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不舒服,很早就睡了,所以十二點之后未更,這章算是補上的,抱歉了!)
第三十六章擅守城者知攻城勝敗幾何
一場混戰,吳軍損失慘重,尤其是騎軍,其建制基本上都打殘了。此時的吳軍,無疑已經失去和楚國正面交鋒的必要,勉強為之,得不償失!于是退回臨近的禹城修正,待伍子胥所率中軍的到來!
然而這樣的情況,楚軍是不愿意看到的。待伍子胥中軍達到之時,那無疑說明其攻下的數十城已盡握其手了!
休整數日,許犯急不可待的率軍兵臨城下,威壓夫概,以迫伍子胥的!
盲谷數百里之外,中軍大帳項燕看過戰報,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眼睛之中,更是毫不掩飾的欣慰!
那場混戰,雖然前軍損失慘重,但比之吳軍,無疑好上不少,而且自己的孫子那是大大的露了一次臉!一把大火,燒了吳軍的埋伏之計,也斷了夫概阻軍的意圖,更在戰場之上斬殺真境修為的裨將,源境頂峰修為的校尉!更領著二十人將兩萬吳軍追殺成了潰軍!
將千倍之敵追殺成了潰軍!足可名動天下!而這也將成為吳軍史上最為恥辱之事,不可磨滅的恥辱!吳國在九州之上,其威信也將因此大跌!其影響,比之將吳軍全軍覆沒還要大!
自己的這個孫子,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一交戰,就立下這不世之功。參軍不過數月,就從一什長升遷到了曲長,掌五千大軍!
項燕將戰報遞給沈文,隨即問道:“沈將軍,沈生是你幼子吧?不錯!”
沈文乃沈氏族長葉公沈儲梁長子,此人乃是護國軍統帥!此次,出征新軍十萬,護國軍十萬,守城軍五萬,路過城鎮抽取五萬軍,共三十萬兵力。新軍統軍將領乃許犯,守軍軍統帥乃項梁,而護國軍統帥就是沈文!
楚都附近本三十萬軍,十萬在項氏手中,十萬在王室手中,而剩下十萬在沈氏手中。沈氏乃楚國公族,為王室遠親。
沈文接過戰報,疑惑的看了一眼項燕,他剛才自然看到項燕流露出來的喜悅之情,難道沈生那小子在新軍之中立功了!恩,以他本事,立功到是正常。只是不知立什么樣的功勞。
“這,這……”
饒是沈文做了心里準備,看了戰報一時間也說不出話來。他沒有想到自己家的那小子居然做出如此驚世核俗之事,且直接越級升為了千夫長!
“上將軍,前軍許犯打大勝戰了?”項梁隨即問道,語氣有些急切。他看項燕看了戰報,露出喜悅的欣慰,而那沈文看了卻是一臉的震驚,心中難免有些好奇了。
軍中以軍職相稱,項梁乃一軍統帥,軍中老人,自然不會稱項燕父親了!
“呵呵!一場混戰,兩敗俱傷,死傷三四萬!算是傷筋動骨了!而此時,夫概龜縮禹城不出,以許犯六七萬的兵力怕是很難有進展了!”項燕笑著說道。
“那……”項梁疑惑了。兩敗俱傷?你們兩個還這個表情,看看那沈生一軍統帥,處變不驚,遇事面不改色,此時震驚之中,驚喜的表情展露無疑。
項梁疑惑,正要詢問,卻是那沈文將戰報遞給了他,隨即不語,連忙翻看。
“這,這小子!怎么做到的?”項梁感嘆的說道。
“哼!”項燕一聽,冷哼一聲,冷聲說道,“怎么做到的?難看你分析不出來嗎!你掌守城軍十萬兵,兵家之道已到真境,難道還要我告訴你!”
項梁的感嘆之聲,惹來了項燕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
項梁被罵得低頭不語,隨即從震驚之中清醒了過來,心中一片清明。
機緣巧合,不可復制!不過,項梁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那侄子,其戰場臨機應變之能之強,把握時機之準,簡直不可思議。
膽識,謀略!缺一不可!
