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邊上,滄末陵顏兩人良久佇立,眼望著彼岸的燈火通明變得闌珊,像晨霧中的星子,零落卻引人向往。
坐落在眾多街巷間的一處歌樓,此刻卻盡顯繁華。絲竹聲陣陣傳來,伴著城中達官顯貴的喝彩之聲入耳,赫然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嘈雜之聲落幕后,沉寂片刻,接著就聽見一陣幽咽的琵琶響起,弦音蕩漾,如泣如訴,又聽得女子凄凄哀哀的歌聲隨著此旋律婉轉流淌。
水袖翩然起舞,朦朧地透過窗紙,婀娜搖曳,歌舞掩映間,悲悲切切,惹人心醉。
仔細一聽它的填詞: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又豈在…朝朝暮暮…”陵顏喃喃地重復著這幾句,不知不覺卻已淚流滿面。
不知是方才的一碗酒飲得太急,此時掀起了情緒,還是因為心中本就壓抑了太多,陵顏的淚水如決堤一般,再收不住,哽咽著問滄末道:“師父,我這是在哪里?”
滄末將陵顏攬入懷中,頷首在她的耳邊低語:“你此刻、在我的身邊。”
短短一句話,說到最后,滄末的語氣里,竟也有了哽咽之音。
好一曲“鵲橋相會”,好一幕別后重逢的凄美故事。
牛郎織女雖遙隔天河,每年七夕尚且能夠在鵲橋見上一面,而他們呢?分別的時日已經不能細數,心里的思念和難過,也只有各自知曉。
更何況,他現在只是她的師父,至于以后……誰也沒有想以后,也不敢想!遠遠地聽著對面一曲唱罷,兩人心中皆是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息。
“師父,我們回去吧!”陵顏緊皺眉頭,央求滄末道。
“回去?回哪里?”滄末顯然還沒有走出此時的情境,沉吟道。
“南海。”陵顏淡淡地回答,語氣中卻顯露幾分猶疑。
不知是否是她想到了什么,亦或是僅僅難以抵御人間這樣飄搖不定的遐想,和催心徹骨的依依惜別,她掙扎著,內心卻走不出對一份情感的憐惜。
一千多年前,在長安,滄末也曾與一位女子在遠處凝望歌樓,聽著里面飄蕩出婉轉悠揚的曲子,心醉。
等到一曲“斷橋重逢”唱罷,身旁的佳人已經淚濕青衫,央求著自己趕快離去。落雨如簾,模糊了他的視線……
將時間拉回現在,她還是接受不了這樣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滄末無奈搖頭,指掐法訣,與陵顏又將這樣無聲地離開長安,就如他們悄悄來過一樣。
曲終人盡散,江上數峰青。當然,也自有人因著一曲終了,而生幽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