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首播即首敗?
11月27日當晚,《挑戰》首播,22點整,伴隨著施含韻清雅積極的歌聲,平行世界綜藝史上第一擋戶外真人秀正式拉開帷幕。
馮廣健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機里的自己,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拍攝第一期節目時的情景,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哪里好笑,哪里不好笑,他也已經提前知道。
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好像有人在劇透,但劇透和實際劇情間又多了段距離。
漸漸地,馮廣健發現他并不是在看內容,而是在看剪輯和后期。
他好像在試圖了解后期人員在想什么,在強調什么,在凸顯什么,又在回避什么。
馮廣健忽然覺得,那句話說的很對,后期工作就像放大器,把不好笑的變好笑,把好笑的變更好笑。
《挑戰》有了這些人,就像老虎插上了膀。
他很感謝他們。
看節目得過程中,手機一直在響,親朋好友都在給他發信息,韓冪、艾麗熱娜、施含韻、金敏浩、許順姬等等等等,就連爸媽那種不熬夜的人,也特地熬夜看節目,就為見兒子一面。
信息也是各種各樣,有的在祝福他,有的評價他說挺上鏡,比現實里好看。有的說見他上節目,自己反而激動地起雞皮疙瘩,有人發了一串哈哈哈哈哈。
女生們感性地多,一邊看節目一邊發微信吐槽,就像在發彈幕。
她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韓冪不斷回憶當天的各種有趣狀況,話里話外都是思念。
施含韻則時不時追問他和韓冪在會客室里到底干了啥,雖然剛剛說過不要求忠誠,但醋意卻隔著文字完全傳達到他的心里。
艾麗熱娜一邊遺憾第一期自己沒趕上,一邊期待之后的播出,以及將來的錄制,好像節目外的人際關系,她已經完全不在乎。只是最后,她敏感又好奇地探尋,主題曲演唱者——施含韻本人漂亮嗎。
馮廣健耐心而又充滿感激得一一回應。
節目播出完后,他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明明知道脫水收視率要到第二天上午才能統計完畢,而且他也完全左右不了,但還是不由得擔心。
他很想登錄社交媒體,搜一搜關鍵詞,看看觀眾對《挑戰》的評價,但同時也知道,個別的議論沒有意義,大多數看電視的觀眾并不會特意留下惡評或好評,他們只會用手中的遙控器投票,不好看就換臺。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姬順傳媒的會議室,發現總導演金敏浩、總編劇王喜鳳也已經等在了那里。
三人相視一笑。
金敏浩問:“吃飯了嗎?”
馮廣健說:“我早上不吃飯。”
金敏浩說:“那樣對身體可不好。”
馮廣健說:“我從大學就沒吃過早餐,多少年了。”
索性都是等收視率,不如聊聊吃的話題。
金敏浩問:“早上不吃,會沒精神吧”
馮廣健說:“很有精神,而且,說出來嚇你一跳,我一天就吃一頓飯。”
“啊?!”
金敏浩和王喜鳳都張大了嘴巴。
“一頓飯,真的假的?”
“不會餓嗎?”
馮廣健說:“不但不會餓,而且精力充沛,這個其實叫斷食,是國外最新的最流行的營養學觀點,它認為,現代人并非吃不夠,而是吃太多,大部分疾病都是吃出來的,為了健康,應該少吃。”
“好新穎的觀點。”王喜鳳說:“我們老家講話,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一天三頓,一頓不能少。”
馮廣健說:“事實上,人類誕生幾萬年了,三頓飯的概念才出現千把年。這不是伴隨人類生理規律出現的飲食習慣,而是伴隨現代都市生活才出現。人們是想吃才吃,不是必須吃才吃。”
王喜鳳說:“餓反而好,吃反而不好。我姥姥聽見,肯定說你是騙子。”
馮廣健說:“情況不同,他們那一輩兒餓怕了,咱們這輩兒反而食品太多太豐富。”
金敏浩若有所思:“有意思,咱們可以做一期關于“饑餓與健康”挑戰,就讓廣健哥餓上12個小時看看。”
“觀眾會舉報你虐待的。”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笑聲還沒結束,辦公室的門被推開,劉延慶拿著一張A4紙走了進來。
他看見馮廣健,打了個招呼。
馮廣健知道他手里的是收視率表,急忙問:“怎么樣?”
