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多年過去了,王善先的兒子已經將近二十,卻是從小油頭滑面不學好,比之其父的魯莽更是不得老爺喜愛。汪盛亮生性好動,和布勒爾岡學了不少本領,十多歲時本領已經遠超當年王善先,且不似一介武生,心思頗為縝密,汪家幾年前出了變故,可以說鬧得家破人亡,汪老爺的兒子把汪盛亮托付給了王家。王老爺年事以高,王家的基業倒是都是王薇英兩口子帶著汪盛亮維持著,但此時世道愈發不太平,汪王村雖然地處江南魚米之鄉,和縣城也有幾十里的距離,但也不是與世隔絕的室外桃園,王家已經有些吃緊。王老年盛年時,陸路生意多在吳越之地,而水路的長途貨運往來,遠到杭州,甚至上海。可是世道已經讓炎黃子孫有些彷徨了,火統完全抵不過洋槍洋炮。王家的產業雖在布勒爾岡等極力維持下,也是江河日下,雖還算是個大戶人家,卻已經過了家道中興的時日。這幾年里,北方的義和團正鬧得厲害,縣城里也是很不安寧,謠傳八國聯軍在京城燒殺掠奪,連老佛爺的后花園也被搬空毀盡。這里雖然沒有被戰事波及,但是縣太爺也有點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后半輩子不保,王老爺雖然不太過問家里生意,過著舒坦日子,但是還是一家之長,總要為家族新旺操心,年末照例去縣里進貢,和縣太爺把酒言歡時,說去現今局勢和未來日子,總有些不是味兒,只能相望無奈喝杯悶酒。總之,小地方日子還算太平,所謂的反賊也只是老百信茶余飯后的談資,但對于有錢的官紳和大戶人家或者引用現在一句時髦話,在消息靈通人士的圈子里,世道已經亂了,王家的珍珠,香妃,茶葉生意已經不如以前好做了。家里的家丁,傭人和武師丫鬟加在一起也就十來人,此時布勒爾剛也已經五十多歲,身板雖然硬朗,但長途貨運都開始交給汪盛亮來操辦。汪盛亮雖然能干,但是槍炮火光一閃,任由你功夫再好,也是白給。幾次遠行前,王薇英和布勒爾岡總是千叮嚀萬囑咐。家里雖然也有幾支火統,但是槍藥和彈丸都十分有限,就連縣衙里衙內辦案都還依舊多用刀搶,更不要說村里了。且生意往來,汪盛亮和家里幾個先生,江湖經驗雖是豐富,也會幾下功夫,但每次出門遠行,身上若是都帶著火器,還是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