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疑云籠皇城
夜幕低垂,銀月掛天。
白日圍獵場一事讓明昭帝甚是頭疼,這幾個兒子沒有一個能讓他省心的。
本來今晚他想與皇后再溫復一下感情,畢竟也是年少相知走過來的。
但近些年,皇后已逐漸控制不住自己,野心一步步暴露出來,如今更是猖獗到容忍自己的兒子在眾目睽睽之下胡鬧。
行刺者是誰一目了然,他該如何去懲治,才能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
明昭帝一邊手扶額心閉目揉搓著,一邊沉思。
靜妃進來時看到的便是這幅景象。
“皇上,臣妾做了碗安神粥,您嘗嘗。”
靜妃將粥放至明昭帝跟前,眼睛彎成了一雙月牙兒,甜膩膩的,跟安神粥的味道一樣。
明昭帝輕輕抬頭,目光從緊閉的眼簾后緩緩透出,望向靜妃。
那碗安神粥正散發著淡淡的熱氣,仿佛能驅散他心中的一絲煩憂。
他勉強擠出一絲微笑,接過勺子,舀起一小口粥,緩緩送入口中。
粥的溫度恰到好處,溫暖而舒緩,讓他緊繃的神經稍稍放松了些許。
“愛妃有心了,這粥確實能安神。”他輕聲說道。
而后,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是侍衛的低聲稟報。
“啟稟皇上,太湖水域傳來急報,今夜不知何故,湖面開始散發出陣陣不明臭味,且范圍正在迅速擴大,恐對宮中安寧有所影響。”
明昭帝眉頭緊鎖,剛放下的心再次懸起。
圍場之事未了,宮中又添新亂,這接連不斷的風波讓他頭痛不已。
“陛下,太湖之事可大可小,關乎皇城風水與百姓民生,不可不察。”
隨行的內閣大學士低聲進諫,語氣中帶著幾分憂慮。
明昭帝輕輕點頭,眼神中閃過一抹銳利:“傳令下去,即刻派遣工部與內務府官員前往太湖,查明原因,務必迅速解決此事,勿使謠言四起,動搖民心。”
“遵旨。”一旁的太監總管尖聲應答,隨即轉身吩咐下屬去辦理。
隨后明昭帝放下手中的勺子,目光銳利地掃視了一圈屋內,最終定格在靜妃那處。
“靜妃,你陪同朕處理此事吧。”他沉穩地說道,隨即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
皇后野心勃勃,兒子們又不爭氣,此時他更需保持冷靜,以應對可能隱藏的危機。
他需盡快回宮徹查此事。
禧華坐在銅鏡前,手中正把玩著一支精致的玉簪。
嬤嬤匆匆走進,將太湖異變的消息稟報給她。
“皇上帶著靜妃連夜回宮了?”禧華的聲音低沉,看不出情緒。
但手中的玉簪卻不自覺地加大了力道,玉質溫潤的表面被指尖留下了一道淺淺的痕跡。
“是的,娘娘。”嬤嬤低聲回答,眼神中帶著幾分憂慮,“皇上接到太湖異變的消息后,立刻決定回宮處理,還特別吩咐靜妃娘娘隨行。”
禧華聞言不禁皺緊了眉頭,心中暗自盤算。
太湖作為皇城的重要水域,其變化不僅關乎風水,一旦出事那是直接影響到皇城的穩定與百姓的生活。
但是太湖底下的秘密,只有她自己知曉,如果暴露,只會對自己不利。
阿嫚……你會保佑本宮的對吧。
“嬤嬤,你覺得皇上此舉有何深意?”禧華壓低聲線,撫摸著玉簪上淺淺的劃痕。
嬤嬤沉吟片刻,緩緩說道:“皇上此舉,一來是為了盡快查明太湖異變的原因,穩定民心;二來,或許也是想借此機會,考察靜妃的應變能力與智慧。畢竟,一個能夠輔助皇上處理政務的妃子,無疑會更加受到重視。”
禧華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冽,隨即又恢復了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她輕輕放下手中的玉簪,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
“嬤嬤說得在理,皇上此舉確實意味深長。”禧華緩緩說道,“但本宮豈會坐以待斃,讓靜妃有機可乘。太湖之事,本宮自有計較。”
“娘娘心中已有定計,奴婢便放心了。”
禧華微微頷首,隨即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那輪皎潔的銀月,思緒如羽。
“嬤嬤,你即刻去準備一下,本宮要回宮親自前往太湖查看。”
“奴婢遵命。”嬤嬤說道,隨即轉身離去。
禧華站在窗前,望著嬤嬤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
“靜妃,你以為有了皇上的青睞便能高枕無憂了嗎?”禧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本宮定要讓你明白,這后宮之中,誰才是真正的主宰。”
隨后,禧華轉身回到銅鏡前,重新梳妝打扮。她要以最完美的姿態,迎接這場即將到來的挑戰。
她會讓彥郎看到,只有她,才是真正的皇后,能夠與他并肩治理天下。
翌日,行宮各處便得知昨夜一事,既然皇上都已回宮,那些個貴族子弟也沒必要再在此處待下去,此次春蒐便匆忙結束。
晨曦初照,金色的陽光透過云層,灑在皇城的琉璃瓦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禧華身著華貴的宮裝,頭戴九鳳珠冠,端莊大氣,步伐穩健地走出寢宮,準備前往太湖。
“娘娘,馬車已備好。”嬤嬤上前稟報,語氣中帶著幾分恭敬。
禧華輕輕點頭。
馬車緩緩沿著青石鋪就的道路,向著太湖的方向前進。
一路上,禧華閉目養神,心中卻在默默盤算著如何應對太湖之事。
抵達太湖后,禧華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下了馬車。
她環視四周,只見湖面上漂浮著一層淡淡的霧氣,臭味隱約可聞,周圍百官面露憂色,議論紛紛。
“本宮聽聞太湖異變,特來查看。”禧華的聲音清晰而有力,瞬間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工部與內務府的官員們見狀,紛紛上前行禮,將調查進展一一稟報。
工部尚書:“皇后娘娘,太湖之異味,初步探查乃源自湖底某處暗流,似有人為痕跡,恐背后藏有陰謀。”
禧華聽后,眉頭緊鎖,難不成真讓人查出來了,湖底有冰棺,可保阿嫚肉身不腐,不應該的。
她沉思之時,明昭帝及靜妃姍姍來遲。
工部尚書又復述了一遍探查的情況。
明昭帝聞言,面色一沉:“陰謀?哼,朕倒要看看是誰膽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鬼。”
“傳朕旨意,加派禁軍封鎖太湖周邊,任何人等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接近。同時,著刑部與大理寺協同調查,務必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