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
一顆枝繁葉茂的大樹底下,有一位少年愜意的躺在樹蔭之中。
少年身穿黑色錦袍,雙手枕于腦后,正在觀察樹枝中飛舞的蟲子。
他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天賦,那就是只要他愿意,任何事物在他眼中都被放慢了數(shù)倍。
就像他現(xiàn)在正在觀察的這只蟲子一樣,這只蟲子的每一個動作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飛行動作,飛行軌跡,就連翅膀扇幾次才能穩(wěn)定飛行的頻率,他都了如指掌。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天賦的原因,他從小就喜歡躺在大樹底下觀察世間萬物。
而在別人的眼中,他這種行為便是沒有干勁。
一陣微風吹來,少年輕閉眼睛,感受這寧靜的愜意。
忽然,少年感覺有些異樣,睜開眼睛。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略微發(fā)福的臉,一個中年男人正彎腰看著他。
中年男人對著少年嘿嘿笑道:“兒子。”
少年向右側(cè)翻身,說道:“爹,你來我身邊的時候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
中年男子走到少年面前說道:“兒子,你有病,我得治好你的病。”
“爹,我可是您親生兒子,哪有您怎么說兒子的。”少年生氣的翻身坐起看向中年男子。
“你沒病,那你怎么老是躺在大樹底下整天發(fā)呆。”
“小青,你就承認吧!我問了有名的醫(yī)師,你這就是病。”
少年名叫張知青。
“我……”張知青生氣的躺下,向左側(cè)翻身,背對著中年男人,“懶得和您廢話。”
他已經(jīng)解釋過很多次了,他只是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可是別人卻總以為他生病了。
中年男人又走向左側(cè),走到張知青的面前說道:“小青,想要治好你病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你對一件事情燃起熱情。”
“你想不想成為仙人,任何一位仙人可都是萬眾矚目的存在。”
“不想。”
“先不要著急拒絕嘛,你現(xiàn)在不想做仙人,或許是因為你不了解仙人。”
“現(xiàn)在有一個絕佳的好機會,明天我去城里的修仙啟蒙學(xué)堂送糧食,要不要跟我去?”
“不去。”
中年男子生氣的說道:“不去,明天你就別吃飯了。”
“不吃就不吃。”
“哼!”中年男子一甩袖子便向前走去。
張知青聽著漸行漸遠的腳步,急忙坐起來,看向中年男子說道:“那個……你真走啊!”
“不走干什么,你都說明天一天不吃飯了。”
“別啊!我去還不行嗎?”
中年男子不經(jīng)意間露出一抹微笑,說道:“明天一早準時起床吃飯,吃完飯就出發(fā)。”
“好。”說完,張知青又愜意的躺下,繼續(xù)享受大自然了。
中年男子看著答應(yīng)的張知青,心想,“也不知道修仙能不能激發(fā)他的熱情。”
“還是我娘子有辦法,知道這小子受不了一天不吃飯,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就會答應(yīng)。”
……
明日一早,張知青果然起了個大早,吃完飯便跟著他爹進城送糧食了。
張知青今年十四歲,住在紅水鎮(zhèn),鎮(zhèn)中盛產(chǎn)糧食,家里是鎮(zhèn)子里不大不小的糧商。
他爹前幾個月談成了給修仙啟蒙學(xué)堂做糧食供應(yīng)商的生意。
修仙啟蒙學(xué)堂,是云城中最有名氣的凝氣期修煉學(xué)堂,只教少年,目的是為選出云城中最優(yōu)秀的修仙種子。
寬闊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小商小販,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此時,有一輛馬車從城外緩緩駛向修仙啟蒙學(xué)堂。
修仙學(xué)堂很大,算是城中有名的建筑。
也很有名,只要不是城中剛出生的嬰兒,幾乎都知道修仙啟蒙學(xué)堂。
自馬車駛進城中,又行駛了一段時間,才到了修仙啟蒙學(xué)堂的門口。
算是靠近城中心的建筑,離城主府不遠。
“哎呀,這位小兄弟,還有多遠才能到糧倉呀?”
“你看我走的滿頭都是汗,還腰酸背疼的。”
中年男子,也就是張知青的爹說。
自從張知青和他爹兩人走進修仙啟蒙學(xué)堂之后,便被人帶著走向糧倉方向。
由于這里很大,糧倉又在靠后的區(qū)域,所以他能已經(jīng)走了挺長一段時間了。
張知青和帶頭的青年還好,畢竟年輕,然而張知青的爹累的已經(jīng)是滿頭是汗,氣喘吁吁了。
“不好意思,大叔,我們這里不小。”帶頭青年停下腳步,回頭說道。
“但是,您放心,快到了。”
中年男子說道:“沒事沒事,繼續(xù)走吧!”
一行人又繼續(xù)上路了。
來到一個很大的倉庫前,倉庫有一塊門匾,寫著糧倉兩字。
青年說道:“大叔,您跟您的糧隊說一聲吧!讓他們把糧食卸在這里。”
“好。”
中年男子答應(yīng)一聲之后,對張知青說道:“小青,你去外面跟老王說一下吧,我走不動了。”
“好吧!”張知青快速跑去。
“你慢點兒。”中年男子在后面說道。
張知青跑這么快的原因是,他在來的路上看到一個觀察大自然的好地方。
他跑到老王身邊,把老王和糧隊領(lǐng)到糧倉,之后和他爹說了一聲。
他想去別的地方轉(zhuǎn)一轉(zhuǎn),他爹非常欣喜的說道:“轉(zhuǎn),好好轉(zhuǎn),你轉(zhuǎn)不好我們不走。”
恐怕是以為張知青對修仙產(chǎn)生了興趣,殊不知道張知青只是找到了一個可以觀察大自然的好地方。
當然,張知青就算猜到是這樣,他也不會說的,因為如果他說出來了,那么觀看大自然的計劃就泡湯了。
張知青來到糧倉的前一個院子,找到了他之前看到的大樹,地下是大大的一片綠蔭。
張知青背在大樹的根部,輕閉眼睛,深呼吸感覺很美好。
睜開眼睛便看到,對面有一間大大的房間,聽著里面好像是講課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房間里走出一位老者,老者身穿白色道袍。
等老者走遠之后,教室里便又走出許多的學(xué)生,都很年輕,看上去也都是十幾歲的年紀。
身穿白色束衣,右胸口處有一個大大的“學(xué)”字。
應(yīng)該是,修仙啟蒙學(xué)院的學(xué)生下課了。
只不過,有一個場景不對。
一個學(xué)生提著另一名學(xué)生的衣領(lǐng)出來的,周圍還有許多人圍著。
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