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漢涼風云

第九章、拆祠廟張儉上書,懲奸邪李膺蒙冤(下)

漢涼風云 書寫千秋 2902 2017-09-02 09:55:15

  廷尉馮緄接到張儉書信后,立即派人請司隸校尉李膺、新任大司農劉祐來府中商議。三人此時正聚與馮府書房之中,滿目怒容,不時翻閱桌上書信,桌上除了張儉書信外,尚有來自北海等地的檢舉書信。

  馮緄放下張儉書信,說道:“二位大人,山陽太守單遷乃是單超之弟,侯琨是侯覽之兄,二人在山陽肆意妄為,為非作歹,為私欲毀壞先賢祠廟,單遷身為一郡之守,竟罔顧法紀,罪不容誅。”

  劉祐這時不禁嘆息道:“前翻懲治宦官,所收資財,除卻軍餉之用,悉數納入國庫,各處開支及貪墨,國庫已然空乏;近日我徹查土地卷宗,又得各地舉報,發現中常侍蘇康、管霸以賤價強買良田,州郡官府畏懼宦官淫威,任其胡作非為,百姓紛紛背井離鄉,民怨沸騰;長此以往,豪強肆意侵占土地,卻隱瞞不報,剝削佃戶,百姓困頓,無糧可納,國庫稅糧日益不足以用,又因宮中開支、官吏貪墨,耗費如此之巨,如何是好?”

  “哼”,李膺提起官吏貪污,火冒三丈,拿起一封檢舉信,說道:“北海太守羊元群,自恃宛陵縣大族,貪贓枉法,聲名狼藉,郡府中茅房擺設之物,亦被其監守自盜,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竟貪墨至此。”

  馮緄這時對二人說道:“依我只見,不如聯結朝中有識之士,合力懲處此等奸邪得寵、損國害民之徒才是。”

  李膺當即拍案說道:“好!我等當同心同德,合力除奸,為國盡忠”,三人一拍即合。

  次日,司隸校尉李膺率先向朝廷上表,檢舉北海太守羊元群貪得無厭,損國利己。桓帝聞之大怒,當即下詔,將羊元群收捕歸案,嚴加審訊。

  卻不料羊元群行賄宦官,反而誣陷李膺挾嫌中傷,桓帝聽信,竟將李膺罷官,發配左校服役,桓帝又以應奉為司隸校尉,羊元群得以逍遙法外。

  左校即是左校署,乃官署名,漢將作大匠屬官有左校令、右校令,俸祿各六百石,分掌左右工徒,時常會將一些犯人發配至此勞役贖罪。

  李膺受‘反坐“之罪,廷尉馮緄聞知,憤怒不已,彈劾山陽太守單遷多行不法,不遵詔令,毀壞先賢祠廟,并將單遷收捕獄中。馮緄為防夜長夢多,宦官作祟,以致前功盡棄,當夜將單遷拷打致死。

  大司農劉祐亦舉報中常侍蘇康、管霸強取豪奪,侵占良田萬畝,并連夜征得三公印綬,發送公文,將管霸、蘇康強占良田,依律充公。

  眾宦官聞知,紛紛趕往曹節府中商議,管霸、蘇康二人對劉祐痛恨不已,曹節勸慰二人道:“二公莫急,不過些許田產,日后再購置些便是。”

  蘇康不忿道:“雜家非是為些許田產而怒,實乃劉祐欺人太甚,竟敢不把我等放在眼中,莫非我等如此好欺不成?”

  曹節不愿與蘇康多做爭辯,便轉而問道管霸:“管公,此事當如何處之?”

  管霸沉慮片刻,說道:“曹公,此事陛下豈會不知,不過陛下卻一直未發一言,雜家近日聽聞國庫資財再度空虛,宮中損耗日益增多,陛下心中為此事憂慮不已;依我之見,不如諸公捐獻資財與陛下,以愉悅圣心,若是龍顏大悅,得陛下護佑,日后再十倍、百倍取之,又有何難?”

  眾人認為管霸說的有理,不過捐獻資財,心中確有不舍,對劉祐、馮緄更加怨恨。

  王甫一臉怨毒,沉聲說道:“哼!馮緄、劉祐未得圣命,竟敢私自行事,處死單遷,收沒管、蘇二公田地,可羅列馮緄、劉祐擅權專姿罪名,彈劾其等先斬后奏之罪。”

  曹節沉吟道:“一者捐獻資財,以得圣心;二者羅織罪責,奏報陛下;馮緄等人以檢舉信迷惑陛下,雜家以為可效仿之,派人起草告發信,還之以牙;另即刻依計行事,不可拖延。”

  于是,眾宦官依照商議之策,連夜覲見桓帝,紛紛自愿捐資充實國庫,桓帝大喜。

  管霸、蘇康隨后泣訴桓帝,并上報匿名信,誣告馮緄、劉祐未得詔命,先斬后奏,私自殘害朝廷官吏,發文侵占他人田地,無視法紀章程,有結黨不軌之心,擅權專姿之嫌。

  經宦官挑唆,桓帝大為震怒,眾臣求情不得,下令將劉祐和馮緄罷官,送往左校服役。

  李膺自被發往左校服役,李遠便去求太尉楊秉、大鴻臚陳蕃相助,楊秉正欲為三人訟冤,卻舊疾復發,臥床不起。

  大鴻臚陳蕃上書為李膺、馮緄、劉佑三人鳴冤,請求桓帝即日釋放三人,官復原職,桓帝置諸不理。陳蕃再三跪請桓帝,反復陳述三人冤屈,言辭懇切,桓帝依然未答復,陳蕃流涕而還,只得作罷。

  李遠見此,焦急不已,卻又束手無策,終日與家中悶悶不樂。郭氏見此,便問道:“夫君,可是為公公之事憂心?”

