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兵家料敵先機之術
當項燕收到許犯戰報之時,其所率中軍已經離盲谷不過數里。
看完戰報,項燕眉頭皺了皺,隨手將戰報遞給沈文,而沈文看完,才遞給了項梁。這到不是沈文在軍中的地位高過項梁。
“有什么感想?”項燕見兩人看完之后,也皺著眉頭,神情有些嚴肅,顯然從戰報之中看很出了端倪!
“新軍招募,為吳國奸細所趁,借機混入新軍,埋下隱患。以末將看,那許犯將軍之謀,便無不妥之處,只是沒有想到軍中有楚國奸細,而且還巧派潛入禹城偷襲城門!結果被伍橫將計就計。”沈文想了想說道。言語之中,有為許犯開脫的意思。
項燕看向項梁,眼神之中透露出的意思不言而喻。而項梁想了想,隨即說道:“沈將軍之言,項某不敢茍同!許將軍為減少傷亡,以偷襲奪城,本沒有什么不妥,但作為主帥派遣混入城中兵將之中混有楚國奸細,有不查之罪!而因此導致兩萬余將士命喪禹城!且偷襲之謀之中,漏洞顯而易見!”
“恩?許犯將軍之謀,有何漏洞!若非混入楚國奸細,禹城以破。若非李遇被刺殺于西城門,勝敗還未可知。不知,有何漏洞!”沈文皺了皺眉頭,隨即說道。他對項家父子,欲治許犯之罪的原因,到也猜到了幾分。
“東門!”項梁說道,“許犯將軍布兵之中,東城門根本就沒有布置一兵一卒。這就是天大的漏洞!而項寧率兵去東城門,雖然有自作主張之嫌,但無疑是填撲了這個漏洞!沈將軍試想一下。若偷襲成功,無疑打了吳軍一個措手不及。我軍兵力占優勢,又是偷襲的情況之下,全殲吳軍前軍于禹城便非不可能!西城門告破,楚軍撤退,無疑回由東門而退,為何不奪取東門,由東西兩門,向南北兩門殺去,奪取南北兩門,將吳軍困殺在禹城之內!”
“而若偷襲吳軍不成功,顯然吳軍早有準備,吳軍兵少,要埋伏定然調東城門之兵,使東城門兵力空虛,奪下東城門,即可援救我軍!無論成與不成,東城門必應派兵!”
聽到這里,沈文還不知道項梁話語之中的意思,也就不用混了。不過,他到樂得其成,畢竟自己幼子在這一戰之中,守住了東城門,救出了數萬楚軍功勞極大。
“那上將軍的意思是?”沈文隨即問道。
“寫個詳細戰報,報于大王。他許犯兩戰損兵五六萬,未奪下一城一地,可戰之兵剩下不過四萬來人。此事若隱秘不報,你我也將手牽連!”項燕淡淡的說道。
沈生看了項燕一眼,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他此時終于明白,當初為何項燕要以許犯新軍為前軍。
許犯乃楚王之制衡世家大族的一枚棋子,哪怕打了敗仗,也動搖不了他獨統一軍的位置。只要新軍還未死絕,定然是死了多少人,就會給他補充多少人!而那補充的軍隊從何而來?這就不言而喻了。
世家大族,怕是要趁機派心腹入內了。而此獲益最大的無疑就是項氏一族,畢竟那項寧所立之功,乃全軍之最!
沈文對項燕的心計城府不得不佩服!許犯新軍雖然損失過半,但那吳軍前軍又能好到哪里去!兩敗俱傷而已。不過,這無疑就是項燕想要的結局。
雖然沈生乃沈文幼子,立功之大,僅次于項寧。但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發現,那項燕從統兵出征開始,就已經在為項氏一族謀取利益了。不過,他又有些疑惑,他想不明白嗎項燕難道就對那項寧有那么大的信心,就那么肯定其一定會立功?
兩國交兵,不為國思謀。卻為私,設謀!沈氏一族雖非楚國王族,但畢竟是其遠親,而且沈文習儒家之道,修浩然正氣,心里自然有了些芥蒂,但卻也無可奈何!
“前面數里,是否就是盲谷了?”項燕看了看沈生,隨即說道。項氏一族和沈氏一族較好,尤其項燕和沈氏一族族長葉公也交好。兩族之間,有許多利益交織!此時,以項燕的眼光,自然看出了沈文心里的芥蒂,難免有些失望。
沈氏一族雖然乃楚國王室遠親,但早已自成一族了。這沈文乃是葉公長子,沈氏一族繼承人。此次領兵出征,自然是抗擊吳國,但何嘗不是為自己一族子弟撈去功勞,為自己族中博得利益。
不然,為何那么多世家大族將優秀自己加入新軍之中。就是因為新軍乃抗吳主力。向立軍功而升職,為族中獲利。
“是!盲谷百里之外,就是禹城!我軍明日即可兵臨禹城城下!”沈文點了點頭,答道。
“項梁,讓你旗下裨將梁武悄然領其旗下兩萬兵將脫離中軍,隱兵盲谷,埋伏于盲谷兩邊荒山之上,莫讓軍中他人發現。且讓他以統兵之術控軍,旗下兩萬士兵,不得異動!誰若離隊,必須能察覺!”項燕冷聲說道。
“是!”項梁應道,不過卻又皺了皺眉頭,不解道,“上將軍懷疑我軍中如新軍般有奸細?可我中軍,后軍皆是楚國老卒!”
“你忘了伍子胥乃是哪國人了!伍氏一族,乃楚國大族,雖被大王滅族,但誰敢肯定,楚軍之中,沒有他伍氏一族舊人!”項燕冷聲說道。
“那上將軍埋伏兩萬軍于盲谷,難道要佯敗,引吳軍至此!”沈文眉頭皺了皺,顯然對此計嗤之以鼻!吳軍其實那么容易上當!我軍至禹城之時,那伍子胥大軍怕也到了禹城了。那伍子胥老謀深算,上當幾率太低,還不如將那兩萬軍拉到戰場之上,與吳軍正面對敵來得作用大!
“佯敗?”項燕冷笑一聲,看了一眼沈文,隨即道,“彭章刺許犯弟子李遇于禹城西城門,導致楚軍數萬被困禹城!那伍子胥容刺殺之道入兵家之道之中,其威力已顯露一絲,此戰勝敗難料,不得不防。必須留下后手,不然到時候全軍潰退,有全軍覆沒之險!”
“刺殺之道容兵家之道!”沈文一聽,隨即沉默了,伍子胥刺殺之道已然名震天下。以專諸刺吳王僚,為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以要離刺太子慶忌,將吳國隱患接觸,還使吳國得慶忌十萬精兵!
其伍子胥刺殺之道,讓吳國政變,未有絲毫損傷!天下不得不承認伍子胥刺殺之道的厲害!而禹城偷襲之戰,就算起有奸細告之伍橫,讓其將計就計,若不撒彭章刺殺李遇于西城門,楚軍就算入了吳軍殺陣,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傷亡!最后,若非出了項寧這個變數,怕是入城數萬大軍,就得全軍覆沒了。
兵家料敵先機之術!他項燕竟然能未戰而感知此戰勝敗?甚至還推測出敵軍所戰勝之法?沈文看向項燕,心中震驚非常。傳聞項燕兵家之道已經是真境頂峰,達到不見不聞覺險而避的地步,難道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