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都市

都市之天人歸來

第十一章 一念起,萬物生

都市之天人歸來 鴻泥山主 1560 2022-09-15 07:37:44

  林瀟晉階先天道體,自己的修煉也暫時告一段落。

  肉身脫胎換骨,整個人散發(fā)著強大的氣勢,就是虎豹見到,也得懾服。

  林瀟將先天大圓滿境界的威壓和本命元光都收起,先天道體也是隱去了寶光,雖然還顯得皮膚異常的好,但比之前就普通了許多,這也是一門天魔宗韜光養(yǎng)晦的小法門。

  先天境界,本命元磁強大,林瀟的手機修煉之時都不敢放的太近,以免被元磁神光給損毀。

  先天境界武學已然至出神入化,肉身金剛不壞,百毒不侵,水火不侵,凌空虛渡。

  先天罡勁,無堅不摧,無物可破,能斷神兵利器,齏鐵成粉,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曲折如意,聚散由心,先天真氣灌注于萬物,皆成神兵利器,穿金洞石如破腐土。

  接下來就是自然孕育三花,三花凝結(jié),即為天人境界。

  滋養(yǎng)三花,需要修至,至真至誠之自然心境,自然孕育,水到渠成,不能持結(jié)花之心,需心無雜念,心誠所至,方可凝結(jié),稍有雜念則如緣木求魚,水中撈月,徒勞無功,此為天人第一境三花聚頂境界。

  先天已然生就靈覺,已然可以察知竅穴,修煉神竅,先天大圓滿境界的高手,方圓十里的聲音盡收耳中。

  此時林瀟在山中施展身法行走也不怕被人察覺了。

  林瀟也重新開始遍閱識海內(nèi)的道魔經(jīng)典。

  識海之內(nèi)的武庫,實在是典籍眾多。

  天魔寶典神奧無比,作為魔門功法的源泉,天魔真氣可以任意轉(zhuǎn)化為魔門各種真氣,駕馭各種魔門功法,就是神獄經(jīng)也不例外。

  可見流傳的,一切魔門功法盡出天魔寶典不是假話,天魔功實有神鬼莫測之玄妙。

  天魔真氣使人之氣質(zhì)有千變?nèi)f化之玄妙,加上自己還有金肌玉骨天仙大法、心魔萬幻典、無相魔功這幾種專研易筋煅骨的無上秘法,眨眼間就可變化模樣。

  就是氣質(zhì)、樣貌、身材、骨骼、頭發(fā)、氣息、聲音也都可任意變化,就是變化成孩童、女子也不是難事。

  而皇天無極經(jīng)則更是珍貴,其蘊含了神武皇帝對天地大道的闡述,這才是最寶貴的。

  自己通曉兩個世界對天地宇宙的研究,按說對天人境的修煉有巨大的助力,但卻迷于外相,沒有通曉心神才是天人境的關(guān)鍵,沒有堪破心的束縛。

  每種功法都讓林瀟體悟到了始創(chuàng)者心境的不同變化,自此是化身萬千,一路游歷山川,一邊變化功法,不僅魔門功法,儒釋道的功法和皇天無極經(jīng)也在運轉(zhuǎn)之列。

  天魔真氣實是變化萬端,就是儒釋道的功法也能運轉(zhuǎn),雖不如魔門功法那么如意隨心,卻也堪稱神奧,心靈也隨之變得無比活潑,善惡、喜怒、動靜、剛?cè)帷⒄婕佟⑻搶崱墼鳌?p>  無數(shù)心境被功法和環(huán)境牽動,讓心生萬般變化,心靈力量也不斷增長,心靈感應(yīng)不斷增強,對天地宇宙的映照也不斷增大、增強,心即太極,心即宇宙。

  天地一開,陰陽分判,有正必有反,有順方有逆,天地之至道不過就是駕馭這種種力量的方法,總而言之,不過平衡二字。

  魔門功法,就是在平衡中求捷徑,實是天資卓絕之輩所創(chuàng)。

  林瀟不單修煉天魔寶典,識海武庫內(nèi)的各種典籍他都認真體悟。

  每部典籍都是武道大宗師對天地宇宙的探究與認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合眾先圣之真知灼見,可以讓林瀟更清晰的參悟天地法則、宇宙運轉(zhuǎn)。

  所以各類典籍才真正吸引林瀟,讓他是愛不釋手,恨不得時時刻刻閉目觀照識海,沉浸于各種經(jīng)文典籍的神妙世界中。

  天人境界之上,必須體悟天地法則,而各類典籍就是大道捷徑,真正邁步天人境界的高手,也都是道法自然或者博采眾家之所長,與同境界高手相互印證,才能進窺天地之玄妙。

  或有時在心神中演練各種武學,到了林瀟的境界已然不用在現(xiàn)實中練劍演武,其對自身的了解已然入微,心神中就能具現(xiàn)一尊與自己一模一樣的化身,修習演練武學,比現(xiàn)實中效果絲毫不差。

  心神、神魂融合一體,又聚散如意,一而二,二而一,恰如太極生陰陽,陰陽化太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心神中,無數(shù)念頭于虛無中誕生,又有無數(shù)念頭被斬滅,一念起,萬物生,一念滅,心神寧。

  林瀟一身修為已然恢復到了先天大圓滿境界,也就不在白石山再做停留,轉(zhuǎn)而向曲縣大茂山而去。

  大茂山作為古北岳恒山,在曲縣西北,主峰大茂山。

  建于曲縣的北岳廟,是歷代帝王遙祭北岳恒山即大茂山的岳廟。借天時地利之便,歷史上大茂山曾建有許多廟宇,現(xiàn)山頂仍存有奶奶廟。

  《漢書郊祀志》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定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衡山為南岳,恒山為北岳,嵩山為中岳。

  這里的恒山,就是大茂山,現(xiàn)在也稱古恒山。

  春秋名醫(yī)扁鵲的老師長桑公,就成道于此。

  《道教神仙》載:茅盈于漢武帝元朔元年,入恒山修道,得拜王君為師,授“至真上道”,行“服餌調(diào)神”之法。后于龜山遇西王母,傳其“玉佩金鐺”之道,“太極虛真”之經(jīng),隨后歸恒山北谷修煉。

  恒山,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五洞天,總玄洞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安市| 宜川县| 尼木县| 儋州市| 新晃| 贵溪市| 古丈县| 浪卡子县| 澎湖县| 静乐县| 馆陶县| 富平县| 册亨县| 慈利县| 兖州市| 建平县| 关岭| 兴海县| 江川县| 大田县| 焉耆| 额尔古纳市| 阜城县| 阳泉市| 盐源县| 诏安县| 河北省| 思南县| 清徐县| 五指山市| 潢川县| 泾川县| 汾西县| 祁阳县| 宜兰县| 安达市| 贵溪市| 潮安县| 谷城县| 中方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