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趙靈珺的行李不算多,搬到五樓也沒花多大力氣,陳遠洲眼見503的房門是虛掩著的,敲了敲門便有人打開了。
中海大學宿舍是四人間,他們來的算是比較晚的,趙靈珺的三位室友前幾天就到了,此刻正坐在宿舍里聊天。
宿舍被打掃的很干凈,也沒有什么內衣亂丟的情況,畢竟能考上中海大學的女生,自控能力都不差。
“你好,你是?”
一個扎著丸子頭,長相清秀的女生問陳遠洲。
看到一個高高大大的帥男生推開房門,三人都有點楞,畢竟這幾天送孩子上學的都是長輩一類。
趙靈珺的推著行李箱從陳遠洲身后走了出來,絲毫不怯場,開口道:“你們好,我叫趙靈珺,也是503的。”
......
“靈珺,你長得好好看啊。”
“謝謝,你也很漂亮呀。”
三個女生對新室友態度很友好,圍著趙靈珺,很快打成一片。
“他是你男朋友嗎?”
丸子頭女生看著陳遠洲小聲問道。
沒等趙靈珺回答,陳遠洲趕忙開口辯解:“別誤會,我是她哥哥,畢竟男朋友也進不了宿舍,對不?”
這句話的前半句是為了自己的清白,后半句則是在警告趙靈珺不要亂說話,畢竟他可是不是正兒八經進來的。
趙靈珺明白陳遠洲的意思,但聽到曾經和自己表白的男生在室友面前和自己撇的干干凈凈,心理不免有些發堵,扭過頭不理會他。
“你們兄妹倆長得都很好看,挺像的,嘻嘻。”
三個女生的話題轉移到陳遠洲身上。
“你也是我們中海大學的新生嗎。”
“不是,我是隔壁經貿的。”
陳遠洲指了指經貿學院的方向道。
其他人聽到也沒有介意,她們都是從各州殺出重圍的天之嬌女,大多都擁有著良好的家教素養,自信卻不自滿,知道對每個人保持尊重,即使有想法也不會當面表露。
“我叫夏曉,來自蘇城的,你們呢?”
丸子頭笑意吟吟的對著陳遠洲說道。
“陳遠洲,南淮人。”
......
“咚。”
一聲震動吸引了幾人的注意,陳遠洲的視線越過夏曉看到趙靈珺正將行李箱舉起放在桌子上。
見幾人都看著她,趙靈珺假裝疑惑道:“你們聊,我收拾行李。”
“收拾行李需要把箱子放到桌面上?”
陳遠洲看出了趙靈珺的小心思,有些好笑,只能結束談話,到洗手池打了盆清水,幫趙靈珺將床柜擦干凈。
把趙靈珺安置好,陳遠洲正打算走,夏曉叫住了他。
“陳遠洲,咱們離得很近,以后可以約個飯可以嗎?”
“當然可以。”
“那咱們留個手機號吧。”
說著拿出手機和陳遠洲交換了號碼。
......
從503離開,陳遠洲無奈的看著身后的小尾巴,忍不住轉頭:“不去報名跟著我干嘛?”
“拿來!”
趙靈珺伸出手,聲音清清冷冷。
“啪嗒。”
陳遠洲將家門鑰匙放到趙靈珺手上。
趙靈珺不做聲將鑰匙放進口袋,繼續伸手。
“啪嗒。”
這是《新生手冊》。
趙靈珺手沒收回,就這樣舉著。
“你夠了啊。”
陳遠洲盯著趙靈珺。
“1302......”
趙靈珺不作聲,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按下溫曼筠的號碼,手指已經放在了撥號鍵上,陳遠洲無奈投降。
畢竟剛答應了要照顧趙靈珺,這才剛到中海就被告狀,溫曼筠非得收拾他不可。
接過陳遠洲的手機,熟練的找到電話錄,將夏曉剛存進去的號碼刪掉,點開“最近刪除”清空。
將手機遞給陳遠洲,趙靈珺低著頭繼續往前走。
“看路。”
陳遠洲一把將趙靈珺拉住,面前不遠就是一個石墩。
趙靈珺也不甩開陳遠洲,就這樣低著頭不說話。
“夏曉是你室友,我不駁她的面子,也是為了你在宿舍里能過的愉快。”
趙靈珺沉默。
“我本來打算出了學校就刪掉的。”
聽了陳遠洲的辯解,趙靈珺心情已經好了些,但還是有些不相信。
“你一點都不理解我。”
陳遠洲以進為退,故意放開了手,加重語氣道。
“小陳。”
趙靈珺拉著陳遠洲的衣袖,臉上不再是面無表情,但還是掛著委屈。
對眼前的少女來說,這是第一次脫離父母離開南淮的舒適區,陳遠洲已經兩次被人下手了,關鍵他還和其他女人留了電話。
趙靈珺越想越遠,晶瑩的淚珠就這樣從白嫩的小臉上滑落。
看著眼前哭泣的少女,陳遠洲嘆了口氣。
從口袋里拿出一張手帕遞給趙靈珺。
“咱們南淮一中的校花怎么成愛哭鼻子的花貓了。”
“不用你管。”
趙靈珺雖然嘴上說著,但還是伸手接過手帕,緊緊攥在手心里。
“以后在學校,我不可能時時刻刻在你身邊,你自己兼顧學業和生活的同時,還要處理好人際關系。”
陳遠洲語重心長道。
既是出于兩家的關系,也是出于私心,陳遠洲希望她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的氛圍。
其實趙靈珺的能力不差,雖然有著出眾的樣貌,成績又拔尖,但與其他女生時相處時,她不會刻意的將自己擺在高位,對于這么一個優秀又沒有架子的女神,其他女生自然愿意和她親近。
“我以后還能叫你小陳嗎?”
“當然可以。”
陳遠洲聽到這話不禁有些啞然,笑著回道。
“小陳。”
“嗯。”
趙靈珺輕咬嘴唇,最終沒有再說什么,轉身跑回了宿舍。
“大學畢竟和高中的溫水區不一樣。”
陳遠洲心里想到。
看著趙靈珺跑進宿舍后,陳遠洲獨自離開中大,緩緩掏出手機將夏曉的號碼再次存了進去。
“這姑娘忘了自己記性一向很好嗎。”
......
云臺大學城由七所學校共同組成的,除了中海大學和中海經貿學院外,還有五所二本學院,二本院校中又以陳遠洲所在的經貿學院實力最為強勁。
中海大學和中海經貿學院都建立淮海路上,只不過中海大學在淮海路的開端,經貿學院在路的末端。
說是一條馬路,但因為是離開云臺大學城的兩條必經道路之一,依托大學城龐大的人流量,這里發展出了繁榮的商業,形成了有名的“淮海街”。
陳遠洲走在商業街上,打量著周邊的商業環境。
淮海街上大多是四五十平的小面積商鋪,以奶茶鋪和小吃店為主力,一路走來已經看到不下十家小吃店。
現在大學城的商業街沒有后世發展那么全面,受到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的限制,小面額的現金交易才是主流。
陳遠洲邊走邊觀察,很快就來到了經貿學院。
看著眼前熟悉的校門,陳遠洲萬分感概,上次回來還是以知名校友的身份參加校慶活動,現在以一個學生的身份重新回到這里,心情莫名有些激蕩。
“經貿的妹妹們,我陳遠洲又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