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謀言讓官吏準備接受各家商戶的投資,甚至是還有很多百姓的認購金額,組建這個江淮農墾集團。不過資金很好籌備,可是接下來他們卻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個驚人的難題。那也就是……
“荊參軍,百姓們都不愿意放棄我們目前已經開墾好的土地,不愿意去江淮。他們在這里已經是習慣了,不希望跟著去江淮重新開荒。甚至民間也都有不少流言,說朝廷是為了把百姓騙走之后,然后再次把土地收走。”
“民間流言蜚語紛紛,百姓都不愿意跟著去開墾江淮?!?p> 荊謀言聽了這話,卻非常淡定的回答:“不要緊,我早就預料到了。給我查,查出來流言蜚語是誰傳播的。把那些故意傳播流言蜚語的人,給我抓起來審訊。至于那些百姓,我會親自去安撫。”
過了一會,看到了那些主動傳播謠言的人,荊謀言露出了冷笑,想:“這幫家伙,還真的不愿意甘心退出歷史舞臺,依然是在阻止農業發展,阻止新的生產方式??!”
傳播流言蜚語的,無非是也就是那些士族地主了。他們知道如果真的這么發展下去,他們這些靠著土地放租的地主將會逐步消亡,他們不甘心讓農業發展,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自然要反抗了。
荊謀言開始不得不再次下到益州下屬鄉鎮,有人依然在抹黑武士彟跟荊謀言。
“各位百姓,這個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武士彟跟荊謀言,實在把你們想要騙走人,然后把你們的土地都給收走?!?p> 荊謀言直接說:“巴塘給我抓起來!”
那個明顯是文人的直接指著荊謀言罵道:“荊謀言,你掠奪百姓土地,你不得好死!你這個口言善,身行惡的國妖,你不得好死!我是為民請命,我是為民請命?。 ?p> 荊謀言依然不客氣的說:“抓起來!”
那個家伙被抓起來了,不過依然在辱罵荊謀言,說荊謀言是國妖,是酷吏!不過荊謀言不理會這種家伙,這種家伙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讓他罵兩句也就好了。
荊謀言看著那些百姓,果然臉色露出了擔憂,明顯是非常擔心土地被拿走了。
“荊參軍,你真的要把我們的土地拿走嗎?”“是??!荊參軍,朝廷不是把土地分給我們了嗎?”“荊參軍,朝廷明明把土地分給我們了,你不能夠拿走?。 薄?p> 百姓紛紛不希望被拿走土地,荊謀言只能夠解釋:“我們確實要把土地拿走,不過是拿走使用權,你們只要把土地外租給官府,然后三年之后依然是你們的。如果你們感覺滿意,可以繼續續租,如果不滿意依然可以繼續回來耕種,沒有要把你們的土地拿走!”
可是依然有百姓說:“我們不想去江淮,我們只是希望有我們的幾畝地,我們也就是我們有自己的土地,然后耕種就行了!”
“是??!荊參軍,我們在這里已經很好了,有我自己的土地,能夠而不是,我們已經很滿意了,我們不想去江淮!”
百姓都是紛紛抗拒的,荊謀言并沒有生氣,他知道是必然的。古代農民的特點也就是祈求穩定,這個在后世依然沒有改變。沒有十倍百倍,甚至看得見算得清楚的利益,他們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百姓小富即安,小農思想嚴重,這個是中國任何改革的最艱難的地方。
可是想要完成改革,不突破不強制逼迫他們突破這個小農思想,是不行的。
“怪不得都說古代想要改革的人最后都沒有好下場,那些真正的受益者無法理解政策好處,所以不會支持。可是那些明白政策好處的人,卻一個個都在裝傻,這個才是最大的難點?!鼻G謀言心里感覺也是壓力很大了。
荊謀言不得不再次主動解釋說:“各位百姓,你們認為你們過去的日子,感覺很好嗎?你們認為有了自己的土地,然后就能平穩生活了嗎?”
那些百姓紛紛點頭,表明他們所想要的也就是這個想法。
“那好,我問你們,如果遇到了天災,你們打算怎么辦?遇到了天災,暴雨傾盆,或者是天下大旱,你們打算怎么辦?”
“到時候,你們一年的收收入都徹底被銷毀了?!?p> 有人說:“不是由官府來修水利嗎?”
荊謀言卻哈哈笑道:“修水利,誰來修?你們如何保證,我們朝廷修了水利,你們不會擅自去改變,甚至為了自己的水源,擅自截斷水流?我想過去為了爭奪水源,為了自己家里的好處,破壞水源的事情,你們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吧?“
這些農戶一個個臉色通紅,這種事情還真的不少。為了自己家里面的灌溉,切斷水源,甚至是各種改造水利設施的事情絕對不少。這樣的情況,最后必然會造成水利設施都被毀壞,大家一起都沒有水源。
荊謀言知道農村百姓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淳樸”,相反在人際關系方面比起城市更復雜。很多農村農戶都會或多或少的有爭奪水源的想法,最后甚至火并。而水利一旦成為了爭斗的焦點,那大家也都不會想著去建設水利,都想著去撿現成的。
這種思維絕對不在少數,這種想法和荊謀言再次后世聽到了一個謬論,說為什么要去購買新的電動車,反正買了也都是要被偷的,所以干脆就去買贓物好了。這樣的思維,在農村水利設施里面體現的可是淋漓盡致。一家一戶一方面沒有經濟實力修建水利,另一方面也不愿意便宜別人,再加上所有人都想著撿現成的,這樣水利設施能夠完善修建,那才是怪事。
農村水利設施被破壞,除了天災之外,更是人禍。投入多少資源下去,最后都是無底洞。
“過去你們都很松散,所有人都是各掃門前雪,不但一家一戶實力有限。一旦有了天災人禍,所有人考慮的都是自己,你們應該不會有人去組織人手,去搶修水利,去搶救各種人手。還有,你們天災人禍的時候,你們首先想的也就是把自己的糧食藏起來,爭取保護自己,而不是去跟他人一起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是不是?”
