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說道:“正是此理,我決定,于二月十日這天,聯軍共同發兵,我們河內部攻擊孟津,酸棗部進攻滎陽,南陽部攻打武關,三軍齊發,我料董賊必然招架不住!”
張燕大喜,說道:“此計甚妙!”
陳明站起身來,走到袁紹大帳中的沙盤前,對袁紹說道:“在下聽聞,與敵人作戰想要勝利,首先得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不知盟主大人對于敵我知道多少?”
袁紹說道:“這我倒是略知一些,我軍共分三處駐扎,河內部有我、王匡大人、張大統領三軍組成,酸棗部則由張邈、劉岱、橋瑁以及我堂兄袁遺、鮑信組成,南陽部則由我的族弟袁術統帥,同時還有長沙的孫堅孫文臺帶著朝廷兵馬在趕來的路上?!?p> 袁紹喝了口茶,繼續說道:“董賊的兵力我卻不甚知曉,只知道他有數萬西涼鐵騎,外加吞沒了朝廷禁軍以及丁建陽的并州人馬?!?p> 陳明點了點頭,說道:“盟主大人能知道這些,已經難能可貴,可是對于行軍打仗而言,這還遠遠不夠!”
袁紹奇道:“既然子遠你如此說,必然是有高見,何不說來聽聽呢?”
陳明將手指點在沙盤上洛陽所在,對袁紹說道:“董卓,其麾下最信任的,戰力最強的,就是西涼兵,據說其中有四萬鐵騎,真實數量不可考量,有李傕、郭汜、牛輔統領,而董卓手下次于西涼軍的,便是他吞沒的朝廷禁軍,數量亦有近五萬,朝廷禁軍飽經戰事,裝備優良,實力不可小覷,由董卓親自統領,最后,便是呂布殺掉其父丁原后帶來的數萬并州兵馬,被董卓打散置于各個校尉手下,但呂布依然保留了一部分,呂布其人不知盟主聽說過沒有,英勇無敵,其麾下八健將各個都是好手,也不好對付?!?p> 袁紹聽完陳明的分析,奇道:“陳祭酒,你怎么會對董賊的軍力布置了解得這么清楚,我在洛陽待了多年,更是和董賊共處過一段時間,也無法知道得這么清楚啊?”張燕聞言也看著陳明,他對陳明最為了解,知道陳明自從上山以來從沒去過洛陽,此時感到也非常疑惑。
陳明掩飾道:“我有個同鄉在董卓軍中做事,我之前有心和他保持了聯絡,這些都是他偷偷派人告訴我的。”
袁紹笑道:“這便難怪了,只是陳祭酒你說董卓手下的都是精銳,那這仗還如何打呀?你未免有些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p> 陳明心中暗暗吐槽:“董卓強不強大你袁紹難道心里不清楚么?你要是不清楚怎么會跟在河內生根了一樣,一動也不敢動呢?”
陳明說道:“非也,知道董賊強大,才能想到破解的辦法,若是自欺欺人,一股腦沖上去和他硬碰硬,豈不是愚蠢的行為?”
袁紹見陳明話中有話,有些不悅,問道:“那我倒要聽聽你有何破解的辦法?”
陳明說道:“董賊雖然實力強大,但其內部并非鐵板一塊,他手下的百官,哪個不是對他恨之入骨,董卓想要安撫住群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得花一部分兵力留在洛陽震懾百官。另外,我之前也說了,呂布帶軍投靠董卓,雖換來了義子的名分,但他的勢力卻被董卓打散分到了別人麾下,呂布何許人也?怎能甘心,就必勝變!再說了,所謂知己知彼,董卓對我軍的部署一無所知,他聽聞天下豪杰共起而抗之,必然心生懼意,到時候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來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董賊并非不可戰勝,我們只需同心協力,必然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袁紹撫掌大笑,對張燕說道:“張統領,這位祭酒可了不得啊,將局勢分析得如此清晰,讓我有如醍醐灌頂,好,非常好!陳祭酒,你說說你的想法,我們這場仗該怎么打?”
陳明說道:“盟主大人之前所提出的三路齊功之法確實巧妙,在下也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只是既然知道董賊內部不和,我們當虛張聲勢,讓他們內部的矛盾激發出來!”
“怎么個激發之法?”
陳明神秘一笑,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過了幾日,討董聯軍將要發起進攻的消息就漫天傳了出來,且這傳聞越傳越邪乎,有說討董聯軍集結了八十萬大軍,勢要將董卓挫骨揚灰,有說由于董卓作孽,天降神仙來幫助討董聯軍,只要揮手就可以將董卓軍打得灰飛煙滅。
這些傳聞很快便傳到了洛陽城里,董卓聽說了,心中十分不安,于是便找到李儒。
董卓躺在龍椅上,肥碩的身軀給他的心肺系統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使他呼吸起來也有如打呼,聲音奇響,董卓摸著自己下巴上數層的肥肉,對李儒說道:“李儒,你說,這傳聞是真還是假,關東諸侯真的發動了八十萬大軍?還有神仙相助?”
