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的不同階段,就會有不同的煩惱。那么就要問了?“何以解憂?”
有的人會說“唯有杜康”。但是如果什么事,都能通過喝酒和放縱解決就好了,那種行為也只是會讓我們的煩惱得到暫時的麻痹,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做法而已。而正確的做法,是面對現實,總結出自己的不足,積極面對。大家不要以為我只是在隨便的說說,我實在很認真的思考。實不相瞞,我的四級英語考試,現在為止,考了四次都沒有過,而且我還打算考研。人生中有很多東西都是說不定的,我有時總會安慰自己,一切都會好的。我不能因為眼前的事,就輕而易舉的放棄我的未來,我的人生路,還有很長,需要我慢慢的去走。別人的路再好再風光,畢竟不是我的。放棄的理由有很多,但是成功的秘訣卻只有一個,叫做不放棄。這在于,你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回首再看的時候,你又是否甘心?你現在所苦苦支撐的又是否是你想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和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不同的是有的人最終收獲成功,有的人收獲的卻是失敗。
你離成功到底有多遠?有時也只是一步之遙。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之前,做了一千五百多次的實驗,沒有例外,他都失敗了,直到最后他找到了鎢絲這種材料。有人問他:“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了一千五百多次了。”愛迪生回答說:“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一千五百多種材料不適合做電燈的燈絲。”我們在沒有成功之前,誰也不知道,自己距離成功有多遠。有時只是一個轉瞬的猶豫,或許成功就和你擦肩而過了。當你在抱怨的時候,一切已成定局,那些你耿耿于懷,為之苦惱,煩悶的東西,最終也只會留在你的肚子里。有些時候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別人無法代替我們前行。看到別人的成功或許很簡單,但是真的做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什么都不簡單,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實現的。只有真的參與過的人,才知道過程的艱辛。或許會在事情結束后,有感而發的來一句:“其實也沒有那么難。”但這是因為她已經歷過了,從過來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會發現沒那么難,很正常。
你呢?現在的你再聽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你是怎么想的呢?是堅持?是放棄?你能為你現在的決定和行為買單嗎?這之后,你又會無怨無悔嗎?。有的時候,當我們以為我們做的足夠了,但是實際上是還遠遠不夠的,所以才沒有成功。而現在,當你身邊的人,都越走越遠,只有你還在原地堅持的時候,你還能挺得了多久?你還能堅定地告訴自己,你是對的嗎?你沒有錯?你會成功的,而這些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嗎?在孤立無援的境地,你是否能堅持到最后一秒,你是否無畏艱險,不懼失敗,這是你最后能否走出這片陰霾的關鍵,這是你最終通向成功的奠基石。我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但是我愿意挑戰自己。我不知道這場仗要打到什么時候?我不知道身心俱疲的我還能挺多久?但是我知道,只有彈盡糧絕,只有我無法站起的時候,我才會順從。否則絕不屈服,絕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