荊謀言如此質問,百姓也都不敢說話,因為荊謀言說的確實是如此。絕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都是自己顧忌自己就行了。當然也許當外人過來的時候會團結,可是一旦到了天災人禍的時候,他們還是會自己顧忌自己。
荊謀言縱觀歷史,這些所謂天災造成的民不聊生,其實更多的是人禍。天災不可怕,人禍才是最可怕的。當天災的時候所有人,不管是富貴還是貧賤,所有人的自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釋放。當所有人都自私的時候,那也就是大家一起玩完的時候。
“所以,我們不能這么下去了。我們今后必須要成為一個集體,一個團結互助的集體。有人負責耕田,有人負責挑水。大局各自負責自己的事情,甚至有人專門去想方設法增加糧食產量,這樣所有人一起分工合作,用同樣的人力耕種更多的土地。這次六十天,你們也都感受到了。在商人的組織之下,你們可以耕種出來了更多很多的糧食。過去一戶人,頂多能耕種一百畝土地,可是現在動輒一百五十畝,二百畝地,卻并沒有耗費太多的力氣?!?p> “甚至在商人的大量投入之下,大量的耕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過去能擁有耕牛的,少之又少?,F在用了更大的耬車,更大的農具,一個人加上了耕牛所耕種的土地,能比起過去的兩個人甚至五六個人都要多。”
“別的人負責做別的事情,這樣同樣的人力,耕種的土地面積多了很多倍。哪怕有了天災人禍,從此也都沒有人為了自己的一家一戶的水利用水而去擅自破壞更改水利設施,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些是水利設施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存。因為所有人都已經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p> “如果是過去,你們鞥能夠想象嗎?如果在過去,一個人把所有事情做完,你們為了自己的一家一戶的私利,必然會為了爭奪水源而內斗,這個我想你們不用否認吧?現在所有人都是一個整體,所以你們都懂得愛護身邊的資源,不會去破壞。甚至哪怕有所損壞,也都會主動去修繕。你們難道沒有發現自己的心里想法的改變嗎?”
那些百姓也都突然想起了在過去兩個月,在商人的組織之下,他們心態有了很多的改變。過去為了方便自己耕種,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損人利己的事情沒有少干??墒钱斣谏倘说慕M織之下,所有人分工之后,都不知不覺的心態改變了。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負責一個環節,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別人的環節不好,最后影響的還是自己。所有人都不會做那種損人利己的事情,因為損害了別的工序,最后損失還是報應到自己頭上!
至于過去那種各自耕種自己負責的土地,就不會如此,因為別人損失不關系自己的事情。
“所以,你們明白了嗎?我們大唐農民,未來的前途,在于大農業。何為大農業,大農業也就是大集體,大投入,大產出?!?p> “大集體,也就是你們各位真正的團結在一起,不像是原先各家各戶幾個人各掃門前雪,然后做那些損人利己,而沒有任何公益之心的小門小戶。而成了大集體,不但各司其責,最后用同樣的人力,獲得了更多的收成,最后反而是大家一起收益?!?p> “至于大投入,也就是用足夠的財富,購買了更好更高級的農具。過去一家一戶的土地有限,用不上太多耕牛,還有那些高級的農具?,F在可以跟商人合作,他們出錢購買耕牛,然后定做那些足夠大的農具,一次幾個人可以耕種過去幾十個人甚至幾百個人的土地。”
“接著商人出資,研究產量更高的種子,讓同樣面積的土地收獲更大。再加上商人熟悉市場行情,避免了大家小門小戶,沒有任何的準備,造成了谷賤傷農的結果,最后大家一起收益?!?p> “最后,有了大集體和大投入,所有人一起承擔天災,哪天災也不再有什么可怕的。因為所有人都是一條心,不再是過去各掃門前雪的結果,所以天災也都不在可怕。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的私心。如果你們都能夠一起團結對抗天災,我們人類一定能夠戰勝天災!”
“當天災不再是影響是收成的可能,當所有人一條心,再加上優秀的農具,良好額種子,和合理的分工合作,這樣難道還不能獲得真正的大收獲嗎?”
“大集體,大投入,大收獲,這個也就是大農業。我們大唐當年農業,必然要從你們過去的一家一戶的小農業,變成大農業。不論如何,當糧食多了之后,糧價必然會下降,最后穩定了糧價收益的還是你們百姓??!”
“當糧食多到了一定程度,商人不可能把他們留在倉庫里面發霉,必然會出售。到時候,收益的依然是你們?!?p> “只有大農業,才是未來的道路。你們過去兩個月,應該也是有所體會。我言盡于此,你們感受一下吧!你們是想要過去那種雖然看起來不錯,可是卻隨時可能風雨飄搖,要跟天斗跟地斗爭跟人斗,還是所有人一起團結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最后一起擊敗天地無情,一起真正的共存共榮?”
“我言盡于此,你們好好思考一下。不過你們放心,如果你們不愿意,我們也都不會勉強,你們可以繼續自己種好自己的土地。不過到時候如果你們有難的時候,恐怕也都沒有人會幫助你們了。”
荊謀言說完,立刻選擇離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是繼續過那種隨時可能風雨飄搖的小日子,還是一起團結進步的大農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