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江云安以姜國特使的身份,私下面見梁國皇帝,當庭向君王提出要為江洪納娶美人的要求,其人選自然是被他侄兒心心念念的洛凌霜。
當皇帝獲知那位美人竟然是項逍銘的愛妾之時,面露難色,但他知道這是姜國的故意挑釁,以國之威力向梁國施壓,逼迫梁國用女人換糧食,這一點,年輕的皇帝十分不恥。
可是今年梁國大旱,糧食不充盈,一旦姜國交惡,對方會掐住糧食供給,恐怕梁國百姓將會陷入水深火熱的地獄當中,面對如此急情,大梁皇帝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之中。
江云安見皇帝猶豫,于是皮笑肉不笑的趁機打劫道:“陛下,我姜國一向敬重梁國,此次若能促成美事,也不失為一段佳話,事成之日,姜國愿以低價賣給梁國糧草,助梁國度過旱災,若不然,梁國便再也見不到從姜國運來的一粒糧食。”
如此刁難,實乃國之屈辱,皇帝心中明白,逼迫重臣交出美妾,換取鄰國糧草,此事一旦傳揚出去,必定會招來他國笑話,焉能輕易答應。于是皇帝強壓著怒火,冠冕堂皇的說道:“特使大人,茲事體大,容孤再考慮考慮,三日之后,孤給你答復。”
意料之中的回旋,江云安微微躬身,臉上帶著志在必得的笑意:“那在下便靜候陛下佳音。”
會晤之后,皇帝立刻趕往壽安宮,與太后在暗房里商議對策,太后雖然不便過問朝政,但她畢竟是項逍銘的姑母,皇帝希望能從她那里得到一些建議。
聽完皇帝的述說,太后微皺著眉頭問道:“皇兒怎么想?”
“孤覺得姜國此舉,顯然是在蓄意挑釁,意在試探我梁國底線,若是答應他們此等無理要求,無疑是自降吾梁國國格,故而孤想要拒絕。”別看皇帝年輕,骨子里卻透著一股義正言辭的節氣。
太后雖然點了點頭,但目光深邃地看著皇帝:“皇兒能有這般想法,倒是讓哀家欣慰。只是拒絕容易,可大旱當前,糧草匱乏,往后姜國若真不再往梁國運糧,那么吾國百姓必將要承受這場災難,皇兒身為一國之君,千萬得三思而后行呀。”
太后語重心長的話語,讓皇帝陷入了沉默,身為君王,他并不是沒有考慮過拒絕的后果。可是對方提出的條件,實在欺人太甚,一旦輕易答應,梁國的尊嚴與威望將蕩然無存。
緘默良久,皇帝堅定回道:“太后,孤明白國之難處,可是若要一味的妥協退讓,只會讓姜國得寸進尺。今日他們是想要女人換取糧草,那么以后呢,會不會來要土地,要城池,長此以往下去,梁國恐怕永無寧日。”
“哀家又何嘗不知道姜國的險惡用心,”太后搖頭嘆息,目光中落滿了憂慮:“只是國之根本在于百姓,若因一時意氣,讓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也非明君所為啊。”
見皇帝還要張嘴,太后搶先打斷道:“這樣吧,哀家先派一名內侍官去南陽王府,問一下項愛卿的意思,若是他不反對,愿意以大局為重,獻出美人,那么皇帝就不如做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吧,此事就這么決定了,聽哀家的,準沒錯。”
見太后如此提議,皇帝雖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只得無奈點頭:“既然太后已經決定了,那么就先去問問項愛卿的意思,若是他不答應,孤也絕不會為難他。”最后一句話,算是皇帝對項逍銘的一種保護。
可是太后卻不這么想,因為她覺得用一個女人便可達成兩國之間的友誼,為梁國換取到生存下去的糧草,這絕對是一樁非常合適的買賣,值得她安排一個巧舌如簧的內侍官去南陽王府,好生勸一勸脾氣硬朗的項逍銘。
