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宿舍的窗簾,灑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宿舍里,向真第一個醒來,她揉了揉眼睛,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發現已經快到上課時間了。她坐起身,拍了拍被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睡衣,然后看向還在睡覺的室友們。
“家人們快起來,要上物理課了!”向真對著還在睡覺的室友喊道。
黃倩伊迷迷糊糊地翻了個身,把被子拉得更緊了一些,小聲嘟囔著:“等等,讓我再睡一會兒……”
林眠則翻了個身,打算繼續睡覺,嘴里還念念有詞:“two minutes later.”
向真見他們都不起來,直接掀開了林眠的被子。“林小眠,你不起來還給我飆英語是吧?”林眠一下子清醒了過來,她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向真,向真驚訝地說:“咦,你穿著衣服睡的呀?”
“當然啦,昨天洗澡時換好了。”林眠回答道,她穿著阿妮婭的T恤,看起來特別可愛。
“你好像很失望?”林眠突然露出了一絲邪惡的笑容。
“咳咳,怎么會,我可是很純潔的。”向真尷尬地擺了擺手。
“那你為什么不掀小小黃的被子?”林眠還是不肯放過向真,畢竟香香軟軟的、溫暖的被子被掀走后,她感到有些冷。
“那能一樣嗎,她是我老婆,你是我小舅子,老婆是用來寵的,小舅子是用來虐的,眾所周知哈。”向真竟然大膽地承認了自己的“沒心沒肺”。
“向真,雖然林眠這個人有點怪氣,又很菜,但你這么說也太不給她面子了吧。”何子清在床上說道,她伸手去夠陽光,想要抓住那抹溫暖。
“何哥,你還是寢室長呢,還不起來?”向真嘟囔了一句,然后故意露出兇狠的表情,“誰要是不起來我掀誰被子!”
何子清無奈地從床上坐起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說:“向真,咱倆誰是寢室長?”
“你是。”向真簡短地回答。
“那咱們寢的人聽誰的?”何子清又問。
“聽我的。”向真依舊精神狀態良好。
聽到這里,所有人都仿佛預見了結果一樣,紛紛從床上起來。
“我怎么感覺我這個寢室長威信不如你啊?”何子清突然認真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
“不怪你沒威信,誰叫我有領導力,而你太佛系。”向真順口說道。
“哼,小樣!還壓上韻了是吧!”何子清笑著罵了一句。
“你們倆別說了,再吐糟一會兒咱全寢沒好果子吃。”蕭無月插話道。
“就是,咱還不知道這物理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萬一很嚴,那咱不得團滅?”李晚星也勸道。
“知道了,這就出發。”向真背起書包往外走,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地出門了。
物理教學樓,名為“真理之核”,是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它不僅僅是教學的場所,更像是一座科學與智慧的豐碑。
整棟樓的設計充滿了現代感和未來感,藍灰色的外墻給人一種深邃、穩重的感覺,而那些透明的玻璃窗則像是通向知識世界的窗口,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樓內的設計更是別具匠心,每一處角落都經過精心的安排,無論是走廊的燈光,還是教室的布局,都體現出了對學習環境的高度重視。尤其是那不規則的窗格設計,陽光透過它們灑在地面上,形成各種形狀的光影,既美觀又富有啟發性,仿佛在提醒學生們,科學的世界充滿了無限可能和驚喜。
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是一曲凝固的交響樂,由無數幾何形體精心譜寫而成。深邃的藍灰色外墻猶如宇宙的深淵,承載著無盡的智慧奧秘;而那些錯落有致的透明玻璃窗,則如同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窗口,隱約透出內部躍動的光芒與思想。
每一處棱角都經過精心雕琢,每一面墻體都蘊含著深刻的幾何美學。建筑仿佛是從高維空間中解構后重新組合的產物,挑戰著人們對空間與重力的傳統認知。
每到夜晚,當內部燈光亮起,整座建筑化身為一個巨大的發光體,散發出冷靜而又充滿智慧的光芒,成為指引求知者探索物理世界奧秘的燈塔。
這座建筑仿佛在無聲地訴說:正如這些建筑形態突破常規,物理學同樣在不斷打破束縛人類認知的桎梏,引領我們向著更深邃、更廣闊的真理境界邁進。
在這里,冰冷的大理石與熾熱的求知欲相遇,幾何的嚴謹與思想的自由交融,共同構筑了一座連接現實與理想、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來到教室,只見教室里站著一個陽光開朗大男孩。他手上拿著一個籃球和一個小豬佩奇,有些清澀靦腆,手足無措。
劉暖暖見到,兩眼放光,故意沖洛筱說道,:“哇,顏值不錯嘛。這么好的“資源”不會是我們筱筱的追求者吧?”
“暖暖,你別亂說,”洛筱有些不高興地說道,“我可不喜歡唱、跳、RAP、籃球,也不喜歡豬!”
舒易突然像發現了什么,在一旁打趣道,“哎呀,這不會是我們的暖暖小公主的菜吧?”
