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朱棣:我是不可能造反的
紫禁城,午門外。
朱元璋瞥了一眼大虎,揮了揮手。
大虎主動封鎖了四周。
他知道,這時候上位與馬皇后的談話,是需要嚴格保密的。
見周圍的行人,被驅散。
朱元璋才說道。
“明日便是二月初八了。”
“至正八年,三哥在皇覺寺找到了我,并留下遺言,讓我在紅巾軍中,找一個名叫朱元璋的人,讓我跟隨他。”
馬皇后愣住了。
朱重八,不就是朱元璋嗎?
或許是感覺出了馬皇后的疑惑。
朱元璋解釋道:“我在濠州流浪了五年,一直沒有朱元璋的身影,直到遇到了紅巾軍截殺,打開了三哥留下的第一封信。”
“我按照他的吩咐尋求你的幫助,果然災難消解。”
“至于朱元璋這個名字,與其說是義父郭子興改的,不如說是我為自己的起的。”
“當時義父說,重八之名,太土。”
“我想,三哥既然如此看重朱元璋,我就索性改名朱元璋。”
“不過,你當時為什么要救我?”朱元璋扶著馬皇后在午門外找個石墩,坐了下去。
朱元璋看著馬皇后手上的銀色手環,悵然若失。
三哥終究沒來。
這手環,也是治標不治本。
還需要讓太醫院,把青霉素制作出來!
馬皇后喘了口氣,也陷入回憶。
“當時我在濠州鐘離鄉,看到你雖然手無寸鐵,卻敢反抗元兵,而紅巾軍殺良冒功屢見不鮮。”
“所以我不相信你是元兵奸細。”
朱元璋笑了,指著午門外的學子,說道。
“若是三哥,還在就好了。”
“你手上的銀色手環,就是三哥給我的信物。”
“他讓我拿著銀色手環,于二月初八,來應天府午門外。”
“他說,他若活著,每年二月初八都會來應天府午門外。”
想到此處。
朱元璋的心都揪起來了。
他害怕他三哥已經死了!
馬皇后愣住了,指著紫禁城的午門問道:“我說,你為什么每年這個點,都會來這呢。”
“重八,這應天府,不是你改名的嗎?”
“你當時說集慶路不好聽,自己乃是應天之人,故取名應天府!”
朱元璋也長嘆了一口氣。
“三哥,能掐會算,或許早已經預知到了這一幕,正在天上看著我們吧?”
“其實,在皇覺寺三哥給我談了很多。”
“當時他并不建議我,加入元兵,他說他會成為天下首富,讓我衣食無憂。”
“只是,我不想忍受官府的壓榨,想要做官……”
這時。
一個小廝,和大虎吵吵嚷嚷,要進來。
朱元璋揮了揮手。
小廝點頭哈腰,來到朱元璋的眼前。
“我是非凡酒館的店小二,有個公子看上婦人手上的銀鐲,想要出價十萬兩白銀。”
店小二指了指馬皇后手臂上的銀色手環。
朱元璋怒了。
“大虎,給我趕出去!”
十萬兩對于普通商賈,乃是巨款。
可是對于他這個大明皇帝來說,也就是那回事!
相反!
他感覺到了羞辱。
一個商賈,從他手里,去買他送給皇后的禮物!
他若真賣了。
他朱元璋,就成了千古笑談了。
“晦氣!”朱元璋怒吼道。
朱元璋攙扶著馬皇后向午門內走去。
“這六部官員怎么做事的,咱要看看會員的文章,怎么這幾步的距離,到現在還沒有送來!”
大虎作揖道:“上位,屬下這就去催。”
朱元璋揮了揮手,有些不耐煩。
“行了行了,咱親自去看看,這六部到底在忙些啥!”
馬皇后看著被錦衣衛驅趕的店小二,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送給她的銀色手鐲,不僅緩解了她的疾病,還是朱三殿下的信物,非常珍貴。
她一直包裹在袖口之內。
旁人是如何看到的?
這不合理!
而燕王朱棣看著父皇朱元璋,去了六部,而自己又回到了午門外,企圖在會試榜單上尋找自己的名字。
許久!
朱棣垂頭喪氣地說道:“果然如朱元所說,我不是科舉這塊料。”
見榜上無名,朱棣左手拉著四歲的朱高熾,右手挽著妻子徐貞靜,便打算離開了。
徐貞靜卻滿臉疑惑。
“殿下,你也參加會試了?”
“還有,你怎么如此怕父皇,這可不像你呀?”
朱棣搖頭道:“還不是因為朱元,我和他打賭……”
“而且,我讓朱元給我做一首詩,他竟然給我做了這首詩!”
“還說我未來可以當皇上!”
“我朱棣會造反,我朱棣能造反嗎?”
“我朱棣,就是吃屎,去死都不可能去造反的。”
徐貞靜從朱棣手里,接過朱元的詩也笑了。
“你呀,哪有一點人君之相。”
“不過妾身,很好奇,朱元到底給了你什么,連你這個燕王都心動了,你又承諾了朱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