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益集團的分析部門很有能力,當然不會對楊錦鯉和第一桀身上的相似點,拿出路人緣和玄學這種幾乎可以說是擺在明面上的東西敷衍了事。
“楊錦鯉和第一桀能收獲那么多觀眾緣,其實是因為他們都是業界的異類。”秘書轉述著分析部門的結論。
“異類?”林盛眉頭一挑。
這個詞兒可不是什么好評價。
“是的,異類。”秘書加強了重音強調,然后將分析報告細細道來:“在楊錦鯉之前,業界從未出現過這種沒有一樣專業能力及格,從思想到行為上都只是個普通平民的從業者。”
“在一堆要么家世突出,要么道德底線突低,要么專業能力夠硬,同時又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優越感十足,把自己和普通人分離,自覺上流,看不起普通人的所謂明星之中,楊錦鯉這樣的存在太扎眼了。”
“楊錦鯉當初之所以能夠鶴立雞群,說白了就一句話:全靠同行襯托。”
“那個時候她的同事個個都得了公主病,自以為身嬌體貴,盛氣凌人,只有她笨手笨腳像只丑小鴨一樣扎在人堆里,顯眼又親切。”
“在業界幾乎所有人都開始何不食肉糜的時候,也只有農村出身的她還記得正常的,普通的玉米一斤幾塊錢,農民可能要種一百斤玉米才能賺到買三斤豬肉的錢。”
“業內大多數人是脫離社會,與普通人的生活認知割裂,沒文化,沒常識,沒道德的。”
“楊錦鯉和自己同行比起來沒有的東西更多,但是她至少有人應該有的常識和對生活的認知。”
“僅這兩樣,就讓她比業內的大多數同行都要討喜,更被觀眾喜歡。”
“第一桀也差不多。”
“不過和楊錦鯉不同,他所展現的是自己的獨立自主,能為自己言行負責,有擔當,正常,普通的男人形象。”
“現在業內很多家伙開門要人幫,穿鞋要人幫,穿衣服要人幫,連吃飯都要人喂,掉根毛就哭天喊地像死了爹媽一樣,犯點兒什么事不是怪助理,就是怪經紀人,二三十歲了動不動就還是個大男孩……蠢貨,白癡,巨嬰,把全部的貶義詞都用在他們身上也是精準形容,不會有半點兒違和,除了被洗腦精神控制的腦殘粉絲,沒有一個正常觀眾待見這些貨色。”
“這些年業界人才選拔制度出了問題,市場上到處都充斥著這些低劣的殘次品,普通觀眾苦之久矣。”
“第一桀橫空出世后,一首《登基宣言》以及緊隨其后的短文掃射說唱和選秀流量,罵出許多觀眾早就罵了無數遍卻被視而不見的話,獲取不少好感。”
“沒多久又用百億違約金以及之后的聲明文字讓自己和被觀眾們所討厭的那些貨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同行襯托下,廣大觀眾對那些流量廢物的厭惡成功轉化為對第一桀的喜愛。”
“甚至觀眾們并不喜愛第一桀,他們只是因為討厭那些流量廢物,于是毫不吝嗇的支持和他們一樣討厭甚至敵視流量廢物的人。”
秘書不再給林盛按揉,坐到一旁板著臉正經嚴肅:“分析部門認為,這條異類路線,具有可復制性。”
“楊錦鯉和第一桀能火的底層邏輯都是基于觀眾對流量廢物的厭惡。”
“觀眾們急需符合他們樸素認知的正常藝人出現,對抗他們討厭的流量廢物,最好能夠良幣驅逐劣幣。”
“他們是業界的異類,卻是觀眾眼中的同類,觀眾怎么會不支持自己的同類。”
林盛點點頭,對于分析部門的報告表示贊同。
他想著怎么能怎么利用這樣的底層邏輯為公司培養新人,不求完全復制第一桀和楊錦鯉的成果,哪怕只有三分之一都足夠。
思考著,他突然嘆了口氣有感而發:“藝人這個行業,以前叫戲子,是下九流的行當。”
“下九流不僅僅只是在說這些行當低賤,也是在告誡從事這些行業的人,應該下沉到底,從人民中來,也回到人民中去。”
“尤其是戲子這個行當,被普通人厭惡了,再大的角兒也只能隨風消散,或者被扔進垃圾堆里。”
“咱們這個行業賺的不是達官貴人的權勢金銀,而是普通觀眾的吆喝,捧場,喝彩。”
“沒有普通觀眾,達官貴人砸再多的錢,花再大的力氣捧人,也捧不出個角兒來。”
“只有被人民喜歡的,那才是角兒;那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長久穩當的賺錢養家。”
“然而現在很多貨色,還沒成角兒呢,就真把自己當回事兒了,普通觀眾怎么可能捧著這種人。”
事實上業內很多老演員,老歌手,老藝人,以及像成益集團這種老牌的大公司,同樣非常厭惡這些粗制濫造快速推出的殘次品。
老前輩們也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各種公開場合怒斥這些流量廢物和它們背后的公司,認為它們破壞了行業的良性發展。
然而賺錢嘛,不寒磣。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觀眾和他們再怎么罵也影響不了這些靠著流量廢物割粉絲韭菜的公司。
而且他們自己也清楚,近些年之所以被這些流水線快速生產出來的貨色在業界攻城略地,劣幣驅逐良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正經的藝人青黃不接,空出了大把生態位,才會被這些便宜好用的回報率也不低的貨色搶占了本不屬于他們的位置。
林盛和幾個老牌公司的老板聊過,培養新人這種事急不來,而且真的是只能撞運氣。
運氣好能從農村挖出個影帝王樹,運氣不好就算是影視學院的科班生也是爛泥扶不上墻。
而分析部門從第一桀和楊錦鯉身上摸索出來的異類這條路,林盛細細想來,還是需要一點運氣。
而且,恐怕會是先到先得。
異類這條培養路線靠的是讓培養目標和當下被那些中小公司炒熱的流量廢物形成對比,引導觀眾對他們的厭惡情緒,轉化為對異類的支持。
行業里的生態位就這么多,把流量廢物擠出去之后,‘異類’也就沒有了對比對象,觀眾也不會再迫切的需要良幣驅逐他們厭惡的劣幣。
沒有了觀眾的厭惡情緒,這條路線自然會失去活力,無法繼續引導觀眾情緒達到培養新人的目的。
異類,仿佛就是專為驅逐流量廢物設計的培養方式。

時時故
更新這章的時候,我已經二十四小時沒睡了…… 寫的時候神智不清,完全是憑著感覺輸入的漢字…… 希望我的讀者們與失眠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