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何為善行何為惡行?起心動念行動的結果,善惡由誰評判?又用什么做標準去衡量?”
霆甲雷甲面面相覷彼此對視著,做穿山甲仙人已經幾千年;審視以前的行為究竟是善是惡?
“咱們蒼天界內除妖滅怪是以維護眾生萬物繁衍成長為目的,故被天道默認為慈善行動。
蟒妖對致精致靈的人族少年男女無節制任性吞噬,造成極端斷代被天道界定為邪惡破壞行動。
同樣使用暴力消滅對手,為什么咱們是善行而她就是惡行必須剔除出本界?”
蟒妖饒有興趣地瞪著圣僧:“對呀白衣,同樣是消滅對手,憑什么你是正義我就屬于邪惡?
你說不為自己只是為拯救世界?嘻嘻,我想強大也是在拯救世界呀;這有區別嗎?”
圣僧想舉出無數個例子來,一時間思緒翻涌出萬千頭緒;不知道該從哪個頭緒說起?
他望向蟲女人群那本該邪惡不堪的異類;不管她們從心起意怎么選擇,結果幫助了神祇管理。
“江玉兒等形如妖物雖非人族;起心動念是清除劣質蟲族避免本界嚴重失衡;其行為是惡是善?
毛蛙趙家主汲取本界內魔源,集中輸送給鋼鐵蟲網圍困仙界;倘若天地合二為一會是何等景象?
起心動念不為本界生靈謀發展,是想耗光世界福祉助紂為虐寂滅蒼生;其行為又是惡是善?
善的目的使眾生能更融洽和諧長遠發展,行動以關懷愛護督促為主;削弱制裁不和諧者為輔。
惡的目標則只為自己成長去摧毀一切可用資源,直至自己強大無雙不管萬物能否存活生長。
善行分個人集群大我,從滿足個體求生存到促進集群共同生存,再到為凝聚種族利益考量;
層次遞進中用博愛釋放精神凝聚力,讓散沙一片逐漸團結在一起,凝聚成頑石增強抗壓能力。
善行疊加得越多集中的生物能量越強,世界因此邁進更易生存成長的資源共享階段。
它讓零散個體集合為村落,促進小集體共同發展;亦讓大集群更凝結于安全環境共同繁榮。
惡行則是破壞這一切文明成長的行為,無目的無和諧無仁慈地破壞一切團結力量;唯我獨尊。”
“善行能疊加促成長?還能凝聚力量制造眾志成城共同抵抗?蒼天界脫魔就是你們疊加的榜樣?
那么,惡行疊加后該是怎樣結果?是黃沙一片還是火海水坑無休止地收割生命靈能?
早知這樣就不急于一時,只須搶到天帝寶座;待疊加到一定層次再升仙不遲。”蟒妖后悔道。
“那么主人,用什么去驗證行動結果是善還是惡?”雷甲反應比霆甲快,迅速發問出問題所在。
“問得好!”圣僧沒想到那倆甲殼精也開始進入追求真理真諦的階段?
“你們誰還記得舍利修心法?”圣僧抬頭注視著眾人,時間太久怕是他們早忘干凈了吧?
王小兒龍三姐邁出一步行禮道:“師尊,我來頌持。”
空蕩蕩的巨大山洞中回響起抑揚頓挫的誦經聲,伴隨著鏗鏘有力的二甲洪亮聲加入:
“觀世音菩薩深修舍利弗心,映見五蘊皆空,無苦厄哀怒。
舍利弗,色空同身,受想行識同源。
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色中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空中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意識界;
無無明至盡;無老死至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
以此修心身,無掛礙無恐怖無苦惱,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修此心,得至高無上正等正覺。
善男信女修此心,皆離苦得樂,根除一切苦難。”
圣僧待聲音停下來道:“仔細回味一下吧我的觀世音;這不正是你用心修持悟出的圣經?
色與空,形與神,靈與體,感覺與觸碰,夢想與現實;它們之間的分界線由誰界定?
丑與美、好與壞,善與惡,索求與滿足,失敗與成功;它們又是用什么評判分辨?
難道不是用心參悟評判嗎?只有心靈預先把控行為繪制出形成善惡的底線,才能在轉念間評判。”
蟒妖嗤笑道:“怎么可能?你太唯心論了吧?須知我沒有你所謂的感悟,一樣達到最高峰。
當前的眾位除你之外,有誰能達到我現在的境界高度?不論是法術武技,你們誰能與吾匹敵?”
圣僧鄙視著她:“難道你修煉不靠心靈做指引?難道你只靠口頭唯物論道就能修出心之力?
若只是口頭上的純粹唯物論,你又憑借什么調動本界內魔息凝聚?不唯心你如何提高法力?”
蟒妖想反駁他,仔細想想再對照師傅傳授的功法口訣;一時間真沒找到能立即駁斥的話。
觀世音汗顏道:“祖佛,我徹底懂了:惡行造孽危害巨大,不迅速鏟除會讓世界秩序分崩離析。
在生靈涂炭時必須意志堅定斬斷惡源,防止受害者陷于萬劫不復的境地,造成世界被傾覆。
心善良過頭會軟弱可欺任人宰割,不但不能終止邪惡行徑繼續發生,還讓善良仁慈無地自容。
仙之力是拯救萬物滋養眾生的助長之力,是善是美是好是正能量應該發揚光大。
魔之力是自私無情是侵吞掠奪生命的破壞之力,是惡是丑是壞是負能量應該摒棄壓制。
以心為起點,仙魔之力相背而行造成的認知度;在尺度上形成與善惡行徑相對應的衡量底線。
所以善良邪惡是好是壞都由心力來測量評鑒;只有心力才能凝聚出丈量精神世界的尺度。
善良方向是包容是扶持是積極向上,邪惡方向就是撕裂踩踏墮落消亡。
邪惡一旦碰觸到衡量底線必須予以根除。
心軟包庇縱容,是對良善的褻瀆是對正義的傷害;是對弱小的欺辱對真善美的灞凌。
面對邪惡不制止不鏟除睜只眼閉只眼,只會讓邪惡更大膽更無恥;讓眾生更難死里逃生。
我輩行使扶危濟弱的權利時須清醒地掌控界限:誰該救誰不能救,誰需要被清除甚至連根拔光?
我佛慈悲不但要拯救善良仁慈眾生,更應大徹大悟大悲地行動,將一切擾亂秩序者徹底消滅!”
“說得好!呵呵,不過你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話,是阿彌陀佛傳授的吧?
知道嗎?當初就因他這句話,我們爭論了無數個日夜;直到現在也沒有個完整定論。”
圣僧展眉望向觀世音菩薩,這本界內自己唯一的分身;也是唯一在思維上最靠近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