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干冷干冷的,把人凍得瑟瑟發抖,休息了一整晚樹上的雞都已陸續叫明了,80年代農村醫療條件差,都是找赤腳醫生在自己家接生的,暖兒在這個寒冷的日子出生了,暖兒的娘特別開心,看到自己生下一個白白凈凈的女兒,不知多高興,此時暖兒娘看到孩子平平安安降生后,累了一天的她沉沉的睡去了。父親很是失落,本來盼的是男娃,可是天不遂人意卻偏偏是一個女娃。
暖兒在這個窮苦的家庭慢慢的長大,從小像男孩子一樣,三歲時,大冬天跟著娘去井里打水,一只手扒著娘的挑水扁擔,一只手津津有味的吃著娘為她打撈上的冰坨,吃的那叫一個香甜;四歲時,秋天用裝化肥用過的袋子幫娘往房上杠玉米,總是十幾個十幾個的往房上扛,三畝地的玉米被娘倆僅用了兩天都扛到了房上,麥收后頂著大太陽拿著化肥袋子在地里撿收割后遺落下的麥穗;五歲時,娘給暖兒填了一個妹妹,因為爹要去很遠的地方打工掙錢,娘在月子里都已經下地干活了,在妹妹會翻身會爬時,娘讓暖兒幫著帶妹妹,農村上幼兒園比較晚,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因為無人帶妹妹,暖兒整個七歲都是背著妹妹度過的,八歲都上一年級了,是娘直接帶著暖兒找到老師,好說歹說讓他上了一年級。暖兒上小學了。
暖兒一身校服,晚上洗了,白天干不了,潮著就穿在身上,因為家境還是那么窘迫,可是暖兒永遠都是那么開心,從來沒有家境不好自卑過,不洗臉時老師問起她“你怎么不洗臉就來學校了”,暖兒“老師,我家今天沒水。”讓老師都無語。就這樣一轉眼六年小學結束了,初中在2公里之外她們鄉唯一一所中學就讀的,每天早晨起來天蒙蒙亮自己切一個饅頭不加任何東西炒一下,就著白開水就是早飯了,吃完,騎著28自行車就去上學了,那個年代沒有柏油路,都是土路,下雨天鞋子回來都是泥,冬天大雪天,幾個小伙伴徒步踩著雪去上學,也不覺得苦,到時很享受那段時光,三年初中成績平平。轉眼到了畢業的年紀。當時農村對教育不注重,女娃上完初中就開始相對象,到了法定年紀就結婚生子,暖兒也不例外,初中上完考了中專,考上中專,可是父母放棄讓他上學的機會,因為她喜歡美術所以報考的美術專業,當時這個專業在農村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所以,無論暖兒怎么努力勸說父母,哪怕絕食來威脅父母想讓自己上學都沒有成功,就留在農村和那些同齡不上學的女孩一樣,去村里的地毯廠織地毯,掙回來的錢全部如數交給父母,因為家里窮,當時對于貧窮的家庭也算一份可以改善生活的收入,每天早早去織地毯,手指鉤織地毯的經勾的的變形,總是彎著身子坐著對正發育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不過暖兒就像沒心沒肺的人一樣,每天和同齡一起織地毯的伙伴談笑風生,倒也是快樂,那個年紀暖兒的內衣都是父母去集市上給買回來的,因為暖兒掙了錢從來沒有說給自己留一部分買衣服或者個人生活用品,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就沒有那個想法。

向陽而生之愛
迷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