“哼,我才不喜歡籃球,”劉暖暖臉頰微紅,“我只是覺得那個小豬佩奇可愛罷了!”
“喲,我們小公主還害羞了!”舒易一雙狐貍眼笑得很是狡黠。
洛筱看到打鬧的二人,無奈地扶額,“兩個幼稚鬼……”
韓小光見這個男孩從未見過,忙上去打招呼:“兄弟,你很面生呀,是新來的轉校生嗎?”
“嗯……大家安靜一下,我是你們新來的物理老師,我姓費,叫費列羅,你們叫我費老師就好了。”陽光開朗大男孩自我介紹道,一笑露出潔白的人顆牙,甜暈眾女,甜倒眾男。
“什么,你是老師!”韓小光感覺自己石化了。
“同學們,恭喜你們解鎖人生新副本——高中物理!有人說物理是‘悟理’,但別擔心,今天我們先把它變成‘勿理’——勿需理會它的可怕!“
同時,費列羅在黑板上寫上大字:物理≠無理取鬧。
“哈哈哈,這人是學校派來搞笑的吧!”貝凌小聲笑道。
費列羅轉過身,舉起籃球:“假設現在我要用籃球砸醒一個上課睡覺的同學——“
美教甲乙兩班的學生瞬間坐直,誰也不希望被砸中,疼痛事小,丟面事大。
“別慌!我只是想問:籃球從飛出到砸中他,當然,我們希望不要哦,我只是想問一下,這個動作經歷了哪些物理過程?來,這位男同學,你來回答一下。“
韓小光用手指著自己,驚訝地說:“我嗎?”費列羅笑瞇瞇地回應:“對,就是你。”韓小光半蒙半猜地答道:“呃……飛出去,掉下來?“
費老師笑著說:“恭喜你,回答錯誤!正確答案是——重力、空氣阻力、拋物線運動、動能轉化、疼痛神經傳導……看,一個動作能拆出10個物理知識點!這就是物理——把生活拆成‘為什么’的科學!“
劉暖暖坐在座位上,心想:這個老師有點意思嘛,逮著韓小光一只羊薅。
“現在請回答:佩奇從講臺跳到教室門口,她的尾巴擺動、鼻子晃動需要研究嗎?“費列羅再次提問。
“不用。”洛筱肯定地答道。
“Bingo!物理學家的秘訣——‘偷懶’!把佩奇簡化成一個點,這就是質點!有質量但沒形狀的‘理想替身’。“說完,費列羅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球體。“所謂質點,就是有質量但不存在體積或形狀的點,是物理學的一個理想化模型。在物體的大小和形狀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顯著而可以忽略不計時,我們近似地把該物體看作是一個只具有質量而其體積、形狀可以忽略不計的理想物體,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稱為質點。”
“具有一定質量而不計大小尺寸的物體。物體本身實際上都有一定的大小尺寸,但是,若某物體的大小尺寸同它到其他物體的距離相比,或同其他物體的大小尺寸相比是很小的,則該物體便可近似地看作是一個質點。例如行星的大小尺寸比行星間的距離小很多,行星便可視為質點-因為不計大小尺寸,所以質點在外力作用下只考慮直線運動。
由于質點無大小可言,作用在質點上的許多外力可以合成為一個力,另一方面,研究質點的運動,可以不考慮它的自旋運動。
任何物體可分割為許多質點,物體的各種復雜運動可看成許多質點運動的組合。因此,研究一個質點的運動是掌握各種物體形形色色運動的入門。牛頓第二定律是適合于一個質點的運動規律的。有了這個定律,再配合牛頓第三定律,就構成了研究有限大小的物體的手段。所以“質點”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對象。
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而不考慮形狀和大小的點。是一個理想的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
天文學的雙星(多星)天體圍繞同一質點做環繞運動。(如冥王星-卡介,地球-月球,系外雙星星系)。
當研究地球繞太陽運動時,可以將地球看做質點,此時地球的大小形狀對所考慮的問題無明顯影響;而在研究地球與其衛星時,并不可以把地球看做質點,因為此時地球的大小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影響顯著。”
“但注意!如果你研究的是佩奇轉圈跳泥坑就不能用質點,否則……”費列羅話說到一半,做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舉動,他用手甩飛了玩具豬!“這就是忽略形狀的后果!“
“為什么如果你研究的是佩奇轉圈跳泥坑,就不能用質點?”洛筱皺了皺眉提問。
“這個問題問得妙!”費列羅贊許地答道,“讓我們用更歡樂的方式理解這個“佩奇跳泥坑不能用質點”的物理原則——”
只見費老師舉著玩具豬轉圈,“假設佩奇正在快樂轉圈跳泥坑,如果我用質點代替她,會發生什么?“
林眠弱弱地答道:“呃……變成一個球在泥坑里滾?“
費老師脒眼一笑:“錯!你會錯過三大翻車現場:
第一,尾巴甩飛泥巴的拋物線運動,我們需要研究形狀!
