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鈴傳奇》的余韻
——在華夏文旅大劇院觀賞實景劇
疫情前,受朋友邀請,有機會在西安華夏文旅大劇院享受了一回藝術的饕餮盛宴,觀看了《駝鈴傳奇》,不勝感慨。
西安華夏文旅大劇院作為華夏文旅西安度假區項目的標志性建筑,劇場設計為一座長142米,寬128米,高約50米的大型橢球體建筑物,可容納3000人同時觀看演出。劇場中央巧妙設計并修建一座可移動觀眾席,打破了世界單一舞臺演出模式,通過旋轉行走看臺將觀眾送至最佳觀演位置,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享受。
會跑的實景演藝《駝鈴傳奇》秀,由華夏文旅集團董事長夏春亭擔任總導演、總策劃、總編劇。在編撰《駝鈴傳奇》秀的過程中,以“一帶一路”為主線,深入挖掘大唐傳統文化,追尋駝隊絲綢之路上的蹤跡,以正能量傳播西安最輝煌歷史時期的文化傳奇。
《駝鈴傳奇》是一部大型的實景演繹劇。以一對新婚燕爾的駝工夫妻告別開始,演繹了唐時絲綢之路上的西行駝隊與狼爭道、與天爭名,歷經九死一生,打通絲綢古道的歷史,為觀眾帶來震撼、刺激、唯美、歡快的視聽感受,駝鈴傳奇整場演藝分為序幕《歲月再現》及《送君千里》、《狼道遇險》、《異國風情》、《祥雨洗塵》、《迎郎歸來》、《華夏盛世》七幕劇情。
序幕:歲月再現
新婚燕爾的阿哥手捧駝鈴向妻子回憶爺爺帶領駝隊打通絲路的艱難歷程,穿越時空,回首過往,耳邊傳來絲路上那清脆的駝鈴聲,眼前又看到茫茫大漠里那縷裊裊的孤煙。為了表達新婚的喜慶,編舞特意編排了由小時的兒童游戲“翻花絞”演繹來的舞蹈。從頂棚夭弋墜下的8條紅絲帶,在8個紅衣少女的手中,變換著各種花型。駝工即將踏上絲路古道前夜,夫妻難舍難分。而洗浴一場,則利用了舞臺場景的積木式搭建,復層式建筑的方框隔斷,表現了許多不同家庭的別離。別有藝術的創新。路漫漫,人心牽,別時淚,濕滿襟,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大唐別情盡在這里。特別是妻送丈夫到橋上時,一輪明月當空,凄婉的音樂響起,藍色的夜空中,點點白鶴散落空中,她在橋上的圓月中輾轉反側,如嫦娥返回人間,橋下一縷青煙,更增添了人的愁緒,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
第二幕:狼道遇險。
西行的駝工不畏兇險,知難而進,與狼爭道,與天爭命,經歷火山、雪崩、風沙、大漠等自然險阻以及狼群突襲,九死一生。這一幕中,編者特意使用了與觀眾席連通的通道,又用上了以西伯利亞狼為母本的馴化犬。當駝工與狼相博,狼群通過舞臺兩邊的通道,沖過觀眾席時,大家不由得心頭一緊,小孩子嚇得尖叫起來。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多人都是平生第一回。在火山噴發一節,其逼真的舞美設計,讓人在那時不由自主往后一退。而雪崩的寒冷,風沙的吹拂,都通過AI和三D的技術,讓觀眾體會到冷和風吹。
第三幕:異國風情。
駝隊歷經萬險,終于來到古羅馬,許多兄弟駝隊早已經云集街頭,市集上熙熙攘攘,絲綢、瓷器,各色貨物琳瑯滿目,盛裝的羅馬少女用曼妙的舞姿將駝工吸引至露天舞臺,駝工精湛的中國功夫、雜技和中國民族舞蹈與藍眼睛斗士的絕活同臺亮相,可謂中西合璧,精彩絕倫,在異域展示不一樣的華夏風情。在整個舞蹈過程中,都有一人頭馬的舞者伴舞。我們知道:人頭馬標志性的半人半馬形象是由希臘神話中的賢者喀戎(Chiron)創作而成的。其含義在于宣揚工藝及其傳承的重要性,也象征著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大自然的神秘饋贈的完美結合。這種混搭還真是前所未有。
