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從火車站返回的候車室里,林夏覺得滿身疲憊,這種疲憊還有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的茫然。這樣求職過程中的辛苦折騰,雖然比不上這么多年在職場上的身不由己,但還是讓林夏非常泄氣的感覺。第二天一大早,林夏收到一個微信,是那家老板發來的,上面寫著“丹麥開始下雪了,我開始想你了。”林夏搖搖頭,直接刪除了信息,拉黑了他的微信。
還有一次面試也是讓林夏印象深刻。那家公司距離不遠,離家21公里。林夏循著導航一路開過去,最后兩公里經過一大片的農田,心里很是納悶:“難道這家公司在農田附近?”還沒來得及仔細想,就看到一座高聳的拱橋。拱橋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上面刻的字已經斑駁模糊,橋的側面還有用于加固的鋼筋裸露出來。拱橋的坡度比較高,從橋的一端是看不到另一端的。搜了下導航,沒有其他的路可走。林夏硬著頭皮往上開。上橋時看到一只小黃狗竄出來,林夏急得搖下車窗,不停的鳴喇叭,生怕在視線的盲區無意中傷到狗狗。小黃狗嗚嗚幾聲,被主人喚走,林夏舒了一口氣。上橋時,因為坡度太陡,她不敢開快。快開到拱橋的最高處時,她聽到一陣陣的喪樂,聲音越來越近,已經能看到對面影影綽綽的人群陸陸續續的往橋上走。林夏一驚,趕緊瞄了一眼后視鏡,后視鏡里,裝滿秸稈的三輪車、帶著一個小男孩的電動車還有一個突突響的拖拉機,一個挨著一個的跟著林夏的車,看他們不急不慌的表情,對這樣的交通路況已經是習以為常。林夏急得手心冒著汗,進退為難,她只得一動不動的待在原地,生怕車輛失靈滑下去。悲傷的哀樂在耳邊響起,背后陣陣發涼,感覺有什么東西在悄悄靠近,不敢回頭,腦子里閃過各種恐怖的念頭,喉嚨也感覺像是被一個鋼絲繩索緊緊的束縛住,幾乎不敢呼吸。右腳死死的踩住剎車,兩手恨不得壓在方向盤上,眼睛目不轉睛的盯著方向盤。喪葬隊伍經過她的車時,她看到一張張的黃紙在空中飛舞,如同逝者的凋零。喪樂越來越遠,可林夏絲毫不敢動,她怕汽車發動萬一打滑,會撞到后面跟著的那些車。后面的車換著車道上坡,開拖拉機的那位性子著急,對著林夏鳴喇叭,嘴里罵罵咧咧的說著臟話,大吼道:“他媽的你不上坡,待在這車子又不開干嘛?”經過旁邊時,看到林夏是女性,閉嘴不說話,直接開走了。林夏不敢哭,也不敢回話,她等后面所有的車都走了,一邊狂按喇叭,一邊鼓著勇氣上坡,下坡時,后背的襯衫濕透了。
這么一折騰,錯過了面試時間。等開到那家公司門口時,已經是午餐時間。她規規矩矩的下車,想在公司門衛處進行常規的登記。一位70歲上下的老奶奶坐在門衛室,放下手里正在剝著的花生,滿是疑惑的反復問:“登記是什么?我不會寫字也不認得字啊!”
林夏聽了很是郁悶。“那,那我能直接進去嗎?”林夏問。
“你等等吧,兩點下午上班了再進。”老奶奶坐下來,繼續慢悠悠的剝著花生。
林夏看了看手表,現在才11:05。車進不了廠區,林夏無奈的將車停在公司門口旁邊滿是小石子的角落里。她著急上廁所,附近導航來導航去,也沒有找到一個。看到一排有店鋪的地方,問了幾家都說沒有廁所。好不容易問到一家小超市的二樓有衛生間。帶她上去的是一位男士,大概是常年抽煙的緣故,拿煙的手指焦黃,光著頭,樸實的臉上刻著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林夏覺得不安心。
“可以我一個人上去嗎?”林夏弱弱的問。
“你找不到的!”男士回答。
“那可以開燈嗎?”林夏問。
“樓上燈壞了,你用手機的手電筒吧!”男士說。
“樓上就是衛生間嗎?”林夏有些膽怯。
“除了衛生間,就是各種貨品,黑乎乎的,你不熟悉找不到,不過你放心,我不是壞人,我是看你比較急才帶你上來。”男士接著說道。
“好!”林夏真的是著急了,也顧不上那么多,就跟著上了樓。
下樓時,林夏感激的對男士說謝謝,并且想在他店里買些什么。男士連連擺手:“不用不用”,然后也不搭理林夏,自顧自的做他的生意。
再黑的天空,也會有一束光會照向你。林夏的心里默默的感謝著那位好心人,再次發動汽車到那家公司門口等。
等到兩點,老奶奶還是不讓林夏進去,她說面試林夏的老板沒到。林夏只得客氣的說:“不著急,不著急,我等。”員工挨個進入廠區,每位進去的員工都張望著,審視著林夏。林夏淡定的看著,回應著微笑。終于,老板的車出現了。
面試時,老板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今天約定的面試時間是上午十點半,你遲到了。你覺得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時間都管理不好,老板能放心的將工作交給她嗎?”
林夏說:“很抱歉,今天遇到了一點異常的交通狀況,不方便打電話給你們,等方便電話時已經遲到了。”
“你覺得遲到解釋原因有意義嗎,我是結果導向的,我需要的是結果!”老板的話里透著不滿。
“我想這里不適合我。”林夏憋了一肚子的氣,回懟道。
回去的路上,林夏平靜的復盤了這次面試。人到中年,我們需要去委曲求全的接受一個自己不認同其價值觀的工作機會嗎?跟婚姻一樣,職業生涯也有蜜月期,三年之癢,穩定期,倦怠期,不入職永遠不知道這家公司實際是怎樣的,工作也永遠有你預料不到又接受不了的狀況。還有,已經奮斗到幾乎是職業的天花板,繼續做,更多的是重復著日復一日的類似事務,自己接下來的職業發展是這樣穩妥保守的做下去,還是去闖一闖,嘗試新的方向或賽道?人到中年,你能不能接受回到原點,從頭開始學習新的技能,從零開始去突破,去拼搏出一個更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