第二,鼻子戳到泥里的旋轉角度,我們需要研究姿勢!
第三,泥坑濺起的水花和佩奇圓潤身材的碰撞,我們需要研究體積!“
費列羅突然把玩具豬砸進粉筆灰模擬泥坑,全班驚呼“看!如果簡化成質點,這些精彩細節全沒了——物理學家會失業的!“
“要把物體看作質點,就要看所研究問題的性質,而與物體本身無關。所以,能否將物體看作質點需要滿足其中之一:
當物體的大小與所研究的問題中其他距離相比為極小時。
一個物體各個部分的運動情況相同,它的任何一點的運動都可以代表整個物體的運動。
理想化條件下,滿足條件有:
(1)物體上所有點的運動情況都相同,可以把它看作一個質點。
(2)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問題的影響很小,可以把它看作一個質點。
(3)轉動的物體,只要不研究其轉動且符合第2條,也可看成質點。
可視為質點的運動物體有以下兩種情況:
(1)運動物體的形狀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問題相比可忽略不計,如研究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可把地球當作一質點。
(2)做平動的物體,由于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相同,可以用一個點代表整個物體的運動。
”
“質點就是有質量但不存在體積與形狀的點。通常情況下如果物體大小相對研究對象較小或影響不大,可以把物體看做質點。
質點 mass point,物理學專有名詞。不考慮物體本身的形狀和大小,并把質量看作集中在一點時,就將這種物體看成“質點”。研究問題時用質點代替物體,可不考慮物體上各點之間運動狀態的差別。它是力學中經過科學抽象得到的概念,是一個理想模型。可看成質點的物體往往并不很小,因此不能把它和微觀粒子如電子等混同起來。若研究的問題不涉及轉動或物體的大小跟問題中所涉及到的距離相比較很微小時,即可將這個實際的物體抽象為質點。例如,在研究地球公轉時,地球半徑比日、地間的距離小得多,就可把地球看作質點,但研究地球自轉時就不能把它當成質點。又如物體在平動時,內部各處的運動情況都相同,就可把它看成質點。所以物體是否被視為質點,完全決定于所研究問題的性質。
質點是將物體簡化后得到的只有質量而不計大小、形狀的一個幾何點,是經典力學中常用的最基本的模型。作平動(見機械運動)的物體,不論其大小、形狀如何,體內任一點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可以用其質心這個點的運動來概括,即可視為質點的運動。
在地球繞太陽的公轉中,球中任一點對太陽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略有差別,但地球半徑遠小于地球太陽間的距離,上述差別也遠小于地心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計,仍可視公轉為質點運動。在物體的轉動例如地球的自轉中,球內各點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及大小差別懸殊,完全不能忽略,就不能視為質點。但可把物體無限分割為極小的質元,每個質元都可視為質點,物體的轉動就成為無限個質點的運動的總和,即質點系的運動。
另一方面,從物體所受引力的角度來看,如果物體的尺寸遠較它和產生引力場的另一物體間的距離為小時,可以忽略其形狀、尺寸,視為質點;相近時,就須視為質點系。所以世界上一切物體的機械運動均可視為質點或質點系的運動,而質點運動學和質點系動力學也就成了經典力學的基礎。
若一質點的質量為M1,位于軸上的點P1處,P1的坐標為X1;一質點的質量為M2,位于軸上的點P2處,P 2的坐標為X2,則這兩個質點所形成的質點系重心P的坐標X=(M1X1+M2X2)/(M1+M2)
如果你僅僅是要描述一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對外界運動,其自身的狀態如何改變都不會影響運動)就可以當作質點。
這樣比喻:
如果有一輛火車要從廈門開往BJ的話那在地圖上就可以當做質點(因為就算那個火車是圓的或者是方的對你所要描述的都沒有影響)
而當你要描述這輛火車完全經過100米時的運動時你就不能把它當成一個質點..因為它有車身的長度,而這個長度會改變它的運動特點(例如要把車尾也算在內)這樣它就不能當作是質點了。
如果你要研究一個原地旋轉的球,他也不能被當做質點。因為如果看成質點,就不能探究他的旋轉了。”
這時,有一個人的發言暴擊了全班,此人正是曾語,她提出了一個很獵奇的問題:“如果佩奇跳泥坑時故意縮成一團,能假裝這是質點嗎?”
費列羅笑了笑:“我就喜歡跟聰明人說話。可以!但這是作弊行為,就像把大象P成土豆——物理拒絕美顏!
今天學的內容總結一下,
1、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它是實際物體在一定條件下的科學抽象。
2、質點不一定是很小的物體﹐只要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屬于無關因素或次要因素﹐即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影響很小時﹐物體就能被看作質點。它注重的是在研究運動和受力時物體對系統的影響,忽略一些復雜但無關的因素。
3、在理論力學中,一個物體常常抽象為它的重心,尤其在靜力學和運動學中。
質點的基本屬性
1.只占有位置,不占有空間,也就是說它是一維的.
2.具有它所代替的物體的全部質量。
好了,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我們下節課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