  李遠嘆息道:“前番去拜訪太尉楊公與大鴻臚陳公,二公皆愿為父親上書鳴冤求情,豈料太尉忽然臥病不起,陳公獨自多次上書,陛下置諸不理,如今父親于左校受勞役之苦,我心中怎安,可又無救助之策,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郭氏問道:“妾身聽聞公公罷免之后,陛下立即以應奉為司隸校尉,楊秉臥病不起,陳蕃又屢諫不得;依妾身之見,陳蕃早已為陛下疏遠不喜,而公公罷官后,朝中眾臣,陛下獨獨以應奉為司隸校尉,應奉又素來與宦官不和,可見應奉如今正得圣心,夫君何不去拜見應奉,求其相助。”

  “夫人所言甚是,我即刻前往拜求應大人”,李遠聽完大喜,匆匆趕往應奉府中去了。郭氏嘆息一聲,又去往后院房中縫制幼童衣物。

  司隸校尉應奉見陳蕃屢諫不得,本不愿摻合李膺之事,但在李遠的苦苦拜求下,無奈獨自進宮面圣,上疏桓帝道:“臣聞忠臣義士皆是國之棟梁,今前廷尉馮緄、大司農劉佑、司隸校尉李膺,嚴明執法,誅除奸佞,明正法紀,以振朝綱,朝臣百姓皆為之稱道;李膺等人為國盡忠,懲治不法,陛下未兼聽細察,聽信讒言,以致忠臣蒙冤,聽聞此事者,無不嘆息悲憫;馮緄曾討平荊州蠻夷,數次建功,而李膺威著北疆,遺愛度遼,今西羌、北胡、南蠻蠢蠢欲動,官軍奈何不得,臣乞求陛下寬恕李膺等人,以備戰時之需,亦可昭示陛下仁德寬厚之心,愿陛下聽之納之。”

  桓帝聽罷,心中想起西、北、南三陲之患,不由擔憂,說道:“愛卿之言,朕豈能不知,本未有殺李膺等人之意,只是惱怒三人未請圣命,擅自行事,略加懲處而已;先前陳蕃求情不準,皆是因其過于倚老賣老,又與李膺等朝臣過往甚密,心中不喜;今番愛卿求情,朕自當恩準,若是不準,只怕朝中大臣不知朕心,紛紛上諫,惹得君臣不快。”

  應奉立即跪地謝恩道:“陛下英明,臣跪謝天恩。”

  桓帝起身扶起應奉,嘆道:“如今楊太尉臥床不起,難以為政,陳蕃已老,不堪重用,朕知愛卿一向忠貞勤勉,恪守君臣之禮,早欲提拔重用,又恐招致他人不服,故而一拖再拖,還望愛卿日后與朕同心才是。”

  “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應奉聽得桓帝賞識贊美之言,欣喜不已,當即叩謝。

  李膺、馮緄、劉祐發配左校服役后,楊秉臥病不起,陳蕃屢次上書皆不得,后經應奉上書,桓帝便將李膺三人赦罪,放歸府中,容后聽用。

  李遠聞之大喜不已,即刻催馬趕至左校,迎接李膺歸府,李膺卻是徑直趕往陳蕃府上致謝。陳蕃連嘆:“非是老夫之功,元禮當謝應奉才是。”

  李膺說道:“陳公為吾屢次進言求情,勞心傷神,李膺自當致謝,陳公不必推辭”,陳蕃見李膺如此一說,便受李膺之禮,二人相談一番,李膺告辭離去。

  李膺又從李遠口中得知楊秉病重,前往探望楊秉,少頃之后,便由楊秉之子楊賜送出楊府,一路上不禁嘆道:“楊太尉一生嫻靜淡雅,潔身自好,如今重病纏身,朝中又失一柱。”

  直到入夜,李膺父子才回到府中,李膺知道此番遇禍得免,也有郭氏出言之功,不過想起孫兒李立之死,難免心中愧疚,一早便歇息去了。

  李遠自然少不得對郭氏一番贊譽,郭氏聞知應奉上疏一言,便將李膺救出,不禁為陳蕃嘆息:“陳蕃屢言不聽,應奉一疏即行,天子有意告誡陳蕃當辭官歸隱,怎奈陳蕃尚不自知,可憐忠心一片,尤為可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寻甸| 广丰县| 安顺市| 汝南县| 舒兰市| 赤水市| 兴城市| 湄潭县| 武川县| 封丘县| 崇信县| 扶风县| 佛学| 南雄市| 家居| 万荣县| 邹城市| 洪雅县| 靖州| 涞源县| 曲阳县| 永登县| 澳门| 仪陇县| 南溪县| 周口市| 公安县| 合山市| 乐至县| 吉安县| 安平县| 简阳市| 苍南县| 甘德县| 冷水江市| 宜兴市| 喀喇| 尼木县| 门源|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