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風水奇事
第五章審核不過去,改了一次,再審核不過我也懶得改了。
關于風水,這是我們的古老風俗了,我來講講我看到過的風水奇事。
有一天下午,我和朋友騎著摩托車出去兜風,開到我們隔壁的區,看到一個路牌寫著某某府(因為某些原因不能說明,找度娘查十三省總督),我突發奇想就拐進去了,到地方后進去府內逛了一圈,府內上寫著府主人生前的事跡,當過什么樣的官,當我看到他的官位后我懵了,原來在清朝我們這里還出過這種大官,跟和珅差不多大的官位,可能比和珅還大,官至“十三省總督”“兵部尚書”,應該官位比和珅大吧,我也不太清楚,等我走出府門口后仔細看附近的環境,我十分驚嘆,風水這么好的地方,房前有池,房后有山,前財,后靠,我理想型的位置,可當我聽當地人說明后我驚了,原來在他去世后他的房子曾經改動過風水,房前的池塘水路已經變了,接近死水,而后山的一棵大樹也枯萎了,這是妥妥的風水被人惡意破壞,而再看房子,的確破破爛爛,和我們當地唯一一位狀元相比起來差得不是一丁半點,當地人十分氣憤,因為有些地方的6-7品官的遺址甚至已經是當地保護的一個地方,而這位官至一品的遺址卻連府邸的后房都塌了一點無人維護,或許當初惡意破壞風水的人是他在朝上的對頭或曾經得罪吧,畢竟人要往上爬就得把上面的人往下拉,具體我們無從得知,誰沒有一些不得人知的暗戳戳的事呢,可作為一名游客還是覺得挺可惜的。
我們接著講第二件事。
我們隔壁鄉有一個村,因為先發展工業,他們的鄉里都比較有錢,特別是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個村落,在附近3個鄉里是最有錢的鄉,可偏偏因為有錢反而發生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
那時候我剛讀初中,因為我們村在最后面,而學校離我們的村有6-7公里遠,我們每次去上學總是需要經過十幾個村落,而其中就需要經過這個村,所以對于沿途的風景我總是抱有一種欣賞的態度東張西望,而我注意到,有一段時間他們在改村貌,改水路(在我們這里,幾乎每個村都有一條小溪坐落在村中心,這條小溪也是每個村的命脈),但是當他們改完村貌后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白事,甚至有時候是兩個一起辦,連續一個月左右,后來我爸的生意伙伴在我們那里喝茶剛好說到這件事,他跟我爸一一講解。
原來當時改村貌的時候并沒有請風水先生來看位置,都是怎么好看怎么來,畢竟現在講究現代化,不封建迷信,但偏偏改的位置不好,整條小溪改成了一個長方形,而又把出口堵小了,有一些老輩人當場就提醒過不能這樣子改,這樣子改要出問題,你們看現在寨前河像什么,和棺材一樣,但施工方只顧賺錢,工程完成得越快越好,而大隊的人哪信這些東西,所以老人們說的話并不起什么作用,最后工程完成了后就發生了上面說的事情,那時候航拍無人機并不普及,但那些從7樓8樓看下來的人一下子就能夠很清楚的看見,河道改的和老人說的一樣,就像個棺材,有進無出,最后老人們一個個到大隊上門投訴,誰都不想成為下一個,而有一位老人家的兒子是村里的首富,大家也知道,越有錢的人越信這些東西,特別是已經發生了這么多的事后,天天聽著家里老人這么說,他們也是孝子,不想自己的父親母親整天提心吊膽,于是聯合了同家族的幾個人一起到大隊要求他們更改村貌,如果沒錢他們可以出,最后大隊里的人被逼無奈重新動工更改河流,打通了出口,把河道中間的一些地方改了一些弧度,整體從長方形變成了圓柱形,后來他們的村里也恢復正常,全村的恐慌也漸漸的恢復平靜。
風水這種東西,至始至終都是存在的,不是迷信,可又說不清楚,也許老一輩的知識現在已經失傳了,但有一些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