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高:上》
(電影劇本)
注明:原創作品,版權所有!
編劇:跳脫情
類型:劇情、戲劇、古裝、愛情
劇情簡介:
一襲紅妝,琴弦凄切思良人。
伶人夜晚由劇院下班與芳華分離后,人群熱鬧卻遺世獨立的他不免傷感。紛繁又冷清的城市,伶人重逢紅塵女子上官小三,兩個歷經浮華褪盡之人談及彼此和世間百態漸深入。言語與沉默中,伶人想起自己的戲曲生涯,幕起幕落人有去時,但留戲魂在紅塵。最難風雨故人來,是心中紅顏知音和那叫人見而忘俗的漢家女兒。走出回憶,身旁是上官小三熟睡中風韻猶存的側臉。
由XJ尋玉的嫣然等人,隨后前往BJ、西京和東京旅行,歸來時正好遇見同樣身著漢服由西藏旅行回到南京的伶人。喜相逢,念及華夏山河與心中日月。賭書潑茶香。
三千世界,繁華落盡之時是否亦會花燈百結……
劇情介紹:
起因:
入夜,柔軟月色仿佛浸了水般透明又幽深。城郊一處古色古香建筑內,嫣然身著一襲紅妝坐在古琴后彈唱一曲《陽關三疊》,情到深處,復思長情的伶人來。
伶人夜晚由劇院下班與身著旗袍的芳華分離后,身著漢服走在城市的人行道里去往公園。一陣寒風拂過,行道樹上泛黃葉子便稀稀落落下墜,只身腳踩在上面有種無聲的柔軟,此刻的伶人身處人群熱鬧,卻遺世獨立。想到現實生活中的塵世紛繁又冷清,心底突然涌上一種悲哀。陷入沉思:
經過;高潮:
我的工作是一名昆曲伶人。每天要做的是畫上和卸去戲曲伶人的妝容,周而復始重復同樣的工作也許因為習慣也就無關戲里戲外,起碼在歡聚離合的三尺紅臺間如此。
伶人走在公園看著身旁卿卿我我的戀人,幻想和他們一樣。轉而想到往昔紅顏知己。
站在公園深處憑闌遙望水中月,伶人自個唱起了黃梅戲。其間,遇見了在公園練太極的青衣及其女隨從兼閨蜜婉兒,萍水相逢的三人一見如故。
由公園回到城市熱鬧的伶人和青衣、婉兒三人,在深夜的城市吃過麻辣燙相互告別。離別后的青衣坐車游走在黑夜下浮華褪盡的城市,寂寞的心情漸漸潮濕。
微醉內心卻是清醒的伶人走在景觀燈與行人漸漸消逝的城市,步入一處幽靜巷弄,又見醉眼迷離醉生夢死的女子上官小三。
伶人輕笑,與上官小三的言語和沉默里,回憶起自己往昔戲院登臺演出:看似熱鬧卻是冷清的劇院內,舞臺上唱戲人華冠麗服緩帶輕裘唱盡悲歡離合--最是道不盡的喜悅與悲涼。三尺紅臺下,人群熱鬧紙醉金迷、醉生夢死。昏暗的觀眾席間,人來人往冷漠,或過分多情的不以為然忘卻。幕落,后面伶人的眼淚悄然滑落臉龐。
午夜寂寥的城市,伶人和上官小三水到渠成直抵內心深處,彼此交心地談起現實生活百態及內心的感受……夜空深沉,終究看不清裂痕!
