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對我說:“等到那時候,我就買一些肥牛做成火鍋請你吃。我知道你是隨意吃一點,所以我任由你吃多少。”我知道他會因說了這樣一席話而狡黠一笑,我的心也禁不住泛起了像湖面微波那樣的漣漪。那時候,我覺得肥牛很好吃,而我買不起,而弟弟卻有能力請我隨便吃。是的,我覺得弟弟很有能力!
但是,似乎自此之后的一、兩年,我都沒有如愿地吃上一次肥牛。我只是在心里想了一下:“弟弟又還欠我一頓肥牛火鍋呢!”那時候,又到了過年,餐桌上的火鍋有一些肉、一些蔬菜,但是沒有肥牛。我記得那些肥牛是卷起來的薄薄的一片片。我那時候剛剛認(rèn)識它不久。但是餐桌上沒有肥牛。我又想:“弟弟沒有義務(wù)請我吃上一頓肥牛的。倒是我自己該擁有經(jīng)濟(jì)能力,自己去買回來,而且數(shù)量是可以讓家人們隨便吃。”
到后來,我漸漸忘記了這樣一些一些事情。到后來,弟弟妹妹都有了能力請我吃火鍋自助餐。那些火鍋自助餐都供給肥牛,這其中,我吃得噴噴香。我覺得這些幸福是兄弟姐妹們有能力滿足我的生活方面的幸福。生活是無底的渴望的時候,一次次聚餐足以提取一抹抹掠影來呈現(xiàn)幸福的感覺。
現(xiàn)在,我只能一遍遍地糾正自己的三觀,并且警醒自己:無關(guān)緊要的東西只不過是自己的一遍遍瞎想。或許是我自己幻想過度,那些事情只是我腦海里面的一幕一幕幻象。
等到以后,當(dāng)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家庭,我該拿怎樣的經(jīng)濟(jì)能力來經(jīng)營生活呢?
肥牛是一種菜肴,過度的渴望是一種病癥。因為精神上思慮良多,而軀體沒有跟隨去出或者入。一個人胖了,腦瓜里想的東西就是浮華的。一個人瘦了,軀體體現(xiàn)的是完美的精神。這是我的軀體胖瘦觀——胖瘦皆為美。但又以我個人來看,我比較崇尚瘦瘦的軀體。瘦是一種節(jié)儉美,胖是一種大度美。節(jié)儉是值得弘揚的,大度可能需要很多的能量和積蓄來支撐。
以我所見,昂貴的東西塑造成上流社會的人,廉價的東西迫使某些人降下生活的層次。不管是解壓也好,生活所迫也罷,一些廉價的東西總會促使一些人去改變現(xiàn)狀。比如說,我有一個仿制的手鐲,但當(dāng)我看見一些人穿的是金、戴的是銀,我便希望“見賢思齊”——也擁有這樣的真金白銀的首飾。仿制品終究只是仿制品,它還令一些人的精神財富被割據(jù)掉一些。如果一個人被認(rèn)定只有一大堆假貨,那他鐵定是會落得身材臃腫、精神浮夸、生活低下。但人又是會醒來的,他即將推翻一切錯誤的定義,扭轉(zhuǎn)成正確的人生。那么,他的精神變成了財富,現(xiàn)實變成了幸福。
我覺得自己無法買得起肥牛等東西,但我覺得兄弟姐妹們請我吃肥牛等自助餐——那些生活是簡簡單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