劉延慶說:“0.177%,周五到周日,多家電視臺共15擋綜藝節目里倒數第二名。”
聽起來不是好成績,一般人可能對收視沒有概念,舉個例子,像春晚這種全民收看的節目,收視率一般為30%,《挑戰》和歷史級別的節目,相差169倍。
金敏浩問:“第一名呢?”
劉延慶說:“藍莓電視臺的《歌聲里》,收視率3.1%。”
相差16倍左右,還是同一個周末。
拿高考舉例子,《歌聲里》相當于考了680分,能以第一名上清華,《挑戰》則考了它的16分之一,42.5分。
當然,收視率和高考分數不能一概而論,但差距卻是類似的。
金敏浩安慰大家道:“《歌聲里》是老牌節目,本來就有觀眾基礎,《挑戰》是首播,節目形式又新穎,收視率低也很正常,再等等,等口碑起來,觀眾增多,收視率也會水漲船高。”
他說的有道理,畢竟綜藝節目不是一錘子買賣,不可能一期定勝負。
劉延慶皺著眉,搖了搖頭:“情況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糟糕。”
“出什么事了?”金敏浩急忙問
劉延慶說:“倒數第一的節目叫《一起做飯吧》,是番茄臺的廚藝綜藝,請藝人分享自己的菜譜。這個節目從上線就是倒數第一,這次收視率0.13%,比《挑戰》還要低。這是它的最后一期節目。”
“這和我們有什么關系?”王喜鳳問。
劉延慶說:“如果它停播,下一周的綜藝排行,《挑戰》絕對倒數第一,因為我們的上一名,《湘菜好師傅》,也是做飯綜藝,它的收視率0.34%,是我們的兩倍。按現在的節奏,一兩期之內,我們絕對無法超過它。”
金敏浩說:“超不過就超不過,又有什么影響,咱們看得是遠程發力。”
“影響大了。”
劉延慶說:“《挑戰》上線前,檸檬臺為了數據更高看,面對廣告商更有說服力,剛剛出了一個新政策,凡是檸檬臺的綜藝,一旦連續三周周末綜藝榜的倒數第一,就會強制腰斬。”
“什么!”
三人齊齊叫聲。
馮廣健更是覺得不可思議:“強制腰斬?不違反合同嗎?”
劉延慶嘆了口氣:“合同的事很復雜,但結論大概率是不違約。而且更嚴重的是,電視臺是強勢方,就算它們違約,我們維權的成本也太高了。一旦鬧上法庭,日后再想和電視臺合作——所有省級電視臺——全都沒戲。”
“靠!”
不知誰罵了一聲。
劉延慶說:“按部就班把拍好的內容播出去,一定拉不高收視率,最終導致節目被腰斬,這是公司和廣告商都無法接受,我們必須想想辦法,就在下一期,把收視率拉高一倍。”
金敏浩說:“那必須要新拍一期節目了。”
劉延慶點頭:“不光新拍內容,還要有辦法立刻拉高收視率。”
王喜鳳搖頭:“如果有這種辦法,別的節目早就用了,哪里輪得到我們?”
劉延慶說:“怎么制作要靠在座的各位,總之一句話,如果辦不到,《挑戰》就會被腰斬。”
王喜鳳說:“可是這根本不實際……”
她說的沒錯,這怎么看都不可能,但距離下期節目播出還有6天,他們沒時間抱怨。
馮廣健想了想,搖搖頭:“不,還有一點兒可能。”
金敏浩問:“什么可能?”
馮廣健說:“和別的節目不同,《挑戰》每期的主題不一樣,我們可以試著找到一些簡單又吸引觀眾的主題,盡快完成拍攝。”
王喜鳳嘆了口氣:“幸虧《挑戰》與眾不同,如果換個節目類型,恐怕已經在考慮打官司了。”
劉延慶說:“那么各位想想主意,什么樣的主題適合拉高收視率呢?”