若無膽識,不可能敢二十人大火燒山!因為那一把火一燒,若是山上無人還好,可若是有人,因此暴漏,憤怒之際,追殺其二十人,可為是輕而易舉之事。
而若無臨機應變的謀略,吳軍兩萬軍暴露之后,怕不是趁其混亂擊殺其統帥,而是撒腿就跑!畢竟,二十人對上兩萬人,哪怕其混亂,陷入其中也是必死之局!但其逃跑,怕是也逃不了!
擒賊擒王!以強悍的實力,擊殺其統帥,威嚇其全軍,亂起軍心!但無論如何,不得不說自己的那侄子,運氣好到了極致,稍有一點不順,必然身死!
靜思之后,項梁得出結論,這一戰能有此結果:運氣大于一切!
項燕看了一眼項梁,點了點頭,顯然知道項梁也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有必要給自己那孫子提醒一下。
“恭喜上將軍有此良孫!”沈文隨即說道。
“呵呵!你不也有一個好兒子么!”項燕一笑,說道。
“不敢和氣想必!想必貴孫年級不大吧!我那兒子已經三十好幾了!”沈文隨即說道。此時的他,已經兩百多歲,一百好幾才有沈生,卻不想起幼子天資卓越,修行天賦世所罕見,拜入陰陽家一脈,短短時日,已經到了源境后期。
不過,卻是不如項燕的那孫子,斬殺真境修為的向偉,雖然尤其取巧。陰陽家一脈不擅近戰,且還在偷襲之下。將心比心,自己的那兒子去,怕是無法做到。
“十六!恩,好像近日要滿十七了!”項燕笑呵呵的說道,看著滿是驚訝的沈文,充滿的自豪!
誰還敢說我項氏一族年輕子弟之中無人!
“來人,傳令拔營出發,極速向前軍靠攏!定要在伍子胥趕來之前,奪回禹城!”項燕沖帳外說道。
項寧確實十七歲了!
每次生日,除了母親給自己做頓好吃的之外,沒有受到過任何禮物。而自己十七歲的生日,卻受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生日禮物!
升官!直接躍了三級!做了曲長,掌五千軍!
項寧之功,雖然大,也可以說是那場混戰之中最大!但也不一定就能升到這個地步。只是恰逢其會吧了!因為,那場混戰之中,死了一個校尉。曲長更是死兩人,重傷一人!而且此時,又是戰時而已。
李遇也升了,也升為了曲長,直接躍過了千夫長那一級!混戰之中,他功勞不小,且他手下出了二十個狠人,活下了三個猛人。
項寧雖然升為曲長,本該掌五千軍,不過混戰死傷過多,沒有充足的兵員補充,手下五個千夫長,皆不滿園。其中沈生劃歸項寧手下,只有五六百人。而其余四個千夫長手下,最多也不過八百來人!
項寧和另外一個叫古仕水的曲長劃歸裨將羅歡手下一叫王建的校尉屬下。
許犯兵臨禹城城下,羅歡一部一萬六千余人為右翼。
許犯六萬余人,于禹城城外擺下陣勢,數次挑戰,吳軍卻簡堅城不出,一副死守的模樣,讓許犯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
許犯乃墨家修者,且還是禽滑弟子。禽滑那墨家圣人墨子親傳弟子之中最擅守城之人。而許犯更深得其中真傳,守城之道精通無比!
許犯擅守城,自然看出那吳軍防護之精妙,而且禹城乃楚國東面大城,其防護禁制異常堅韌,若要強攻,徒增傷亡,也無濟于事!
擅守城者,自然知曉攻城勝敗幾何!也就擅攻城!不然,許犯十萬兵將乃新軍,也不會被項燕派為前軍先鋒!
許犯不愿強攻,扎營城外,數次使計誘敵,卻無功而返,一時間楚軍不得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