當內侍官在太后的授意之下,帶上大量的宮中賞賜出現在南陽王府的大廳上,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華貴禮品,項逍銘的眼睛里咄入了五味雜陳的穢跡。
不待內侍官開口,南陽王便冷冷說道:“公公此次前來,所為何事?直說便是,這般陣仗,倒是讓本王有些不自在。”
內侍官臉上堆著諂媚的笑容,恭敬回道:“王爺,太后深知王爺對梁國忠心耿耿,此次特命老奴前來,一則是慰問王爺,二則是有話想跟王爺說說。”
“哦,有話要說,那太后為何不傳本王進宮,非要讓公公親自跑一趟。”項逍銘仿佛猜到了對方的意圖,故意不點破,繞著彎子,陪著這位宮里的內侍打太極。
內侍官干笑兩聲:“王爺,你也知道,太后最近身體欠安,一直養病,已經多日不見外臣了,再者,太后也是心疼王爺,知道王爺事務繁忙,不想讓王爺來回奔波。”
如此糊弄,項逍銘忍不住性情,冷哼一聲道:“怕是太后覺得此事不好當面開口,才委派的公公前來當說客吧。”
“這……,哎呀,瞧王爺說的這話,奴才哪有當說客的本事,確實是太后記掛著本家王爺,這不,讓老奴帶上外族進貢的物件,過來找王爺,說幾句貼己的話。”
內侍官陰陽怪氣的套近乎,讓項逍銘倍感不舒服,轉瞬男尊冷眼一翻,直接問道:“公公有話就直說吧,早點說完,也好早點回宮復命。”
南陽王果然是出了名的不好惹,內侍官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又堆滿了笑意:“王爺果然是快人快語,那老奴就直說了,如今姜國特使為江洪求娶王爺府上的洛姨娘,太后覺得,若能促成此事,梁國便可與姜國交好,換來急需的糧草,解當下大旱之困,這是一件于國于民大好事,王爺深明大義,想必也能明白太后的一番苦心。”
果然是此事,項逍銘隱怒反笑道:“好一件大好事呀!用我的美妾去換糧草,如此屈辱之事,竟被公公說得這般冠冕堂皇,姜國此舉分明是在蓄意羞辱梁國,難道太后看不出來么?”
內侍官連連擺手,賠笑道:“王爺息怒,王爺千萬不敢生氣,太后自然也是知曉姜國此舉不妥,可如今梁國局勢艱難,實在是沒有更好的法子去應對眼下的難關呀。王爺想想,若因拒絕姜國而引發禍事,那受苦的還是梁國的百姓,太后也是為了天下蒼生著想,還望王爺以大局為重。”
“呸—”項逍銘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對著那名內侍官惡狠狠地唾棄道:“本王在南陽郡鎮守邊關的時候,面對成千上萬的匈奴蠻兵,老子眉頭都沒皺過,你回去告訴太后,我項逍銘自然知道什么叫以大局為重,那姓江的小子若是不服,可以與我一戰,但是這等喪權辱國的糗事,本王絕不能答應!我南陽王府再無能,也不會拿一個女人去換尊嚴。”
內侍官被項逍銘的氣勢嚇得全身直哆嗦,心中真怕這個不識抬舉的鐵面王一刀砍了自己,可是太后的命令不得不從,膽戰心驚的內侍官唯有壯著膽子繼續勸說道:“王爺,你再好好想想,這事兒關系重大,太后還等著老奴回去復命呢,王爺若是能答應,那可真是梁國百姓的福氣啊。”
“滾—”一雙戾目,冰冷如霜的盯著內侍官,項逍銘毫不客氣地怒罵道:“帶上這些東西,給老子滾,此事沒得商量,你回去告訴太后,就說我項逍銘寧死也不會讓妻妾去遭受這等侮辱,若是姜國因此開戰,我項逍銘愿率麾下將士,拼死沙場,定會捍衛梁國尊嚴!”
見對方態度堅決,內侍官知道再勸也無用,只得無奈拱手道:“既然王爺主意已定,老奴這就回宮復命,只是皇命難違,王爺,你還是再考慮考慮,莫要在得罪姜國的同時,也把太后給得罪了啊。”
“滾—!”雷霆盛氣的項逍銘瞪著對方的眼睛,怒吼萬里,煞氣全開。
這一聲河東獅吼,頓時嚇得內侍官屁滾尿流的往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