當少林武術,中國民族舞蹈,玩空竹,疊羅漢,空中飛人與人頭馬共舞時,在舞臺下方的護欄門洞中,還有舞者擺出各種造型,讓人懷疑是否來到了中世紀的舞蹈演出地。而一曲怪異的土耳其馬刀舞的吹奏,走出一隊戴著黑眼罩的土耳其騎兵,讓人忐忑是否有海盜出沒。最后以各國各民族的集體舞收場,則蘊含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第五幕:祥雨洗塵。
在梵衍那國(今阿富汗地區),天賜祥雨,沖刷掉滿身塵氣,讓歸鄉途上有好運相伴,駝隊信心滿滿,欣喜上路。編者還別出心裁的還原了巴比揚大佛,讓人唏噓不已。在這一幕中,如來金體顯靈,紅光四射,忽然,祥云翻轉,天賜甘露。剎那間,噴出細小水霧,前幾排的觀眾的臉上都濕漉漉的。孩子們在空隙間嬉笑打鬧,好不愜意。更有意思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牽著白龍馬也走進舞臺。讓小家伙們驚喜若狂。在一片歡悅氣氛中,駝隊啟程,歸心似箭。當一隊真實的駝隊從你身邊走過,駝鈴叮鈴叮鈴傳入耳際,你會情不自禁的想摸摸駱駝的長毛。實景劇的與眾不同和吸引人的地方,莫過于此。
第六幕:迎郎歸來。
繁星滿天,燈籠幽艷。回到家鄉的駝工,夫妻團聚,卻話當年離別時。同是那座橋,同是那個夜。一樣的星,一樣的天。變舊了的燈籠,還是那么幽艷。與主旋律團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舞臺前方又一圓盤型副舞臺,演繹了主線之外的悲劇色彩:出發時帶著老娘烙的鍋盔的黑娃,卻再也沒有回來。而駝工頭一聲“娘”的呼喚以及瞎了眼的老娘的一聲應答,這種強烈的對比,給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第七幕:華夏盛世。鼓聲咚咚,弦樂飄飄,金碧輝煌的宮闕,盛世大唐恢宏再現。一通盛世樂華的鼓聲,揭開了大唐的繁華。駝工領隊與御弟唐三藏拾級而上,威嚴的大廳里,祥龍繞柱,紅燈高掛,彩旗飛舞,器樂齊鳴。宮中舞姬翩翩起舞,武士威武。皇帝聞喜,樂自心中聚。臣民一片歡騰。在劇情最高潮時,幕布緩緩落下。
劇情,以“好看、好聽、好玩”為宗旨,打造出一部面向大眾、雅俗共賞、喜聞樂見、大快人心的演藝。演出情節設計以一對新婚燕爾的夫妻《送君千里》依依惜別開場,講述西行駝隊一路經歷火山、雪崩、風沙、大漠等自然險阻以及狼群突襲,九死一生;隨后滿載貨物返程,途中祈福巴米揚,巧遇天降圣水,在親人的期盼中安然回到長安,期間也穿插描述異域風土人情;整場演出跌宕起伏,為觀眾帶來震撼、刺激、唯美、歡快的視聽感受,整場演出使用發明多達47項,20頭駱駝、30頭西伯利亞蒼狼在其中也有驚險刺激的表演。《駝鈴傳奇》秀帶你穿越大漠風沙的豪邁與蒼茫,傾聽絲綢之路上悠遠駝鈴的清脆與神秘,品味異域風情,見證榮耀大唐,聆聽華夏千年回響。
2018年11月,誕生一年多的《駝鈴傳奇》秀榮獲全球主題公園界“奧斯卡”TEA Thea Wards大獎“杰出成就獎”!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風沙能掩埋英雄的遺骨,先祖的精神卻永遠復活。穿越時空,耳邊又傳來絲路上那清脆的駝鈴聲,眼前又看到茫茫大漠里那縷裊裊的孤煙。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是疫情三年之后,春天來了,想那駝鈴聲,又會響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