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辦法
葉晉把車停在了應澤家門口,唐翰前來開了門。
葉晉見唐翰精神有些萎靡,笑著問道:“你昨天晚上干嘛了?”
唐翰打了個哈欠:“你是不知道,我老舅簡直了,一定要讓我背下晚清民國時那些篆刻家的個人信息和藝術特點,才肯讓我睡覺,我一直背到了凌晨兩點鐘,才去洗澡睡覺,你說我容易嘛,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還住你那呢?!?p> 葉晉笑道:“你現在也可以過去住?!?p> 唐翰只是小小的抱怨了一下,除非他能闖出一番天地,肯定不會再去葉晉那邊?。骸澳沁€是算了吧,如果我現在住你那邊,那不顯得我臨陣脫逃嗎,如果我這么做了,還是大老爺們嗎?”
葉晉開起了玩笑:“是不是‘大’老爺們,那要問你自己。”
唐翰聽出了話外音:“我靠,要不咱倆比一比,看看誰是爺們!”
葉晉一點都不怵:“哪天咱們一起去澡堂。”
“行,就這么說定了?!?p> 說笑了幾句,葉晉把年貨從車上抱了下來。
“我說你這么客氣干嘛,家里的年貨都快堆起來了?!?p> “這些都是秦大哥送的,東西太多了,我家吃不完,就借花獻佛,拿一些給應老師?!?p> 兩人抱著年貨往屋里走去,唐翰說道:“對了,錢館長也剛到?!?p> “他怎么來了?”葉晉心里不禁嘀咕,怎么今天總是遇到令人頭疼的人物。
唐翰回道:“過來送咱們湖興博物館的春節文創產品,也不知道誰幫他設計的,這回的文創產品,還都挺有特點。”
走進客廳,葉晉看到錢景德正在向應澤介紹他帶來的文創產品,有博物館館藏的特色陶俑,有印著博物館標志的茶具,以及整合了本地文化的香爐、香盒等等,看起來確實都相當有特點。
葉晉向大家拜了早年,也加入了欣賞的行列。
錢景德做完介紹,笑瞇瞇地看向葉晉:“小葉,有沒有興趣買幾套,就當支持咱們博物館的發展?!?p> 錢景德別的不提,對本職工作確實盡職盡責,既然這些文創產品都不錯,葉晉支持一下也無妨:“只要錢館長你不找我捐贈,我肯定支持你的工作,每樣給我來十套吧。”
錢景德眼睛微微一亮:“行,回頭我就讓人送到你家去。”
葉晉說:“我今天要和我父母過節,還是一會去博物館拿吧。”
錢景德笑容滿面:“那就再好不過了?!?p> “應老師,你知不知道怎么給沉香去異味?”
之前葉晉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但這方面確實是他的知識盲區,現在的網絡上也沒有確切的資料,只能向應澤打聽。之所以不直接問,主要還是因為不好解釋,總不能說,不小心把底座摔了,發現了奇楠,這雖然是個辦法,但要是摔一次不行,需要多摔幾次,他也心疼。
“怎么,你有沉香沾到異味了?”
