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去診所把錢要回來這件事,她們爭論了半天,最終還是因為陽秋婷突然發作的忍無可忍的劇烈疼痛而作罷。
三姐妹慌里慌張地把陽秋婷扶到了馬路邊,過路的車輛卻沒有一輛愿意停下來的。
司機一看到三個年齡不大還拉扯著一個站不穩腳的女孩,大多一腳油門踩到底,像躲瘟疫一樣加速逃跑掉。
劇烈的疼痛已經控制住自由行動的四肢,無助又無法忍受的痛苦使那要強的眼淚打濕了她的臉頰,從未見過這種陣仗的三姐妹嚇得慌亂且不能自已。
距離不到十米距離的路燈下,咔咔對準四姐妹完成了任務的一部單反相機縮回到暗影里。
它的主人打著響指,嘖嘖贊嘆:“好素材!”
那個拿著相機偷拍的人正是剛剛轉入新聞系的陳容群。
自從聶明遠總是拿學習找她說事后,她就對自己的專業越發上進。
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贏得贊賞,所以當別人都忙著談戀愛、她又無人可談的時候,她就對專業下起了狠功夫,為的就是能讓聶明遠對她刮目相看。
此時,依稀可見的云層陡然間黯淡下來,仿佛墜滿了墨汁般的云朵,沒多大功夫便遮住了大片天光。
四個女孩站在風雨欲來的街道上無助地大聲叫嚷起來,但依然沒有人同情她們,也沒有車輛愿意為她們多停留一秒鐘。
風還是來了,超負荷的烏云刷刷地撒下一大片如銀針一般閃耀的雨水。
疾馳而過的車輛從身邊經過時,無情地濺了女孩們一身的臟水。
躲在屋檐下的陳容群終于看不下去了,她用雙手在頭頂拱起一把雨傘,沖到路邊攔下一輛出租車。
“去哪?”出租車司機問。
“就在前面。”
陳容群的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過馬路邊的四姐妹,一句話的功夫,車就來到了女孩們跟前。
“到了。”她對司機說。
司機正納悶,有種被耍的感覺游弋在蹙眉之間,正要開口說什么,就聽見她的客人擋著門喊:“快,快過來,這里有車。”
三姐妹相互看了一眼,二話沒說,攙著陽秋婷來到車跟前。
四人心懷感激,本想要對幫助自己的陌生女孩說幾句感謝之類的話,卻被司機一個勁地催促。
如銀針般閃爍著的細雨越發急切地變長變粗,女孩們只能倉促躲進車內。
相互避讓之間,陳容群也沒有看清被架著的女孩的臉。
“師傅,送他她們去她們想去的地方。”她慷慨地遞給司機兩百塊錢。
“錢我給了,不用找了。”她對剛鉆進車里的幾個女孩說。
陽秋婷好想看一眼這個人是誰,可惜被阿芳圓潤的身子擋住了視線。
她用有氣無力的手指頭勾了勾阿芳的胳膊,可是阿芳的兩只眼睛已經貼到女孩高昂的頭頂上去了,哪里察覺得到專注之外的事?
“美女,你叫什么名字啊?留個聯系方式,日后,我們好感謝你啊!”
大姐探出頭朝在大雨里奔跑的女孩大喊。
陳容群聽見了,可是雨實在太大,她顧不上回頭,也不在乎那兩百塊錢的回報。
她第一次感受到助人的快樂,而這只不過是更大的快樂中搭建的一個橋梁而已,她要的不止這些。
她將這件事分成三段——人命關天卻無人關心、天公無情人間有情、狹路相逢拔刀相助。——同步到微博、學校官網和朋友圈。
第一個看到這條動態的是李勇,自從他了解到陳容群是新聞系學生之后,就特別關注學校網站有關新聞方面的頭版頭條,今天總算是守株待兔成功了。
當他看到那三篇文章作者署名為陳容群的時候,興奮得差點要跳起來,這大概比他參加足球比賽進球時還要高興十倍。
接下來令他更加興奮的是配文里的那張照片,那個被人攙扶著的病懨懨的女孩,左看右看都特別的眼熟。
想了好久他才將電腦里的照片翻出來做了個對比,以他個人的第六感對天發誓——這絕對是那個聶明遠找了很久的恩人——他再次確定。
“我有兩個驚喜,你要先聽哪一個?”他找到聶明遠,臉上保持著從學校官網到現在都抑制不住的幸福笑容。
“不會是戀愛了吧?”
聶明遠從那張微笑著的臉蛋上攫取到一絲甜蜜。
“哪……哪有?”李勇的臉刷的一下紅了起來。
“瞧瞧,都臉紅心跳加速了,還不承認?什么兩個驚喜啊?不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一個嗎?你咋還不按套路來呢?”
“沒有壞消息,都是好消息。”李勇埋頭抓耳,“先聽哪一個?”
“我沒得選,你打算先說哪一個?”
“你妹和你恩人,你選哪一個?”
“我妹?你確定沒有在罵人?”聶明遠認真地看著他。
“陳容群和撿到你手機那女孩,你選一個。”李勇急起來,本來就黝黑的皮膚越發顯得黑了。
聶明遠有些激動,莫名的,仿佛有一只小鹿在心里亂撞。
“那先聽那個女孩的。”
“有她的消息了,在人民醫院,大概是生病了,你的機會來了,她跑不掉了,你準備什么時候去看她?”
李勇一面說一面靠近了他的耳朵,聲音也從大張旗鼓變得遮遮掩掩,好像是地下接頭的特工一般,聲音越來越小,語氣越來越陰陽怪氣。
“想什么呢?思想干凈一點,我感謝人家都是應該的。”
聶明遠突然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用胳膊肘拐開靠在肩頭的李勇,警告:“不要造謠!”
“說第二個驚喜!”他命令。
“你妹出名了。”
“說名字,聽著別扭。”
“陳容群發布的新聞在官網登上熱搜了,好人好事,好文章,估計明天就要通報表揚了……”
“哦!”
李勇之后天花亂墜地說了些什么,聶明遠一個字都沒聽進去,如何感謝撿到自己的恩人成了困擾他的一個大難題。
在去醫院的路上,他時不時觀察著馬路兩邊的店鋪,鮮花店、水果店、服裝店、飾品店、烤鴨店、蛋糕店……,他在心中翻來覆去的確定了又否定。
最后還是俗氣地買了一束鮮花和一籃子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