會議室陷入沉默。
王喜鳳打開手機,邊打字邊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在編劇群里問一下,大家都經驗豐富的編劇,一定能想出好主意。”
“但愿吧。”金敏浩嘆了口氣。
瞬間拉高收視率……
馮廣健陷入沉思,事實上,他立刻就想到一個主意,但這個主意本質上和綜藝精神互相違背,他不能接受。他想先聽聽別人的想法。
微信的滴滴聲不斷在響。
王喜鳳忽然說:“這里有個好主意。明星運動會怎么樣?”
馮廣健說:“具體說說。”
王喜鳳說:“所謂明星運動會,就是邀請一大幫正當紅的流量藝人,和他們一起比賽體育項目。”
“藝人的公司會配合宣傳,藝人的粉絲會爭相觀看,如果藝人和藝人間有矛盾,有曖昧,更會引發極強的宣傳效應,肯定可以拉高收視率。”
“好主意。”
馮廣健說:“但恐怕不適合現在的《挑戰》。”
金敏浩點點頭:“沒錯,當紅藝人行程很滿,節目邀請也多,他們憑什么會參加一個倒數第一的綜藝節目呢?”
劉延慶糾正:“目前倒數第二。”
“無所謂了。”金敏浩搖頭。
馮廣健說:“如果非要他們參加,要么憑關系,要么花高價。遺憾的是,我們既沒有關系,也沒錢。”
金敏浩說:“這個題材唯一能實現的時機,就是《挑戰》大紅大紫的時候,那時,藝人們會爭相參加,既不用托關系,也不用花錢。但《挑戰》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還得打個問號。”
“你這么一說……”
王喜鳳盯著手機:“她們的注意都不錯,但都是針對成熟節目的,完全不適合只播了一期的《挑戰》。”
金敏浩長長嘆了口氣:“神仙來了也得說難救。”
劉延慶沉默一陣,眼光落在馮廣健身上:“要不……”
馮廣健問:“什么?”
劉延慶說:“專門拍一期你和……艾麗熱娜相親的題材?現在戀綜挺火的,觀眾一定想看普通男人——對不起廣健——和當紅藝人相親的題材吧?”
這也是個好主意,可惜……
馮廣健搖頭:“好是好,可惜也不適合《挑戰》。”
劉延慶問:“為什么?”
馮廣健說:“戀綜畢竟是以戀愛為目的。我們兩個都是主持人,是節目的核心,我們可以在第一期搞戀綜的那套,不可能第二期還搞。被戀綜吸引來的觀眾,很快就會拋棄我們。不喜歡戀綜而喜歡挑戰的觀眾,也會拋棄我們。那個時候,我們就會被所有的觀眾拋棄,節目收視率比現在還低。”
總結來說,這個主題既要既得符合《挑戰》的氣質,又得吸引觀眾的目光。
兩個放在其他節目都是好主意的主意被否定了,會議室再次陷入沉默。
王喜鳳一直低頭看手機。
金敏浩問:“怎么樣,有別的好辦法嗎?”
王喜鳳搖頭:“都挺好,但都不適合《挑戰》。”
劉延慶問金敏浩:“你有好主意嗎?”
金敏浩說:“我有《挑戰》的主意,但我沒有快速拉高收視率的主意。”
劉延慶說:“難道我們只能坐以待斃?”
大家都陷入沉默。
馮廣健想了想,緩緩開口:“我其實有個點子。”
劉延慶頓時睜大眼睛,金敏浩猛地看向他,王喜鳳迅速抬起頭。
“什么點子?”
三人齊聲問。
馮廣健說:“提前說好,我不喜歡這個點子,我覺得它和我想做綜藝、想給觀眾帶來快樂的初衷違背,但為了續命,只能飲鴆止渴。”
金敏浩說:“為了節目活下去,別的也管不了太多。”
馮廣健說:“嗯……我要是說了,你們可別批評我。”
王喜鳳說:“你節目頂梁柱,又是為節目好,我們怎么會批評你?”
馮廣健說:“這個點子只是權宜之計,副作用大得很,你們得答應我,咱們只能用這么一次,將來就算再次面臨收視低迷,節目腰斬的境地,也不能再用了。”
劉延慶說:“好,我作為項目經理,我來答應你。”
馮廣健咽了口唾沫,想了想,還要補充:“還有……”
三人頓時齊聲怒吼:“趕緊說!”
馮廣健知道他們不耐煩,無奈一笑:“我說我說……”
“這個主意就是,販賣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