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禮
沒錯,這種場合黎王不會不出現(xiàn),可是他現(xiàn)在還沒有到場,難道他還沒有從丹陽回來嗎?正想著殿外傳來一聲尖厲的聲音:“皇上駕到,昌平公主駕到。”
眾人聞此,紛紛站起整正衣裳低身行大禮:“恭迎陛下。”
皇帝倒是一身常服,身形筆直,昌平跟在身后面上帶笑,自從進(jìn)殿起眼神便時不時的看向祝日生的方向,清河看著昌平的樣子,伸出手拽了拽江起云的袖子引著他看昌平。
皇帝走到上首,看了看正中央原本應(yīng)該是太后的位子,眼中流露出些許悲傷,而后站在自己的桌案前,雙手?jǐn)傞_:“眾卿平身。”
“謝陛下。”
“今日本是太后壽辰,奈何太后鳳體欠佳,故而由朕代替太后來敬眾卿一杯。”說著舉起桌上的酒杯,眾人會意紛紛舉杯共飲,看起來倒是賓主盡歡的模樣。
“眾卿請坐。”
清河才一落座便看著昌平的方向低聲對江起云道:“你猜昌平去了這么久干什么去了?”
雖是按大宴儀制但到底也只是太后的壽典,若非皇帝特別授意根本達(dá)不到這種國宴的級別,所以皇帝只吩咐大家別拘束隨意些,擊掌吩咐鼓樂奏起。
江起云看著對面笑道:“還能是什么,多半是昌平提及女學(xué)之事,皇帝批了。”清河笑笑不再說話。
一曲終了,眾人紛紛出席舉杯祝太后生辰之喜,清河坐在一旁看得有趣,又湊過去跟江起云說話,“我們這些祝壽的坐在這邊喝酒吃肉,過壽的反倒在小屋子里喝藥湯,你說有不有趣?”
江起云笑著搖搖頭,手里捏著酒杯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卻怎么也不往嘴里送,“這話也就你敢說。”
好聽的話說完了,緊接著就該送禮了,旁人的賀禮一早就送進(jìn)了慈寧宮,能在紫光閣送賀禮的都是皇親王公等。
昌平是皇帝的女兒,自然是第一個。昌平從座位上站起,領(lǐng)著一個小男孩,走到殿中央。那個小男孩應(yīng)該就是皇帝的獨子,葉瓏,據(jù)說皇帝子嗣不多,現(xiàn)在也就一子一女而已,而且這個葉瓏自出生以來身體就一直不好,就算清河住在宮中五年也沒見過他幾次,這個孩子未出生時皇帝剛剛登基山東山西一代大旱險些顆粒無收,出生之時山東山西連雨三天解了大旱,皇帝大喜出生之時便親自取名瓏。
昌平要奪嫡登基除了要打破世人對女子的偏見之外,最重要的一關(guān)便是她自己的這個親弟弟,皇子在,朝臣即便知道昌平真有能力也輕易會不放棄皇子登基。
昌平在中央站定摸了摸葉瓏的腦袋,皇帝看著自己面前的子女,笑著道:“你們姐弟倆為太后準(zhǔn)備了什么啊?”
葉瓏抬頭看著自己的姐姐,昌平肯定的看著他點點頭,葉瓏上前一步,奶聲奶氣的說:“兒臣為皇祖母準(zhǔn)備的賀禮是手抄的《法華經(jīng)》。”
“哈哈哈,好。瓏兒有心了!”葉瓏的禮物叫皇帝十分歡心。
的確,葉瓏年紀(jì)不過五歲多,習(xí)字不久,能抄出《法華經(jīng)》已經(jīng)實屬不易,而且這份心意最為可貴。皇帝看著一旁的昌平問道:“那昌平的禮物呢?”
昌平拍拍手,有兩個宮人抬著一個紅布罩著的物件從殿門方向走過來,昌平伸出手揭開紅布是一架紫檀百壽屏風(fēng),“父皇,兒臣的賀禮便是此架屏風(fēng)。”
皇帝仔細(xì)看了看,微微搖頭笑著說:“昌平啊,太后平日里最為寵你,送個屏風(fēng)可是拿不出手啊?”
