有些忐忑不知道能不能立足。
鄭逸笑著鼓勵說道:“你這個觀點挺好的。”
趙恒逸聽完鄭逸的話語,這才稍微松了口氣。他原本非常慌亂,從天賦人權的角度進擊,屬于是急中生智,所以陳訴的時候顯得非常的惶恐不得體,好在大概的意思有表達清楚。
男主持人聽完趙恒逸的敘述之后,表達了一定的肯定,轉過頭看向李小琴的方向,這是檢察官這邊的三辯!
辯論賽當中,三辯就是一門強力的火炮,也是壓垮對面的巨型坦克,絕不是一棵小小的稻草!
主持人說道:“下面我們邀請檢察官三辯,李小琴女士進行陳述。”
李小琴站了起來,對著男主持人以及現場的觀眾問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說道:“依據罪刑法定原則,認真依照現行刑事法律,對案例做出嚴肅的合情合理的處理。
首先,符合了犯罪構成的要件。具體表現為,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故意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方式侵害他人的生命權,醫生的行為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
其次,與我國傳統的思想文化相悖。我國長期以來受儒家思想的日益熏陶,生命的神圣與“孝順”捆綁在一起的觀念深深根植在傳統文化中,它無形地影響著社會輿論、道德以及社會秩序。所以安樂死的觀念和普通民眾長期形成的傳統觀念很容易發生沖突。就縮短患者生命的積極安樂死而言,人為地提前結束患者的生命的行為,還很難得到普通民眾的認同,也與當今社會的人道主義的觀念相違背。
再者,接受安樂死的人都是身患絕癥,無救治希望的病患者。但是,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看,身患絕癥,無救治希望只是相對的。所謂“絕癥”,很難有一個科學的醫學標準,科學技術使不治之癥變成可治之癥。并且,允許實施安樂死,容易使醫務人員喪失“向疾病斗爭”的精神,長此以往,不利于我們的醫學發展。
最后,若是認為醫生不構成刑事責任,有次先例,可能為患者家屬或醫護人員謀取私利大開方便之門!家屬可能出于對遺產的渴求或者認為患者是負擔予以拋棄。醫護人員也有可能因為受到賄賂或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積極對患者實施安樂死。因此,安樂死將可能導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自然是不宜在法律上予以承認!既然安樂死是不被允許,也就是沒有合法化,那便是有此行為便是違法。
并且,在現有的法律條件下,“安樂死”可能引致“故意殺人”。患者自殺不會影響別人,但是,如果他本人想結束生命,醫護人員及家屬協助滿足其請求,在《刑法》中是“幫助自殺”行為,涉嫌故意殺人罪。
所以,案例當中醫生要負刑事責任。”
李小琴每一句話,就像是一顆巨大的炮彈,轟的一聲出去,轟炸鄭逸他們這一邊遍體鱗傷,毫無還手余地!
她這一段論辯,可謂是無懈可擊,直接將鄭逸他們這邊的所有可能性堵得死死的,
鄭逸他們想到的,她要轟炸!
鄭逸可能想到的,她也要轟炸!
鄭逸沒有想到的,她更要轟炸!
吳天賜的案件,鄭逸就是從檢察官沒有掌握好證據鏈的角度,讓原本應該能夠把吳天賜繩之以法的案件給破壞了。
所以,這一次,李小琴要報這個案件的仇,用多個角度,無懈可擊之下,轟炸鄭逸,讓他毫無還手的可能!
現在,
壓力給他鄭逸這一邊了!
作為三辯的鄭逸,
無論是禮堂下邊的觀眾,還是直播間里邊的網友,都將目光聚焦在鄭逸的身上,面對檢察官如此凌厲的攻勢,
鄭逸將要如何反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