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走出校園
那個時候校園的日子平淡如嚼蠟,卻也無憂無慮,那個年代的人不像現在的孩子心思早熟,紫嫣那個時候還沉浸在青春的夢幻里,校園內流行瓊瑤的言情小說,和金庸的武俠小說,紫嫣從未想象過以后走向社會的樣子。
紫嫣和林濤似乎長成少男少女,林濤生得清瘦帥氣,紫嫣則像發育不良,沒長開似的,又瘦又小,還一直留著假小子頭發。那時的他們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也只不過是為了讀書而讀書。從學校出來后也沒個工作,家里的人看著半大不小的他們開始犯愁了。
林濤去外地一個西餐廳打了一陣工,紫嫣則去了鄉下的一個食品廠。廠子座落在阡陌縱橫的水稻田邊,紫嫣第一次看到水稻,綠油油的,一片片連著遠山,鄉道縱橫交錯在其間,兩邊齊刷刷的道旁樹。鄉下的女孩生得非常健康漂亮,性格潑辣,打扮嬌艷,小小子也帥氣,更難得的是他們都會干些農活。
那里有個鄉下的男音樂老師在附近住,五十多歲,懂樂理,紫嫣就跟著他瞎唱,因為實在是沒意思,從來不知道孤獨是什么滋味的她,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孤獨,唱歌成了她精神寄托,但是由于先天的嗓音條件,她的歌實在沒什么可取之處,也就是略知一二而已。
陪伴紫嫣的還有一個小錄音機,在宿舍的時候,紫嫣就把玩著她珍藏的上百個磁帶,都是周圍的人送她的,聽歌成了日常。
那個音樂老師有一次對紫嫣說:“你又瘦又小,脾氣又倔,什么活兒都不會干,歲數還這么大,這在農村根本就嫁不出去了,就你這樣的沒人敢娶。”
紫嫣聽后不以為然,還捶打那個老師后背,說:“嫁不出去就不嫁唄,誰要嫁呀,一個人多好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兒時的伙伴都丟了,就是見了面大家好像也都很忙。有的連話都不說了,紫嫣覺得每個人都在變,變得陌生了,或是客氣了,說不好的感覺,也許是人生的落差吧。
好在那個時候紫嫣有時給林濤打電話,感覺還是那么溫暖親切,還是那么鐵。林濤打工時的心理和紫嫣一樣,這時的他們感同身受,各自飄泊的他們無話不說,互訴思念之情,相互籍慰。
紫嫣曾有一個知己,只是她性格過于偏激,因為和家人吵架走上絕路,她是不是正在天堂里微笑看著紫嫣,看她在人生的路上的痛苦迷茫,跌跌撞撞。
紫嫣在校園期間還有個閨蜜,她們每天一起坐公交車上學放學,記得有一次那個女生大概找不到錢和公交卡了,紫嫣等她翻找等得不耐煩,于是閨蜜讓紫嫣先走,紫嫣果真拋下了她獨自上車了。紫嫣到家就后悔了,她想想都后怕,擔心閨蜜是不是真的忘記帶錢和公交卡了?那么遙遠的路程,她是如何獨自驚恐的跋涉。第二天,紫嫣急切的問起閨蜜如何回家的,她果然走了好長一段路程,后來又問別人借了的公交卡,那人下車后,從窗口遞給她的。紫嫣傷害了閨蜜痛徹心扉,悔不當初。畢業后,閨蜜哭著對紫嫣說,要永遠離開這個城市。她們果真再沒有相見,終成陌路。
紫嫣后來還偶遇了校花,只是校花在校內和社會上太過于優秀活躍。而紫嫣則一直在人生低谷游走徘徊,她自慚形穢,就沒有向前打招呼。
紫嫣偶爾聽到故友的消息,有出國賺大錢的,有當上長輩的,各自打拼,無暇顧及其他。
紫嫣性格的孤僻和高傲,使得她以后的生活狀況更加蒼涼,一切都是報應,都是她自私的反噬,好在她今天至少可以寫出來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