昌平聽見皇帝這么說臉色不變,笑著道:“父皇,屏風(fēng)之上的百壽乃是兒臣花費半年之久親手所繡,而且這架子圖樣也是兒臣所繪請了巧匠雕琢,還請父皇不要對兒臣太過苛責(zé)。”說著雙手交疊擱在腰間屈膝行禮,看上去頗有幾分俏皮。
皇帝招手示意宮人將屏風(fēng)抬近些,認(rèn)真看了看,點點頭道:“不錯,從前太后對你的女紅就十分頭痛,如今看見這架屏風(fēng)不知有多歡喜呢!”說完哈哈笑了起來,連聲稱好。
昌平微低著頭,心中不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滋味,當(dāng)初自己留在京城沒有遠(yuǎn)嫁,父皇沒有開心而是在算計外祖一家趁機(jī)打壓;自己從丹陽回京復(fù)旨父皇也沒有開心只說她以后可以幫襯弟弟,昌平問是哪個弟弟,聽到的回答是,立儲之事不是你能問的,再說以后的新帝不都是你的弟弟嗎?而現(xiàn)在,自己不過是繡了一個屏風(fēng)而已,父皇竟如此開心。
在父皇的眼里自己是一個金枝玉葉的公主遠(yuǎn)勝過是他的女兒,錦衣玉食詩書禮儀她是最優(yōu)雅的公主,是皇帝養(yǎng)的一個籌碼,皇帝不是沒有動過嫁她的心思,只要對方的價值足夠而且能為皇帝所用,自己的那位父親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送出去。
昌平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這些紛亂的念頭,領(lǐng)著葉瓏行了禮回到座位上,皇帝揮揮手示意宮人將屏風(fēng)抬下將葉瓏的《法華經(jīng)》拿在手中。
皇帝的目光看向清河,笑著問道:“清河,你的賀禮呢?”
清河笑著站起身,還沒來得及說話,門外突然傳來一聲唱和:“黎王到!”
江起云下意識的看向坐在上首的皇帝,皇帝靠在的身體已經(jīng)坐直,表情不復(fù)方才的嚴(yán)肅微不可見的皺眉,看來皇帝對黎王也不是一點防備都沒有。
黎王下山不久,殿內(nèi)的王公大臣多半都不了解這位號稱與皇帝‘素來親近’的黎王,紛紛安靜下來看向殿門的方向。
簾子被小太監(jiān)掀開,進(jìn)來一人身著青衫腰間佩玉正是黎王,與在萬芳樓相見不同的是他手中少了柄折扇。黎王快步走上前行大禮,開口道:“陛下,臣賀禮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皇帝快步走下來扶起黎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王兄替太后尋禮來遲,朕怎么忍心責(zé)怪呢?外頭冷,王兄快入座吧!”
清河站在那往前走也不是坐下也不是,看著黎王笑著叫了聲“王兄”,而沖著皇帝道:“皇兄,既然黎王兄尋禮來遲,不如就讓黎王兄先?”
“也好,朕也想看看王兄找了什么好東西來?”皇帝欣然應(yīng)允。
黎王笑著道:“那就多謝清河相讓了。帶上來。”話音剛落,從外面進(jìn)來一個小廝模樣的人推著一個銅車緩步進(jìn)來殿內(nèi),銅車上也是蒙著一塊紅布,看著有半人多高不知道底下是個什么,皇帝看著笑道:“你們都喜歡搞出這些花樣來。”
黎王微笑比了個請的手勢,“請皇兄為大家揭曉吧!”
皇帝欣然同意,揭開紅布的瞬間殿內(nèi)被一股齊香籠罩,味道悠長,變化反復(fù),眾人被那紅布下面的東西吸引紛紛看過去,那紅布下是一株半人高的樹雕,樹樁部分也不過成年男子雙手合攏般粗細(xì),樹枝伸展看著并沒什么有什么出奇。
黎王似乎看出眾人的不解,笑著解釋道:“這個樹雕是由一整段奇楠沉香雕琢而成,臣聽說太后夜難安枕精神不振,故去東海求取此物,為求太后鳳體康健。”
“王兄確實有心了,想必太后知道王兄的心意定能早日康復(fù)如初。”皇帝看起來倒是對此物頗為滿意。
清河看看一旁的江起云,這黎王前幾日還在丹陽,這一轉(zhuǎn)眼就到了東海了,當(dāng)真是有意思,正想著,皇帝出聲喚道:“清河,你的賀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