李儒捋了捋自己的短須,笑著說道:“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天下怎么會有神仙,這必是有心之人在造謠,太師可立即傳令將造謠之人抓起來!”
董卓搖頭說道:“這傳聞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是我知道關東諸侯是真的,那孽畜袁紹,我當初好心放他歸去,還封他為渤海太守,如今竟然成立了關東諸侯的盟主,還有韓馥、劉岱、孔伷、張邈這些人,哪個不是我親封的太守?如今竟然都舉兵反抗我,你說他們有沒有良心?”
李儒說道:“他們都不能體會太師的一片苦心,如今竟然舉兵反太師,太師可派一上將軍,帶天兵將他們一起收拾了就是。”
董卓點了點頭,說道:“收拾自然是要收拾的,只不過朝廷那群人在這里總是礙手礙腳,我干什么他們都有意見,我還得分兵監視他們,這不妥,不如我們遷都長安,把小皇帝和那些討厭的大臣統統遷到長安去,我們也好安心對敵?!?p> 李儒立刻附和道:“此計甚妙,太師真是高!”
“哈哈哈!”董卓大喜,立刻讓李儒安排遷都事宜,董卓遷都一事傳出,天下頓時一片嘩然,且不說朝中如何反應,河內的袁紹也收到了消息,立刻召集眾人開會。
大帳中,袁紹得到消息后大喜過望,起身拉著陳明的手說道:“陳祭酒,董賊果然如你所料,聽到我們發布的傳言后想出了這么一個昏招,他如果遷都的話,他手下的那些將士以及朝中的百官必然覺得董賊害怕了,以往不敢動的心思此時必然蠢蠢欲動,如果能有人帶兵棄暗投明,那就再好不過了,這對于我們真是個好消息!”
陳明沒想到董卓這么快就開始了遷都,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還有些出乎意料,陳明嘆了口氣,對袁紹說道:“這對我們是好消息,可是對于洛陽的百姓,就是場災難了,董卓此賊必然趁此機會,加大剝削百姓,甚至做出更出格的舉動來!”
袁紹沒想到陳明會這么說,他還處在興奮之中,見陳明嘆氣,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愣在了原地。
張燕站出來安慰陳明道:“小明你也不要太難過,我們此舉便是為了削弱董賊的實力,董賊一日不除,天下百姓又如何能安,更無論洛陽的百姓了?!?p> 陳明怒睜雙眼,對袁紹說道:“此時洛陽震動,朝野上下不安,正是出擊的好機會,軍機稍縱即逝,盟主大人你應當立刻聯絡其他各處聯軍,提前發起攻擊!”
如果說陳明之前向張燕提議加入討董聯軍是為了增加自己與黑山軍的名聲,好為以后做準備的話,如今他是真的欲殺董卓而后快了,他雖然沒有當面接觸過董卓,但想到他的所作所為,陳明的心里就泛出陣陣恨意。
袁紹思考了一會陳明的提議,回答道:“這恐怕不太好,如今已是正月末,距離我們商議發兵的日子也不過十來天了,我派人通知其他各地,也需要十來天,根本來不及?!?p> 陳明雙手緊握,恨恨地說道:“我誓殺此賊!”
這十幾天內,袁紹繼續每日招張燕與陳明去他大帳中喝酒,陳明以心情不好為由推脫不去,每日與夏侯蘭在軍營中訓練自己的兵馬,那日在與顏良對決中受傷的士兵們都已經恢復得七七八八,只有幾個骨折的士兵被陳明派人送回了晉城,這次戰役他們恐怕是參加不了了,陳明又將袁紹送來的百匹戰馬并入了無當鐵騎,自此,無當鐵騎擴充至一千一百人,戰力又有小幅提高。
二月十日那天終于到來,陳明一改平常的文士打扮,穿上了自己的盔甲,拿上了亮銀槍,他走到自己軍隊面前,說道:“弟兄們,我們黑山軍以前是為自己而戰,為黑山而戰,但今天,有一個叫董卓的賊人正在禍害著天下黎民,他亂殺平民,奸淫婦女,無惡不做,我們今天出兵,就是要將他除去,為天下蒼生討個公道。從此,我們黑山軍不再只為自己而戰,還為天下百姓而戰!”
“為百姓而戰!”
“為黑山而戰!”
“為我們自己而戰!”
黑山軍發出了震天的怒吼,響徹天地,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