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孩子,我們放回“原速”成長
不知是嚴肅,還是高要求,我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不夠努力,對他的表現有一萬個理由可以進行批評,否定。
然而,總有一些過來的父母告訴我們:不要著急,孩子的變化會讓你意外。他們曾經對我說:“我家的男孩,從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小學五年級,都是調皮搗蛋的家伙。怎么揍,怎么吼都無濟于事,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長不熟的瓜,只能幫他一起處理他惹的禍。
可是,過了五年級,在某天,突然發現,他不再東碰西碰,不再吵吵鬧鬧,甚至也不樂意陪媽媽逛超市了。整個人脫胎換骨了一般,作業也能自覺完成,話也少了,問題也不多了。這時,我們又懷念起他的調皮,又擔心了他是不是發生了什么情況。”
可是作為年輕的父母,我們都想要那種乖巧懂事,又能干的孩子,似乎這么不自覺還惹事的孩子,難以置信是自己培養的成品。
在間接的理論與觀察到的情況下,我也自己反思:不能過于否定前人的足跡,如果不是有過路痕,哪里有人會說那里有路?
眼看自己的兒子就要接近五年級了,是不是和前輩說的那樣,一個新階段就要靠近。我有些緊張,如果他的活潑,調皮被突然間的成熟、懂事、不再喜歡粘著家長嘮叨替代了,我會適應嗎?我會覺得很幸福嗎?有些不能確定。
感覺自己的兒子,已經有些悄悄的變化,是因為長大了,還是另有原因?這個學期,他的班主任老師換了,好像引導鼓勵孩子的方式也有些不一樣。
我家孩子對老師的獎勵機制充滿了好奇。他很想得到老師說的那些獎勵,我也鼓勵他去努力爭取。就是這么簡單的鼓勵,他已經能在放學后,回到家就開始做些作業,有時都是等我幫他稍作檢查。之前那個催著做作業,總是要悄悄地“偷溜”去玩的影子,越來越淡了。我陪他做作業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對他的吼聲,忍不住給他的“栗子”也少了很多。
這是在長大,在懂事了嗎?還是有種距離快要靠近父母與孩子了?當我發現這個微妙的變化時,真的就有那么一瞬間,想要批評自己:為什么那么著急?孩子總是會長大,為什么在他還活躍,還會調皮的時候,就強壓他成熟,懂事?總是在不對的年齡,要他做需要的事情?當他成熟,懂事了,是不是又有更多的要求強壓在他身上、思想上?他的正常生長速度呢?……一串長長的問號,沖擊我的大腦。
孩子,也許媽媽有些盲目了,有些超前了。幸好我也是屬于時刻會反思自己的家長,希望你還是幸福的群體。
當然,不管是什么情況,孩子也要學會理解家長,不是家長天生就對你們如此,還有很多因素,都是無形的牽引。
只能期盼很多因素都在慢慢改變,讓你們都在“原速”成長。
34.“麻煩”的兄妹
妹妹出生的那個夜晚,哥哥說是他第一次熬夜。
那時他五歲,凌晨三點,睡夢中的他被爸媽吵醒,帶去縣城的人民醫院,和爸爸一起守在產房門口。他沒有再睡覺,還很興奮,因為妹妹就要出生了。
可愛的妹妹來了,當哥哥的他,特別開心,總會告訴別人,他有個很可愛的妹妹。
可是妹妹為什么和他不一樣呢?當媽媽給妹妹換尿不濕時,他驚奇地看著妹妹,問媽媽:“妹妹怎么和我不一樣呢?”
“妹妹是女孩。不然就是小弟弟了。”媽媽有些納悶,怎么回答才是可以呢?哥哥似懂非懂,五歲的家伙,能理解了?之后的他就是看看,沒有多問這個問題。媽媽想,他可能已經懂了。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妹妹也長大一些了,總是喜歡問“為什么”,媽媽有些時候都要被問得啞口無言。
“媽媽,為什么我和哥哥不一樣?”著急的妹妹直接問媽媽。
“啊?這……”媽媽真的有些尷尬。要怎么告訴他們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呢?
“你是女孩子啊!”哥哥很自信地告訴妹妹。
“是這樣的,男孩和女孩都可以說,這里是你們的獨特之處,不可以給別人看到,也不能被別人觸碰,也不可以去碰別人的這里,要保護自己,知道嗎?”媽媽是在繞彎彎嗎?
哥哥好像聽懂了,妹妹好像也有點懂了。
可是媽媽有些不懂了,該如何滲透性別的認識呢?盡管她發現妹妹還是很好奇哥哥。
“妹妹,哥哥,請過來,我們一起說說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吧。”媽媽把兩個小家伙找來“聊天”。
“妹妹很喜歡穿裙子,要當公主,對嗎?”媽媽問她。
“是的,我是漂亮的公主,長大了要和王子結婚。”妹妹閃著大眼睛告訴媽媽。
“那么,哥哥要不要穿裙子呀?”媽媽問妹妹。
“哥哥是男孩,男孩子是帥氣,不穿裙子,是未來的王子呢。”妹妹很陶醉“王子和公主”了。
“所以,你和哥哥是不一樣的,對嗎?以后不能再去看哥哥換小短褲了,你也不能給哥哥看到自己換小短褲,好嗎?”媽媽為了讓妹妹能減少“好奇”,只能先這樣打發她理解性別了。
哥哥只是笑笑,他已經自己能理解性別了。愛看書的他,估計對生孩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媽媽,我長大了是和哥哥結婚嗎?”妹妹的問題總是讓人媽媽破防。才五歲的孩子,怎么就“喜歡”結婚了?
“我才不是你的結婚對象呢。”哥哥嘲笑妹妹幼稚。
“那我是要和王子結婚呀,你不是王子嗎?”天真的妹妹呀,什么時候能不給媽媽出難題?
“哦,妹妹,你是要和你喜歡的,也愛你的其他王子結婚,哥哥也是和他喜歡的公主結婚,兄妹是不能結婚。”媽媽快要崩潰了。
“媽媽,你和爸爸結婚的時候,你是愛爸爸的吧?”
“是的,怎么啦?”媽媽有些疑惑。
“那你現在是不愛爸爸了嗎?”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你不愛爸爸了,所以當爸爸不聽話的時候,你就罵他了呀。”一臉嚴肅的妹妹,直接把媽媽暈倒了。
“妹妹不要亂說,愛不是你想的那樣。”哥哥解圍?
“那是什么樣的呢?”妹妹的為什么已經控制不住了。
……
媽媽終于要求饒,這是什么時代的孩子?小時候的媽媽好像不會問這么多,更不懂這么多呀?
圍繞他們的生活,可是田野,小溪,泥鰍和稻田。他們不是在田野里奔跑,就是在小溪里抓魚,抓蝦。
還有春日晨起的陽光下,或是細雨中,老黃牛在犁田,旁邊有“哞哞”叫的小黃牛。一群小孩,抓起石子,投向遠處……
看著這兄妹倆,一個無厘頭地追問,一個不耐煩地回答,媽媽真要去“補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