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散文詩《繁星恒照》
一《緣起》
山骨嶙嶙,逝水易殤
恒極兮無涯,窮微兮至空
為存為在為生
清水會明月,千山載暮雪
北斗舀星河,東風敘遠蝶
春山又綠,可憐星光不遇碧
巍巍山脈,宙宇塵沙
心湃既得,心寧所現
杯盞乾坤皆幽幽
從來流水空泛泛
二《小民的呼喚》
那亙古的繁星,不吝光芒的映照著荊楚大地上的一個窮閉小縣。山川知道,河流知道,他們是如何把愛遺留在這片大地上的。這里的生靈一代一代又把愛遺留傳染至華夏的每一個角落。東經111度,北緯30度,長陽。
也許此時,穿行宇宙的中微子正把這里的一切帶向未可知的茫茫無極。大爆炸時的那一點也應該收到了他的后人向他傳來的福禱。也許他可以在另一處恒星系,找到一個人類可以生存的行星:布置海拔一萬五千米的客丹啼亞峰,寬兩千多米的清江,群峰疊嶂的武陵山脈……把鄂西南東部的明珠——長陽擴大的奇峋、險峻而又安詳。讓這里成為長陽人誕生的仙境。是的仙境,在十九萬五千年前。這里生活著遠古的先民,他們結繩織網,鍛石為犁,石斧開山,一代一代把我們塑造成了今天的模樣,土家族就此誕生。
長陽人沿河而居,河谷兩岸從清清江水到巍巍山崖,依次分布著漁場、柑橘、禾谷、小麥、油菜、玉米等。糊口已是不易,難說富足。那么在遙遠的未知某地,你可以賜予我們一些獨特的水果,就像精靈的糧食那樣,以慰藉土家人世代開山伏虎,與自然斗爭的犧牲。祭山河,慰我列列先驅;敬天地,效我往來后人。就像八月榨,拐棗……
那里還必須要有武落鐘離山,赤穴,黑穴。見證著先人廩君繁榮家國的幽幽歲月。還要有一群從清江下游季節性向上游遷徙的候鳥,象征著廩君拓土西征的壯烈之舉。那么就還得有神女峰,這悲劇性的愛情故事,如果可以的話架設一座鵲橋。這是土家兒女的美好期望,還請萬物成全。
斯年何往,光陰不現那時的七彩。我們去向哪里,清江水說也說不完。
三《歷史的必然》
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到三皇五帝定鼎中原耕種天下奠定華夏民族的基本輪廓。到始皇殲滅六國一統天下,經漢晉……唐宋元明青民國,基本圈定如此中國版圖。華夏民族的家園在地球上定型。
雄雞的體內流淌著黃河、長江以及大小水系、人工運河。像經脈又像臟腑。這里有巍巍昆侖,珠穆朗瑪,秦嶺、太行……錚錚鐵骨,歷經風雨任高高聳立。山川草木,一一留情。
更可愛的是這里的人們,56個名族各具特色,相互融合,互助共生,共同創造并繁榮著中華文化。自倉頡造字,經流傳、演化、改進到現今你看到的字體。我們說冥冥之中,天自注定,這是文化的載體。
好比山川,好比河圖,好比戰爭,好比歸依……存在即是合理。不合理的地方,那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地球資源的枯竭,核心溫度的降低,太陽的冷卻,宇宙的無限膨脹……我們將永遠處于勞作中,但這是快樂的。先民們給我們留下了獲得感、成就感的基因,以及快樂的物質多巴胺。
某天某時,什么樣的天氣,你遇見的什么事物,發生了什么事,世間沒有一樣是重復的。這是宇宙給予我們的無限組合,看會發生什么,經過什么,留下什么。這些組合便是宇宙的生命,那些引力波、中微子、暗物質將記錄、留存在光的無限傳播中。萬物互聯,我以你眼看世界,儒家說修齊治平,道說無為自在,佛說萬物皆空。
宇宙無垠,她有我們所有想要的一切物質。當地球上的人類強大到要遠行了,一個種族去一個類地行星也是可以的,開疆拓土,繁榮太陽系。但出于種群的考慮,聯姻、通婚又勢在必行。這又回到一個地球的時代。不過那樣是時代的進步。
或者我們做好自己,控制物欲、色欲、權欲,但求知欲是我們進步的資本,即使地球依然美好,我們也想去遠方看一看。
如果我們終其一生不能離開地球,現在就祈禱來世、天堂也過早了吧。總該要干些什么,天堂也許在我們能去到那里的那一天,它就真的存在了。
