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中央大街的俄式拱廊結滿冰棱,江予的靴底在面包石路面上打滑。手中牛皮紙袋滲出刺鼻的福爾馬林味,與馬迭爾賓館飄出的紅菜湯香氣古怪地糅合。他數到第七根廊柱時,戴貂皮帽的斯拉夫男人突然擋住去路,皮手套上的雪豹紋章泛著幽藍。
“江先生,涅瓦制藥的邀請函。“俄式中文夾著伏特加酒氣,男人遞來燙金信封,“您的細胞樣本,在圣彼得堡表現出驚人的適配性。“
信封內頁的照片讓他瞳孔驟縮——冷凍艙里的少年們脖頸芯片,正閃爍著他獨有的DNA序列編碼。背景的巴洛克式穹頂掛著雙頭鷹徽章,與松花江實驗室的監控畫面完美重疊。
太平國際機場的貴賓室里,林醫生摘下木棉花簪劃過安檢儀。X光屏幕上的簪子內部,顯露出微型注射器的構造。“這趟SU207航班會經過貝加爾湖。“她將登機牌按在江予胸口,“程野的義肢信號最后出現在伊爾庫茨克。“
三萬英尺高空,江予在機艙廁所拆開應急手冊。紫外線燈掃過封底時,程野的字跡在俄文間浮現:「舷窗結霜厚度達3毫米時,看北緯52°方向」。當飛機掠過勒拿河上空,他呵氣融化冰花,看見雪原上燃燒的SOS信號拼出化學元素符號Ag。
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的極光染綠防彈車窗,江予被押進地下十七層的無菌艙。穿白大褂的俄羅斯少女摘下護目鏡,左眼虹膜的電子紋路與程野的芯片頻率同步閃爍。“歡迎來到人類進化實驗室。“她的中文帶著圣彼得堡口音,“程先生為您預留了觀察員權限。“
江予在基因圖譜庫檢索到驚人數據——他的端粒酶活性是常人的47倍,衰老基因被未知序列替換。全息投影突然播放程野的留言視頻,背景是搖晃的破冰船艙室:“還記得防空洞那些哭臉水瓶嗎?每個編號代表一座實驗室,這里是終點站。“
暴風雪夜,江予在實驗體出逃的混亂中撬開通風井。零下六十度的寒風灌進骨髓,他跟著管道內程野留下的熒光箭頭爬行,在換氣扇葉片上發現凝結的血冰晶。出口竟通向東正教教堂地窖,誦經聲中,神父的銀十字架內嵌著生物芯片讀取器。
圣彼得堡冬宮橋下的涅瓦河暗流涌動,江予按程野的提示找到冰層下的潛艇艙。艙內導航屏標注著橫跨北冰洋的航線,生物儲藏柜里排列著十七管湛藍的血清樣本。當他插入自己的血液密鑰,冷凍艙緩緩升起——程野的軀體泡在液態氮中,殘缺的右臂接駁著再生組織的培養管。
“歡迎登上諾亞方舟。“艙內廣播突然響起程野的合成音,“接下來要去的格陵蘭島實驗室,藏著人類永生的最后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