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寶堂講三年初,新皇徹政,官學教于各地,查犀怡乃自隱去。桃寶革政二年春,犀怡與映怡歡。見他們于野中牽逐嬉戲,又依偎以晚歌,而爾亦著。
映怡有云:“書中有道,鳳暄之糕,由天下百果制,其味想來妙甚!”犀怡故笑道:“若盡世間百果,談何容易!想來不過書家心意,倒也容人稱敬。”映怡嬌哼道:“就有!就有!”犀怡忽正其言道:“我欲去外面置辦些聘禮,也好徳不辜負了你的心意。所以要暫離幾日,你安心在家中等我,我定速而歸之。”映怡應道:“好!”實百果之心,正犀怡所寫,鳳暄糕亦此行之由也。
犀怡來至白鶴城,賈金玉各單,胭脂一對,布料上匹,急愿歸見。途間逢賣糕點者,乃問道:“掌家禮!可有百種水果合制的糕點?”掌家笑道:“那自然有!白鶴城到處都是,但都沒有我這的好。您就放心吧!”掌家指手復道:“這個就是!此由天南海北各種水果納做,名曰百味糕。”犀怡喜道:“當真妙哉!竟如斯之人愿。”為行圓滿,雖散盡平生積蓄,亦也福然。
奈何塵世多故,有刁橫之女,鐘逢于犀怡,故搶其置辦曰:“我欲使汝為夫,你可愿意?”犀怡不睬,是女命人阻,乃綁于桎梏中。
一日拒食,二日則悶愁,想到:“吾來出有期,恐映怡憂了心。”蓋靈犀之人,果如此境,于村口盼佇者,映怡是也。
三日而后,身心俱疲,乃受釋于榻,孤思道:“之死毅歸,夫焉有負。”乃趁更深時,守人懈怠,遁逃之。
不料為刁女見,乃怒道:“我不美嘛!你為什么要跑?”犀怡嘆道:“形膚之美,妖禍難寧,非為之美也。幽善而發,清約自然,靈犀正美也。況人者,一心而生,吾心已有所歸。”犀怡遠,女令人武。
犀怡背中淺刃,慌亂之下,跌崖而迷。本幾日未食,加之流血過多,已無支身之力。但約期早過,五內俱焚,燃余而起。
怡與怡再見之時,相皆昏暈,幸為眾鄉親救。映怡醒來,望著入睡的犀怡,告門外眾鄉親:“我想一個人陪陪他。”門閉,時眾鄉親伏膝相侍。
映怡撫胸不言,是無盡言也。她取出犀怡懷中物,見百味二字,笑道:“你便是人間百味了,不必再求什么了。”遂將霉腐之糕食下,攜眾鄉親葬。
諸事皆安,腐糕之疾亦發,于未昏暈之跡,更試紅妝,覆蓋而臥。
她一笑而眠,淚落而音:“君生自為黃泉之土,唯擎一月之花。花落隨塵去,塵去土亦消。若山枯河盡,便立云為墓,立雨為碑,再續情歸。”是君書記,亦更卿思。
昔時刁女悔發此害,將犀怡所賈之聘物,如原奉還,置于二怡墓前,并跪禮相道:“愿你們長情不朽。”后自訴入囹。
千隕凝眸終。
吾曰:“至心至云,何必綿延無盡。世于君來皆浮生,唯念汝心者,命髓之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