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無星,僅有的月亮也只露出半邊,實在無法照全所有剿倭軍的動向。
站在倭寇大營竹木搭建的大門樓上的倭寇,舉著火銃就等待著對方前進至一百米處開火,就像以前打敗明軍事的老方法。可夜色實在太黑,直到火炮發射出來的那刻,大門樓上的倭寇才發現,對方并沒有急于肉身沖鋒。
倭寇火銃兵們眼睜睜的看著十一發火炮彈從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處,突然冒了出來,沒有一個倭寇反應過來。
有的火炮彈直接射到倭寇身上,倭寇直接被火炮彈頂飛,火彈炮中的鋼珠里脊炸開,濺射向四周。
有的火炮越過了大門樓,落地炸開。
頓時,倭寇大營處哀鳴遍野,四處火光,叫喊聲響徹整個金厥山。
“火炮準備!”吳三桂第二次下令,士兵們迅速填充好火炮彈。這次,前排的盾牌兵讓出一條道路,火炮兵將火炮口角度調整,對準倭寇大營大門處。
“開火!”吳三桂一聲令下,十一門火炮先后發出巨響,射出炮彈,炮彈直奔大門。
緊接著一聲巨響,大門被炸出了一大缺口,因為有的火炮射偏了,將那木,竹等材料搭建的大門樓支撐柱炸斷,大門樓頃刻間出現了凹陷坍塌。
吳三桂抽出佩刀“兄弟門,沖啊!!!”
將士看到倭寇大營已經被火炮轟的潰爛不堪,里面的倭寇發出鬼哭狼嚎的叫慘聲,一下子心中的殺戮,快感沖上了頭頂,各個熱血沸騰,腳下不斷的抖動磨蹭,發抖。這種發抖并不是畏懼的發抖,而是即將嗜血的激動。
賀順帶著頭,六百余人如離弦之箭,直沖大門,將士們口中興奮的喊著殺字,與大門處絕望的呻吟叫喊聲形成鮮明對比。
電光朝露之間,賀順砍下第一個倭寇的頭顱。
因為有拒馬的原因,六百余人并不能整排沖鋒,而是形成一條水蛇形狀,直灌而入缺口。
大營門口守門的倭寇根本沒有來得及做抵抗,瞬間都成了刀下鬼。
正當兩軍交戰于大門時,山上整裝的倭寇正排成一排,徐徐前進下山。
“少主,這明軍居然能攻破我們的大門。”豐臣秀賴身邊的下屬小川康建說道
站在山頂瞭望臺的豐臣秀賴卻顯得并不是很焦慮“看來我們小看了這些明軍了,不過沒事,依照計劃行事。”
“是。”小川康建領命,便退下準備。
豐臣秀賴沒有再往下盯著山間大門處交戰的地方看去,而是抬起頭,看著天空。
幾顆雪白的東西隨風落下,飄到他面前,豐臣秀賴伸出手,接觸的瞬間,那雪白的東西又即刻消失。
“難道就這么快了?”豐臣秀賴喃喃自語道
大門處的打斗還沒停息,不斷的有倭寇從黑暗處突然殺出,賀順等人不停推進擊殺,將戰線向前推進了五十余米,后面的士兵也都翻過塌陷的大門樓處進入到倭寇的大本營里。
越殺,倭寇越少,漸漸地,黑暗處也不再跳出齜牙咧嘴拼命的倭寇,仿佛這場戰已經打完了。
大家都莫名的停下了腳步,后續進來的士兵,因為沒有殺到人,而在地上找那些奄奄一息的倭寇,一下一下的補刀。
陳德忠感覺這氣氛有點不對,走到賀順身邊“幫主,這有點不對,怎么這么大的老巢,就這么兩三百人。”
賀順也覺得奇怪,開始他跑在最前,已經準備好了迎接一波又一波從山上沖下來的倭寇,可只殺了這么會兒,人就沒了。
氣氛在后面士兵砍殺掉最后一個還在呻吟喘氣的倭寇后,達到了詭異安靜的頂點。
此時張保船的船暗暗潛伏到金厥山背后的崖洞口處,幾個海盜悄悄潛水過去將守在密道附近的哨兵解決掉。
二十艘船隊在黑夜的掩護下,駛進了崖洞中。
船剛停穩,李鴻基就迫不及待的準備下船攻上山去。
可他剛要行動,發現不對,張保和他兩千部下絲毫沒有行動的意思。
“張保,你這是干嘛?上面都發信號開打了,你怎么還不上啊?”
張保不緊不慢,走到李鴻基面前“我是答應里應外合,可現在不是時候啊。”
“你什么意思?”李鴻基激動的問道
“現在上去我這兩千兄弟估計活不了幾個,再等等,等倭寇那支火銃隊打完了彈藥,我再上。”
“什么?!火銃隊?!”
張保假裝驚訝“什么?你們連這都不知道?”
山間的賀順依舊停在原地,吳三桂有點等不及“賀順,這快一刻鐘了,你怎么還停在原地?”
“大人,有點不對勁。”
吳三桂環顧四周“是有點安靜的可怕,山上也沒有增援的人來,這是有點請君入甕的意思?”
賀順抬起頭,望向山峰處,他看見豐臣秀賴所在的瞭望臺,臺上的四盞火盆將瞭望臺照的像天空中一顆亮星。
賀順眼前又一次飄過幾顆雪白色的東西,他伸手想要去接,可觸碰到時,那東西就立刻消失。
“怎么,六月天還會下雪?”在旁的吳三桂疑惑的問道
“小心!”剿倭士兵人群里忽然有人指著上坡上叫道
眾人順著望去,只見幾十支陶罐在黑夜的掩護下飛來,罐口處夾著一條燃燒著的布條。
由于人數眾多,又都擠在上山的道路口,許多人躲閃不及陶罐砸中,也有的陶罐被人躲開,砸到地面上。
當陶罐砸中人或地上碎開時,罐中火藥一下子向四周四濺開來,地上和士兵身上瞬間被點燃,著起了火。
身上著了火的士兵叫喊著在地上來回打滾,頭被砸暈的直接倒地被火焰包裹,剿倭軍頓時陣腳大亂。
這時,山上浩浩蕩蕩,整齊的走下一隊大軍,為首的是一排盾牌兵,隊伍行進的速度很快,沒等剿倭軍的人發現到,便已經來到跟前了。
沒有猶豫,對方架起火銃。
沒有喊話,近百支火銃齊齊發射。
“砰砰砰砰砰砰”
火銃聲像大雨般密集,在這山間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