“是我一位親戚的?!?p> 應澤點了點頭:“這方面,就讓老錢跟你說吧,他喜歡玩沉香?!?p> “現在沉香越來越貴,我都快玩不起了。”
錢景德有些無奈,他本來就恨不得一分錢當兩分花,因為沉香價錢上漲,說不得他只能戒掉這個愛好了。
接著,他講解道:“其實給沉香去味,還是比較容易的,沉香的香韻是經過幾十年,甚至是成百上千年的時間才形成,就算是沾染上異味也只是吸附在沉香的表面,你可以將染味的沉香放置在陰涼通風,沒有異味的地方,過段時間就會將異味散盡。
還有一種除異味的方法,就是先用涼水將沉香浸泡一段時間,然后用干凈無味的棉布吸取沉香的水分,再拿細膩的絲織品輕輕打磨沉香的表面,然后放在避光的地方,讓其自然陰干,基本上表面的味道就會消失掉了。
不過對于浸泡的時間不太好掌握,根據沉香的品質不同,浸泡時間也不同。因為高品質的沉香油脂含量越高,而油脂是不怕水的。要是沉香中的油脂不是很高,就不能在水中浸泡時間過久。所以我建議,還是放在通風位置讓其異味自然散盡比較好,實在不行再用水泡法?!?p> 奇楠底座的情況,讓葉晉心里有些沒底,但現在沒有其他好辦法,他也只能先試一試,實在不行,再想別的辦法。
葉晉急著回去,而且一會還要去博物館拿東西,馬上就提出了告辭,帶上錢景德一起,驅車前往湖興博物館。
路上,兩人聊起了瓷器的發展史,葉晉自認自己腦海中的知識非常全面,很少有人能夠比得上他,沒想到,錢景德表現出來的知識量,和他不相上下。
兩人聊著聊著,說起了青花瓷的鼻祖,錢景德認為,唐青花是青花瓷鼻祖,葉晉則持反對意見。
“眾所周知,從現在發現的唐青花瓷片,可以看出它的胎體較為細膩,胎體略顯輕薄,燒結度相對較低,吸水性較強,胎釉燒結不很緊密,容易出現剝釉,琢器內不施釉。在胎體和制作工藝上,唐青花更類似于同期的唐三彩。
因而唐青花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花瓷,而是青花釉陶。我認為唐青花極有可能是與同期的唐三彩一樣,采用的是先燒制出素坯,然后再施釉重新入窯燒制的二次燒造方法。”
錢景德反駁道:“我曾經看到一件唐青花,目測可以看得出來,它應該是在生坯上施釉,再用鈷料在胎上繪制紋飾,然后入窯一次燒成?!?p> 葉晉則反駁說:“但現在的實例,都證明唐青花的質地上跟真正的青花瓷有很大差別,孤立的個案不能證明唐青花就是青花瓷鼻祖?!?p> 他對錢景德說的那件唐青花很好奇,向錢景德打聽那件唐青花的下落,能不能讓他也看一看。
錢景德搖了搖頭:“我是機緣巧合,正好遇到,本來我想把它買下來,但當時錢不夠,我就跟物主商量,能不能讓我回去拿了錢再買,物主當時答應了,但等我拿了錢回去,物主卻已經把它賣給了別人,當時我氣得破口大罵,但也于事無補。
我當時就發誓,有生之年,一定要盡可能將那件唐青花找到!只可惜,后來我動用了所有渠道,都沒有找到那位買家,這件事情,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
哪怕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年多,每當想起這事,他依然非常懊悔,為什么當天沒有帶夠了錢,否則就不會錯失珍寶了。
湖興博物館很快就到了,下了車,錢景德先帶著葉晉去財務付錢,跟會計說了一聲,就急匆匆地叫人去倉庫將文創商品搬到葉晉車旁。
葉晉取了錢給會計,會計驗了真偽,就給葉晉開票。
等待的時候,葉晉看到旁邊桌子上有件青花梅瓶,就走過去看了一下。
所謂梅瓶,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容器,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這只梅瓶頸、肩部繪靈芝紋,瓶身以折枝石榴、佛手、荔枝、壽桃等花果紋為飾,其以點染相間的暈染方法,著重突出永宣“蘇麻離青”呈色效果。從各方面的特點來看,應該是一件清雍正仿永樂的作品,但他卻覺得這件瓷器有些怪異,越看越覺得不對。
這時,錢景德又走了進來:“小葉,他們開始搬了,你去把車門開一下吧。”
葉晉指著桌上的梅瓶說:“錢館長,這件梅瓶是怎么回事???”
錢景德剛才走得急,沒有注意到桌上的梅瓶,就問會計:“這是誰拿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