文化的脈絡就這樣存續下來,似乎無形之中一只大手在掌控。也許是遠古的一對或無數對量子,緩慢的糾纏,在歷史的關口來那么一手作弊,一切就都是今天存在的樣子了。
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能看見星光的嗅覺,能明白咋眼時漏掉的那一絲風吹。而這一切使我們不至惶恐的依然是千年文化沉積下來的心的坦然。濤濤江水,東逝西歸,沃沃良田,生死長榮。一切為了生存下去,一切都將生存下去……
四《型體座山頭,魂魄向水流》
也許天圓地方,地球有九州,由九個錐形體合并而成,他們為了封印遠古的神獸。天空穹形的屋頂,地面四野的方正。也許北緯30度是遠古的超智慧生命體繞行地球留下的遺跡。那他最終只可能墜落在如今的華夏大地。
就從黃鶴西去說吧,那高高隆起的珠穆朗瑪是鶴喙千丈,地球三級。而北極南極是它的左膀右臂,它長眠于此,誰見證過它的飛翔,華夏兒女,炎黃的后裔。黃只是身澤金光,飛升中的耀目而已。它原來是那么的白,貯存地球的水,凈化山巔的藍。
黃河長江是它的兩個鼻腔,一個吸濁,一個呼清。在歷史的發展中,京杭大運河咽咽而生,生命也許又在作弊。太陽光照下的中原大地,仙鶴的五臟六腑蔚為壯觀。東三省大片肥沃的土地,孕育了燦爛的文化,那是生的族民,再向東遺留著朝鮮半島……
水流湯湯,冬來夏往,東巡西至,返亦可焉。一切皆可忘懷,唯生至大,存而繼以。流水在江河胡海,流水在手腳胸懷。
五《生的空間》
把面粉、水、酵母、空氣放在一起,在0.1秒到0.2秒中這一切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那么再給兩個小時,于是有了發好的面團,能吃但不叫座。于是再給與創意,就有了饅頭面包等。當然也有炊餅、炸果子、面條……有的要回去拿掉酵母。這一切變產生了空間。
我們的三維空間其實不能標定一個坐標原點,所以都是相對的坐標。宇宙的坐標原點只能是大爆炸的奇點,我們一直在尋找。即使是相對坐標,我們也無法確定三條標準的基線,原子的不確定性,更無窮小的量子結構。所以,我們在哪里?這無意義的啰嗦,應是飯后一支煙的消散,嘴角一粒面粉的去留。
而生依舊強大,以至于無所不在。如果一維是物,二維是時間,三維是意識,四維才是空間,那么宇宙的繁衍、萬物的枯榮就有跡可循了。
上帝給與一團蛋清、卵核、精子,在時間的延續下,生成受精卵,在DNA的控制下表達,便產生空間。世間生動起來,物質不再感到孤獨,也許奇點也是,也許上帝也是。
但物質本身也難說它們就一定孤獨。H、H2、H2O、H2O3、O、O2、O3及氕、氘、氚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都釋放吸收了大量電子,能量及物質。而電子、能量、物質不正是人類快感中的必要元素嗎?
物質組成了我們,我們就是物質。
那物質從哪里來,意識怎樣產生?
太多的未知困擾著我們,也興奮著我們,正像此時的囈語夢話,流過我腦中的哪個電子,原子,分子知道嘞?
渺渺星河,幽幽未知,但見流水,天上人間。
六《后記》
星光的燦爛,在于它一直那么明亮。我對你的思念,在你轉身的那一刻,并未消散,只是我牽來了云朵,擋住了眸間的一汪深情。
你回來的那個方向,有我曾經的目光,相信她不遇見你便不會折回。山川不會阻擋,它看見了我的努力與執著。水霧不會阻擋,那里有我的一滴心傷。
桃花從河谷謝到山崖,春山從江底綠到山巔。時間把燕子叫回家門,雛燕又已紛飛,我該拿什么祭奠我們的緣分?
“你”是什么,其實不好說。就像無規則的云彩,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字里的感動,心間的靈犀……
送你一首詩吧,《凡鏡》
鶴中植踏別思昨,戴花燭熔敘書波。
依曉紫荷方知燦,暮雨千疊帆又過。
星河恒久的照射著這片土地,這里的禱告與水聲,嗡嗡鳴鳴,在遙遠的天空深處,一處電波朝遙遠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