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十一年五月十四日,就在劍心考慮如何答復大久保利通的時候,這位“維新三杰”中的最后一位人物被暗殺了。
從此,日本政壇只剩下了一些二三流的政治家。毫無疑問的這讓剛剛度過了混亂,開始重新發展國力,并向君主立憲制靠攏的日本再次遭受了重大的打擊,日本也必然將因此而陷入困境之中。
盡管對外宣稱此事為石川縣士族的七人暗殺團所謂,但明眼人都知道事情絕非那么簡單。齋藤一更是一口咬定此事絕對是志志雄真實一派的手筆。
為了避免民眾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劍心終于不再舉棋不定,他下定決心要前往京都,阻止志志雄真實的野心。
這些事情,斯巴克并不知曉。
在完成了東京的任務后,斯巴克和般若便已動身前往京都,為最后的決戰做準備。不過在此之前,因為一些不確定的消息的關系,斯巴克二人需要先行前往信州查明信息的真偽,之后才能沿東海道返回京都。
在進入信州地界后,斯巴克二人不停的打探消息,從佐久郡一直追查到諏訪郡,可惜最終調查的結果卻并不如人意。顯然這里的消息不過志志雄一派放出的煙霧彈。
當然,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好事,斯巴克兩個拳法高手在諏訪湖附近的森林里結識了一位同樣是拳法大家的僧人悠久山安慈。
斯巴克他們三人非常的投緣,因為對某些事情非常相似的看法,這讓他們很快就到了幾乎無話不說的地步,。
作為一名破戒僧,從安慈的一言一行,斯巴克不難看出他對佛(教)的不屑。而斯巴克在經歷了數個平行世界后,對于道家亂世下山救世,(佛)教盛世開門斂財的做法也是有所耳聞。因此對其自然不會有沒什么好感。
安慈雖然放棄了信仰,不過他一顆救世的心卻從未舍棄,而且他堅信能夠拯救人類世界的只有人類自己。為此他不斷的修行,才獲得了今日的力量。
而這顯然與斯巴克做人要自立自強的觀點不謀而合。
而在關于當今明治政府的討論上,大家的觀點雖不相同,卻也都有著不滿的情緒。
原本對于一個平行世界的政府,斯巴克沒興趣去評價它,但在該世界,先是因為御庭番眾的事,后期又因為殺手組織的事件,對于明治政府,斯巴克看到了太多陰暗的一面。一個新生的政府,其墮落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甚至有些時候竟然要靠齋藤一、劍心這樣的舊時代的人來維護所謂的正義,因此斯巴克對其是不屑一顧。
安慈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對明治政府的恨意,卻是在場的另外兩人可以清晰的感覺出來的。
當然了,雄獅不與綿羊為伍。三個陌生之人能坐到一起閑聊這些事的前提,是對彼此實力的認可。
大家均為拳法大家,在這個刀劍和火炮橫行的時代,能有三個深習此道的人碰到一起,自然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如果不在這時候切磋一番的話,實在是說不過去。
就這樣斯巴克的炮拳、般若的伸臂術、安慈的二重勁碰撞到了一起。
對于安慈的二重勁,斯巴克非常的感興趣。要知道斯巴克一直在苦苦尋找他的第二種拳法,以便讓他的強力技能左右互搏可以施展出來。此時自然不想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
當然了,貪圖他人的絕技在這個年代還是很忌諱的事情,因此斯巴克沒有白白占便宜的意思,他愿意用炮拳的感悟來換取一次學習的機會。
斯巴克并沒有想拿伸臂術換取的打算,畢竟那是般若的秘技。不過見斯巴克如此眼熱,般若干脆的表示可以將伸臂術的技巧作為填頭一并送出。
二重勁是安慈為了救世而參透的秘技。在習得技能之初,安慈原本并不打算讓他人知曉,更不要說是傳授于人了。
但安慈不是一個古板的人,尤其是在十年修行之后,他的能力和心性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安慈知道在很多人眼中自己雖然依然是不折不扣的高手,但不可否認的是屬于熱武器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拳腳功夫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弱,像他這樣的武者遲早會退出歷史的舞臺。如果在徹底退幕前,二重勁的力量可以給世人帶來更多的光明的話,安慈也不會敝帚自珍。
當然了,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安慈自然是不可能隨便遇到一個人就傾囊相授的。
再者,也是斯巴克不知道的是,安慈乃是志志雄真實的最強部隊“十本刀”的大將。可安慈雖加入了“十本刀”,但對于隊內某些人的作為,安慈是不敢茍同的。奈何對方本領高強,不在他之下,安慈并沒有限制對方的能力。安慈也很希望能通過一些額外的力量來獲得限制某些人肆意殺戮行為的能力。
因此,斯巴克和安慈一拍即合,互換了絕學。
不要以為炮拳是復仇者系統授予的技能,斯巴克就僅僅只是會使用它罷了。在確立了自身拳法大師的路線后,斯巴克就不斷的鉆研系統賦予的各種技能,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反復的研究,斯巴克對于一些技能的理解早已今非昔比。
作為炮拳和伸臂術的交換,安慈將二重勁的技巧詳細的闡述給斯巴克聽。
說白了這種技巧就是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利用。萬物皆有反作用力,這種反作用力會抵消攻擊的一部分力量,為了避免產生這樣的無用功,二重勁應運而生。
安慈以石頭舉例。
首先立起拳頭對石頭施展第一次的攻擊,而后,在第一擊的沖擊力跟石頭的反作用力碰撞抵消的瞬間,將拳頭折下,施展第二次的攻擊。如此這般,第二擊便能在不受任何反作用力的情況下,對石頭施展完全有效的打擊,從而徹底將其粉碎。
二重勁聽起來好像就是簡單的二連擊,但實際上它對正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時機和力度的掌握是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
慢了就變成了普通的連擊,快了則依舊會遇到還沒來得及完全抵消的作用力。
力量弱了不足以抵充反作用力,強了則勢必會損失第二擊的力量。
因此,想要將這種力量發揮到極致的難度是非常高的。安慈為此已整整苦修了十年,才有了今日的實力。即便如此,安慈亦是不敢輕言自己已至極致。
在彼此交換了秘技后,三人不停的探討,切磋,交換心得,共同修行了一段不長的時日。
然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三人都是有任務在身之人,不可能長期在此地逗留??v然依依不舍,卻也只能道一聲珍重,有緣再見。
三人不知道的是,雖然他們各自選擇了不同的路線,但目的地卻是出奇的一致。
再次相見之時,彼此敵對的身份已然不能讓他們再次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