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莊一扇門,隔著人間和地獄。
陳舊的木門外不遠便是熙攘的街市。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討價還價的吵鬧聲,瘋來跑去的嬉鬧聲,聲聲熱鬧鮮活,滿是生氣。
然聽得門軸“吱呀”聲響,邁進門檻,便霎時覺得一陣冰涼迎面拂來,濕冷的氣息灌至頭頂。
死寂。若說戰后沙場上遍地都是沸騰的鮮血,彼時的平靜是耳中嘶吼聲后的一線寂靜,那么在這義莊里,便是充斥著絕望與恐懼的死寂。
諸允爅自覺地在屋檐底下停住了腳步。他拖了把長椅,背靠著正廳并未敞開的門板小憩。他歪頭瞧著楊不留則背著木箱徑直走向尸體,默聲行禮,拿起老江臨走之前擺在尸身身側的尸單,正要了解案情。
可還沒看上一行字,義莊大門便被推了個縫兒,緊接著鉆進來一位緊步搗騰的小老頭兒,驚得聽見腳步聲的諸允爅直接起身借力躍到房頂上去。
楊不留先是聽見諸允爅上房的動靜,撂下手里的尸單出門一瞧,面上驚喜得很,“老江!我還以為你出城了呢!”
“不放心,我就跟架車的老鄉說繞路過來瞧瞧,看見門上沒掛鎖,就知道你在這兒。”老江拍了拍楊不留的肩膀,“尸單看了沒?誒,剛才被你扔到義莊來的那小子呢?”
“上面。”楊不留指了指房頂,轉身把字跡有些凌亂的紙單抓在手里,“老江,你這上寫的是……落水而亡?”
“跑房頂上去做甚么?”老江嫌棄地咋舌,而后說道:“尸體是在城外的涼河下游擱出來的。涼河河道寬闊,水又深,她身上倒是沒什么泥沙,不過傷痕卻不少,有抽打的痕跡,所以需要考證是投河還是被推入水中。”
許是看見了來人又聽見了聲音,諸允爅幾乎倒掛在房檐,望向楊不留的眼睛,確認并無其他人方才翻身落下,把專心說話的小老頭兒嚇得一蹦。
楊不留看著老江捋了捋驚得一抖的胡須,不自覺地彎了彎眼睛,“報案的人是……”
“河邊兒捕魚的船家。晨鐘剛響他就跑到河里撒網,結果看見被他的漁船擋住去路的尸體。”
楊不留點點頭,“我聽侯子說,這案子我師兄不管?”
“黃捕快管。宋錚不是一直忙著梁鄭兩家的案子嘛,而且聽黃捕快說京師刑部派來任職的員外郎這兩日就要到了,到咱們這兒做同知大人,宋錚怕是得忙活這事兒。”老江邊說邊從包袱里翻出來一個做工精細卻并不花哨的盒子,他先盯著諸允爅看了半晌,見他識趣走開了幾步方才開口,“……這個給你。”
楊不留不解,接過盒子打開,著實吃了一驚,“這不是您常用的剖刀?怎么能給我呢?”
“刀是你爹親自打的,以前沒同你說過。有次他幫你師父上山采藥忘了帶鏟子,就把我的剖刀偷去鏟藥草,結果被山石別折了,怕我撂挑子不干,重新打來給我的。我這不是想著,反正告老還鄉以后也用不上,你且留著。”
老江看著楊不留逐漸斂回去的笑意反倒笑出聲來,“可別跟你師哥似的,大清早上沖到我住的地兒抱著我嚎了半天。我老家離這兒也不遠,出了廣寧半天不到的路程,有甚么想不通拿不準的,來找我就是了。行啦姑娘,看見你我就放心了,門外馬車還等著呢……那小子,軍伍出身,結實,靠得住。”
老江趴在楊不留耳朵邊說了最后一句話,意有所指地笑了笑,看見楊不留傻兮兮的眨巴眼睛,轉身晃晃悠悠地走了。
諸允爅望著小老頭兒的身影消失在微嵌的門縫里,回頭看見楊不留臉上的笑意也隨著那消失的身影散了去。
“舍不得?”
“多少有一些。”楊不留勉強擠出半分笑,“其實老江三年前就該走的,只不過為了我爹的案子費盡心思熬到現在……”
諸允爅疑惑,“那為何……”
“為何這時告老還鄉?”楊不留緩緩說道:“因為知府大人說,他該告老還鄉了。”
仔細收好木盒,楊不留默聲掀開蒙蓋在尸身上浸了水漬的白布,先在周身繞了一遭,而后站定,默許了自告奮勇坐在上風口的諸允爅執筆記錄,緩和說道:“老江在尸單上都寫了什么?”
“啊?我看看啊……”諸允爅皺著眉頭仔細辨認著紙面上龍飛鳳舞的字兒,“女尸,年約十五六,水中仰臥,手腳前伸,口閉合,眼——眼微張,口鼻內有泥水泡沫,肚腹鼓脹,皮皺色白,手臂、背頸部有少量瘀痕……沒了。”
楊不留并未回頭,“記,復驗皮膚現白皰,五官已無水滴落流出——”她微俯下身,在尸身頭頂兩側仔細確認,忽而問道:“單子上有沒有寫耳墜兒?”
“耳墜兒?”諸允爅將這一頁紙來來回回看了兩遍,搖了搖頭,“沒有,要寫上?”
“寫上,翡翠耳墜,左側遺失,右側完好。”
諸允爅抬頭,在那女尸的衣物上瞥了一眼,“翡翠?倒不像是跟她這身侍女衣裳相配的首飾。”
楊不留微微斂眉,不置可否,轉而問道:“可有指認準確身份的記錄?”
“記錄倒是沒有,不過之前侯子來過,跟老江說有人指認她好像是在哪間青樓里侍奉的婢女,得明日清早沒客人的時候才能來認。”
楊不留追問道:“哪個青樓?”
“我趴在屋頂也沒大聽清,好像叫……什么……什么翠……樓?”
“涵翠樓?”
“對對對,涵翠樓。”
又是涵翠樓。
楊不留聞言若有所思,片刻后便開始拾掇箱子,徒留諸允爅怔愣地舉著毛筆呆呆問道:“不是……你這是要干嘛?”
楊不留一臉理所應當無需置疑,“去涵翠樓,這樓里面鬧的事兒多半都能扯得上哪位官員權貴,怕是等到明日,這死了人的事兒就壓下去了。”
“原來如此……”諸允爅點頭,半晌之后反應過來,傻了眼,“你?你去青樓?!”
雖說二人風風火火地朝著廣寧府那座最鶯燕動人的樓閣奔了去,誰知到了涵翠樓后院的小門卻碰了釘,被門口的小廝攔住了進院的步子。
“楊姑娘,這正是迎客的時辰,媽媽也沒說請了您來給姑娘瞧病,您一個姑娘家,咱不好讓您進去……”
楊不留抿著唇,并未強求。她忽而轉了頭,幽幽地看向探著頭伺機往涵翠樓后院里四處張望的諸允爅,正準備勸說這位肅王殿下出賣一下色相,便聽見不遠處有人輕聲喚了她的姓氏。
“……楊姑娘。”
楊不留側目,看見那位端莊賢淑的女子,正由著小圓臉的丫鬟攙著,靜立在巷口看著她,大方而得體。
楊不留微怔。
“張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