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燒制工序其實不算復雜,主要原材料是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經過混合、高溫熔融、勻化后,加工成型,再經過退火而得。
于程把所有原材料準備好當,放在熔爐一旁。隨后便開始把材料放進容器中攪拌起來,等到攪拌差不多后,把容器中的原材料放進熔爐里面,點燃熔爐開始鍛燒起來。
熔爐自然燃燒的溫度很低,需要用到鼓風裝置,提高熔爐的溫度,于程在部落中找了幾名強壯的戰士,讓他們幫忙扇風。
“于大人,您這個鼓風裝置還挺省力的,我推拉了這么久都沒有感覺很累。而且爐子里面的火看起來燒的更旺了。”
一名戰士賣力地推拉著鼓風裝置說道,雖然說裝置確實比較省力,但是戰士的額頭上、身上也滲出一顆顆汗珠。
“是的,這樣效率更高,辛苦你們了,估計還得拉上一會,現在的溫度還不足以讓沙子融化。”于程看著熔爐里面慢慢升溫的沙子,平靜的說道。
過了好一會,熔爐里面的溫度越來越高,沙子混合物也開始慢慢變紅,原本的固體混合物慢慢變成滾燙的液體。
“于大人,您看這個是不是可以了?太神奇了,沙子竟然還能變成水一樣的東西!”那名推拉鼓風裝置的戰士話音剛落剛落,便吸引了部落中很多來看熱鬧的族人。
他們也很好奇,于大人到底在弄什么神奇的東西,一開始看他好像把海灘邊的沙子放了進去,如今往熔爐里面看去,里面已經是鮮紅的液體,液體中還時不時冒出一個個氣泡。
“成了,這個狀態就差不多了。”于程看著已經發泡的玻璃水,開口對戰士們說道。
隨后,于程從一旁拿出幾根空心的木棍,有長有短,方便待會進行玻璃的塑形以及冷卻工作。
他拿出木棍,從熔爐里面粘上一團玻璃溶液,再從熔爐里面取出木棍,張口就要開始吹玻璃。誰知道剛張嘴要吹的時候,木棍就斷掉了。
“果然,吹玻璃這項工序,得要鐵棍才能完成啊。”于程尷尬的笑了笑,部落中的眾人看到這個景象,也不知道該不該笑,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
“于大人,這是翻車了嗎?”部落中的一名男子小聲嘀咕道。
“怎么可能?于大人可是無所不能的,這肯定是正常現象,于大人不可能失誤的。”旁邊一女子反駁道,看著于程的眼神中滿是星星。
燒制玻璃的工序,于程記得也不是很全面,那是他很久之前在博物館看的書了,所以才忽略了這個重要的工序。玻璃水的溫度一般在650度左右,木棍肯定是承受不了這種高溫的。
玻璃的塑形必須得用鐵棍,鐵的熔點大概是1530多度,可以承受的住玻璃液體的溫度,定型的過程才能順利進行。
第一次實踐翻車,于程也是感覺很尷尬,還好部落中的眾人并不清楚實際情況,即便是丟臉也沒有人知道。
妮娜也在一旁好奇的看著于程呆滯的表情,忍不住偷偷笑了起來。她還是第一次看見于程這種吃癟的樣子,沒想到如此神通廣大的于程,也會有失敗的時候呀。
于程看著妮娜尷尬一笑,隨即把手上放東西放在地下,開始思考起來。
既然玻璃目前制作不出來,只能做點其他的東西了,鐵礦的精煉需要大量的燃料,他還是得提前準備一下,不然的話精煉鐵礦煉到一半,沒有燃料就很尷尬了。
陳頻叫來部落里的眾人,讓他們幫忙砍一些附近的木材,砍完的話放到熔爐附近就可以了。
木材和木炭其實是很相像的兩個東西,木材放爐子里燒黑炭化以后,便就是木炭了。
木炭的燃燒效能比普通木頭要高上一些,而且燃燒的時候也不會產生很濃重的煙霧,可以很快的提高熔爐內部的溫度,所以一般煅燒精煉用木炭效率會更高。
隨后陳頻找了幾個部落中的戰士,帶上了幾個竹編的籮筐,去外面尋找鐵礦石了,這個籮筐是部落中的一個工匠編制的,即便是原始部落,部落中也會有一些手工匠人。
陳頻剛來部落的時候,就看到部落中有很多這種竹筐,他一開始還納悶這些東西是誰做的,后來打聽了一下,原來是一位名叫布勞爾的老者做的。
老者東西確實做的挺精巧的,陳頻打算等他把鐵礦石取回來以后,就去拜訪一下這位名叫布勞爾的老先生,陳頻的動手能力有限,有些活還是需要有天賦的人幫忙。
“于大人,我們這是要去哪里?”跟隨陳頻一起出去尋找鐵礦的一名戰士說道。
“去尋找鐵礦,有了鐵礦,你們以后的武器殺傷力會更大,就算在野外大型猛獸,也可以全身而退。”陳頻淡淡開口道,努力回憶起鐵礦石的路線起來。
部落周邊的資源陳頻已經非常熟悉了,他早在之前就探查了部落方圓幾里的各種各樣的資源。
走了大概半個時辰,陳頻一行人才到達目的地,一處山坡處,山坡上面長著各種各樣的雜草、碎石。
這些石頭便是最原始的鐵礦石了,這地方是陳頻之前偶然發現的,他當時在這個地方拿起一塊石頭,石頭下面有一些黑色的堅硬物體,他用另外一塊石頭敲了敲黑色的地方。
那硬度不像是尋常的石頭,他這才知道是發現鐵礦石了,然后便把這地方記下來了。
“大家檢查一下這些石頭,用別的石頭敲不碎的就是鐵礦石了,如果敲碎了就是普通的石頭,普通的石頭我們不要。”陳頻指向地上的幾塊石頭,開口說道。
然后從地上撿起一塊鐵礦石,向戰士們展示起來。
“于大人,是這樣的嗎?”一名戰士很快便發現一塊跟陳頻手里一模一樣的石頭,開口說道。
“沒錯,就是他手里這樣的,大家不要拿錯了,普通的石頭帶回去沒有用。”陳頻點頭說道。
確定好鐵礦石的特征以后,戰士們便開始忙活起來。人多力量大,沒過多久,便裝了好幾籮筐的鐵礦石。
“果然人多好辦事,要是自己一個人不知道得裝到猴年馬月。”陳頻看著戰士們背上已經裝滿的鐵礦石,心里暗暗感嘆道。
于程看著眾人鐵礦石已經收集的差不多了,便告訴戰士們這些就夠了,帶著隊伍回到部落。
等于程再回到部落,已經是幾個小時后了,此時木炭也已經制作了很多,他拿了一筐鐵礦石原材料,用石頭把一些雜質去除,然后放進熔爐,開始鍛燒起來。
熔爐內部溫度逐漸升高,木炭也在慢慢消耗著,在反復加了很多次木炭以后,鐵礦石也在坩堝中慢慢開始融化,變成鐵水的模樣。
于程看到這,便開始用灰黏土加水和木炭灰制作了一把鐵棍的模具。鐵礦完全融化化,他用木夾子把坩堝夾出來,鐵水倒入模具中。
鮮紅的鐵水,一下子就把黏土模具給填滿,模具中出現一根鐵棒的輪廓。
于程把清水倒在模具上面冷卻,模具上頓時發出“滋滋”的聲音,連續澆了很多次水,鐵棒才慢慢冷卻下來。
他把鐵棒拿到起來,在一旁的打磨石上把鐵棒打磨光滑,打磨完以后一根銀色的鐵棒就此誕生,這下可以燒制玻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