似水年華。而現在,我正躺在歲月長河底任由流沙沖刷自己那薄涼靈魂與身心。閉上眼,過往思緒漸漸浮現眼前:情感是復雜的--悲傷和沉重,哀愁、認真而執著、寂靜歡喜、時而落寞,還有決絕。我把她們經歷,重疊、忘卻又憶起:白天的城市幽靜巷弄內,走到一家【漢家衣】漢服店門外--那位叫人見而忘俗的漢家女兒容顏又浮現眼前,我走進漢家衣,婉約由店里內款款而來,煮茶,談心……
寂寞城市中,伶人由回憶里回過神來,身旁安靜睡去的上官小三翻了個身,將臉朝著伶人,城池昏黃路燈映襯在她那風韻猶存的側臉,如夢似幻。
清晨的XJ玉龍喀什河,嫣然,若水、子衿和舊人在干枯河道內挖玉,幾天下來收獲甚微卻是樂此不彼。
午后的布達拉宮內,伶人跪于佛前梳理執念,尋求超脫。
尋玉之旅后,嫣然等人夜里抵達北京機場之后選擇住長城附近。
夜里布達拉宮外的庭院內,伶人整衣斂容立于窗臺旁,撫摸著手里的和田玉手鐲。抬頭,窗外一輪孤月游走于蒼穹,若隱若現。
住長城之下的嫣然等人次日上午便登上長城……看過城墻外山河大川和烽火臺后往回走。
午后的布達拉宮內,伶人坐在蒲團上,身前一本古卷攤開來,沉浸閱讀里的他仿佛穿越千年歲月忘卻時間的同時亦被時間遺忘。
夜里嫣然等人由故宮回到北京機場,去往西安。華燈初上的BJ,萬家燈火裝飾了這座皇城的繁華熱鬧……夜深人靜,于千年歲月里一抹紅燭淚影是憑闌人前塵舊夢的一地落紅。
早晨的西安城景區客棧外,嫣然等人出了門,外面已是行人熙攘。幾人行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麗山園,古城墻內是秦妝歌舞表演映入眼簾。
之后,嫣然等人穿越古老的城垣瓦當,前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隨后由銅車馬廳前往兵器鐘鼓方向,樂府編鐘展廳內,若水淚眼朦朧感懷皇朝沉浮與歲月厚重里……暮色由屋檐投下薄薄弄影,夜來臨。嫣然等人離開博物院。踏著暮色來到熱鬧的古街上,游走于花燈百結處滿心歡喜卻也知茶有涼時人有聚散,夜里幾人回客棧帶行李后便前往開封。
夜里布達拉宮內,伶人跪于佛像前,辭別。
上午開封城行人熙攘的古街道上,嫣然等人游走其間,寂靜、歡喜。于刺繡坊內與繡家談起了華夏傳統文化的興衰沉浮與厚重……入夜,城市燃起了燈火,照亮這座城池過客眉宇間的蜜意與憂恨。
次日上午,開封火車站內,嫣然等人坐上前往南京的火車。旅行的歡愉與疲憊使得幾人很快進入睡眠。嫣然在夢里:自己回到玉龍喀什河挖玉。蓮花處似是有一對鴛鴦在戲水,清可見底的河水處魚兒來回游走,遠處河水映山下,一葉孤舟上傳來若有似無的古琴韻。琴弦款款三兩聲,轉而如歌似泣是出關邊塞的《陽關三疊》,琴聲近了,徒然消逝。接著,自己是一襲紅裝站在長城之下,踏著腳下青石板,款款而上。
火車上的行人來了又去,南京城由暮色下漸漸靠近。
南京火車站內,身著漢服的伶人亦由西藏旅行歸來,最難風雨故人來,漢服同袍相見自是歡喜。大學畢業后三年多不見彼此臉上青春痕跡早已褪去,取而代之是接人待物的成熟與多了幾分薄涼。早已失去年少的意氣風發,卻都象一群大孩子似的叫嚷著一起去喝酒。
城郊一處古樸院落中,我們并肩而坐。茫茫人海,能和靈魂相似的人相遇何其有幸。都是不喜歡逢場作戲之人也就沒有太多分聚離合的回腸蕩氣感受;如同沒有過多無動于衷或百感交集的思量。卻是想要擁抱,那個心中日月。
席間,嫣然坐到一旁古箏后,手指輕輕落在琴弦上,一曲《月兒高》緩緩由佳人心間流出!
賭書潑茶香。
酒至半醉,有人突然站上桌子推杯換盞。不該有太多沉默,是對這個浮華世界的悲傷控訴與詰問。
結局:
入得塵世,終是生性薄涼。而擁抱,是為遇見心中的日月。
(劇本大綱及正文已創作完成!待發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