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完成支線任務
【收到來自崔玉林的驚艷值+139】
系統的提示音響起,江棠雪忍不住彎了彎唇。
沒等她高興完,緊接著又是一個提示音。
【恭喜用戶完成支線任務(知恩圖報),獲得獎勵一把菜刀】
【該菜刀由精鐵打造,切削剁砍均可,好的廚師一定離不開一把好精品菜刀,菜刀在手,萬事不愁。請帶著這把菜刀開啟你的美食之旅吧。】
作為一名廚師,江棠雪太清楚一把好菜刀的好處了。
江家之前的那把菜刀已經鈍了,今天切肉前,她還花了半個小時磨刀,盡管如此,用起來還是有些不順手。
不過眼下不是試用菜刀的時間,江棠雪從系統上收神:“崔同志,按照你剛剛說的,我現在做飯出去售賣,不會再被打上投機倒把的罪名了?”
“不會了,現在京市都有很多人自己開飯館了,比國營飯店還受歡迎,你放心,肯定沒問題。”
江棠雪說起了自己的想法:“我爸去世后,廠里答應給我家安排一個工作,不過是食堂的洗菜工。洗菜工累不說,工資也低,我不太愿意做。”
崔玉林有些意外:“你這么好的手藝,食堂不讓你做大廚?”
他從小跟著父母在外,也算是見過世面的。
吃過很多人做的飯,但能和江棠雪的手藝做比較的人,只有一個自稱做過御廚的老師傅。仔細比起來,那老師傅也差一點功夫。
江棠雪無奈搖頭:“領導說了,我年紀小,也不符合大廚的條件,只能從洗菜工做起,想做大廚,至少得等兩年。”
崔玉林直嘆這領導有眼無珠:“出去自己干,比不上食堂的工作穩定,但以你的手藝,肯定能做起來。你弟弟妹妹都得靠著你生活,出去干會是更好的選擇。”
受到崔玉林的鼓舞,江棠雪徹底下定了決心:“那行,我這就去和領導說,我不干了。”
崔玉林道:“不急著回絕,現在工作機會緊俏。這份工作你不做,可以賣給別人。而且自己干飯館也是需要啟動資金,你賣了工作,剛好能有錢投入。”
江棠雪還是第一次聽說買賣工作的事情,連連點頭:“真是多虧了有你提醒,不然我就走錯路了。”
江棠溪緊接著說道:“大姐,我同學跟我說了,我們要想自己干,得先摸清楚情況,比如要賣給誰,要掙多少錢,后面掙不到錢再后悔就晚了。你要不要等摸清楚情況再去和領導提,免得兩頭都抓不到。”
崔玉林聽到這兒,認真建議:“榮城內有三個大廠,員工好幾萬,城里一半的人是靠著這個廠子生存,他們吃喝都在廠區里,很少會下館子。不在廠里工作的人,家里經濟條件跟不上,也不會選擇下館子吃飯。”
聽到這兒,江棠雪有些失望,整個榮城居民分兩種,一種是在廠里上班的,另外一種是不在廠里上班的。
這么算下來,她這飯館開起來,都等不到人來吃飯。
聽到她的嘆氣聲,崔玉林說道:“不過今年榮城新規劃,在城南劃了一塊地,打造新榮城,到時候會招收很多建筑工人。”
“建筑工地人多,你可以做他們的生意,只要你價格合適,他們會很樂意合作的。”
江棠雪眼前一亮:“崔同志,方便透露一下哪塊地嗎?我這兩天就找時間去那邊看看,和建筑工地的負責人談談。”
建筑工人飯量大,吃的多,她自然就掙的多。
崔玉林輕笑一聲:“不用著急,那塊地剛招標結束,還沒有到開工的時候,你去了也看不到人。后天吧,我幫你引薦一個負責人,你做一桌子菜,讓他嘗嘗你的手藝。”
貴人啊!
江棠雪看向崔玉林的眼神,炙熱激動。
“崔同志,你對我的幫助真的太大了。等我飯館開起來,算你有投資,每年的利潤分百分之二十給你。”
崔玉林趕忙拒絕:“我是公職人員,不能接受這些。你要是真的感謝,就給我做點醬菜吧,等過兩天我回單位的時候,能帶回去。”
“好,沒問題。以后你來榮城,一日三餐我也都包了,等飯館開起來,你隨時都可以來吃飯。”
“那就提前恭賀你財源廣進,開門大吉。”
客套話說完,崔玉林開始了吃飯。
江棠雪低頭時,聽到了系統不斷響起的聲音。
【發布一條主線任務(開業大吉),為了解決生活壓力,用戶需要開一間屬于自己的小飯館。】
【任務完成獎勵:未知】
【發布一條支線任務(牽橋搭線),為了飯館的順利開業,崔玉林同志幫忙介紹人脈,請用美食說服負責人,成功拿到建筑工地的供餐機會。】
【任務完成獎勵:一塊極具吸引力的牌匾。】
【發布一條支線任務(恩情兌現),崔玉林同志將于十日后離開榮城,返回工作單位。為了感謝這段時間對崔玉林同志的幫助,需要做一些易于攜帶儲存的食物,方便崔玉林同志帶回單位。】
【任務完成獎勵:一套廚具。】
這些獎勵都是開飯館需要用到的,江棠雪忍不住激動起來。
隨后,又跳出了一個提示。
【當前仍有一條發布已久的支線任務(有求于人)尚未完成,提醒用戶盡快完成任務。】
她突然想起來,上次江堂松拜托她問的事情。
“崔同志,上次你按倒了朱大軍,我大弟看到后很是激動,想跟你學兩招,不知道你還有沒有時間?”
崔玉林微微一愣:“這是日練之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成的,我這次回來是休探親假,沒有太多的時間,不太方便教學。”
江棠雪理解他的難處。
“好,這事我會和我大弟說清楚的。”
一旁的江堂柏聽到這話,也松了一口氣。
他可不想受那種苦,按照大哥的意思,如果真找了師傅,絕對不會放過他。
現在沒有師傅,對他來說是絕好的消息。
沒等他高興完,崔玉林又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