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年,王莽當膩了位極權臣的生活,便開始拉幫結派,暗中策劃差不多的時候。
覺得篡位的時機到了,便以攝皇帝之權廢黜劉嬰并封為安樂公,原因是年齡太小不宜當權。
當初是你把人家小孩扶上皇位的,現在又整這一出,可見心機頗深,隨即篡漢稱帝。
更改國號為“新”并撤銷元始年號,改為始建國元年,首都不變,還是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
一介布衣皇帝劉邦創建的劉漢江山就像一座高大雄偉的擎天柱一樣,也許是支撐了210年的天下,終于扛不住了,頃刻之間轟然倒塌。
王莽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后實行托古改制,把全國地名重新改一遍,還有中央和地方行政官名。
甚至全國通用的貨幣隔三差五換成新貨幣,老百姓以及貴族私下里仍然使用原先的貨幣來交易。
當王莽知道這個正是的情況后,就以不遵從中央領導指揮將其誅殺,再一個就是,某些官員沒有把事情處理好,王莽處以極刑,搞得人人自危。
公元14年,新朝天鳳元年
當時的劉秀已長成20歲風華正茂的大小伙子了,據史書上面記載身高,七尺三寸,按照現在的計量單位。
應該是1米75左右,濃眉如劍,鼻梁高挺,額骨突出,這典型的是高帥形象,只差一個富了。
這一年,劉秀給叔父劉良講,想到長安去求學,劉良心想也好,不枉哥哥生前的囑托,反正之前在蕭縣做官積攢了些積蓄。
可是蔡陽縣距離長安比較遠,又沒有多余的錢買交通的行具。
考慮到叔父出錢資助自己上學已經不錯了,于是就和同鄉伙伴韓子,以及發小朱祐合租了一輛驢車到達了長安,正好趕上海瑯琊郡海曲縣(今山東省日照市)人呂母起義。
劉秀到達長安后頓時眼前一亮,不由自主感嘆道:“哇,長安真是一個好地方啊!如此繁花似錦。”
因為劉秀這二十年里一直在家鄉蔡陽縣生活,沒有見過大世面,這次難得去大城市一趟,被眼前的情象迷住了,鬧市街道吆喝聲不斷,還有玩雜技的。
劉秀情不自禁的向前看,雜技表演完畢之后見別人鼓掌,自己也跟著一起鼓掌。
朱祐說:“文叔,走了,走了,以后有的是時間看,再不走的話,我們去太學報道就該遲到了。”
就這樣兩個人進入了當時全國中央政府出資開辦的最高學府太學,然后教書先生便把此二人帶進學堂,這一學期學習的是《尚書》。
教書先生拿出課本朗誦道:“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于位,讓于堯舜,日若稽帝堯,帝放勛,欽,明,文,思,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
接下來教書先生讓學生朗讀了一會,便讓新來的同學劉秀背誦一遍,劉秀竟然一個字不漏的全部背誦出來。
在場的所有太學生無不站起來鼓掌,從此刻開始感覺到學習是如此快樂之事。
當天當天晚上下了一整夜雨,第二天早晨準備去教學堂時,劉秀卻在被窩里腃著腿,朱祐走過去撫摸額頭發燙,馬上聯想到肯定是昨天晚上感冒了。
朱祐趕忙給教書先生請假,然后請了一位郎中,郎中給劉秀診完脈之后開了一封配藥方子。
可是還差一種入藥藥材,那就是白蜜,也就是結晶后的洋槐花蜂蜜,朱祐隨即從口袋里面掏出自己的零用錢去集市上買了一小罐白蜜。
等藥材全部配齊之后朱祐幫忙熬藥給劉秀喝下,次日劉秀的病完全好了,回到教學堂繼續上課。
禮拜天的那一天劉秀獨自一人在教室里面讀書,朱祐和韓子拉著劉秀去玩耍,而且還有兩位剛認識的同學鄧禹(字,仲華)和莊光。(又名遵,字,子陵,后因避諱改姓為嚴,所以也叫做嚴光)
這五個人一起你說我笑的到長安街道上閑逛,在行走過程中劉秀與自己小七歲的鄧禹聊著挺好,在交談過程中還發現是同郡人,鄧禹是南陽郡新野縣人。
這五個人在回太學途中看見了一只龐大的儀仗隊,劉秀看到車駕前方的720人穿著華貴的服飾羨慕不已,在當地人口中得知這是這些穿的華貴服飾的人是保衛皇宮安全的執金吾。(yu)
劉秀由衷的感嘆道:“這輩子能做個執金吾這樣的官職足矣。”眼睛看著這之儀仗隊漸漸遠去才離開。
這五個人繼續往太學方向走去,走著走著劉秀突然停下腳步,原因是身旁有一頂豪華的轎子經過,一陣微風輕輕吹開那軟綿綿的錦簾。
只見里面端坐著一位很標志的女子,心生疑惑,便自言自語道:“這女子是誰?容貌如此俊俏。”
身邊的鄧禹發話道:“她可是我們新野縣陰府家的掌上明珠,也是我們縣第一大美人陰麗華,她們家的產業又700傾畝地,文叔兄是不是看上人家姑娘了?”
劉秀再次發自肺腑的感嘆道:“今生若能娶到這樣的女子做妻子,夫復何求,唉!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人家可是千金大小姐,我只不過是一個勤于農事的莊稼漢而已,這次來到長安求學只是暫時的,別想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了。”
有一天上課期間,教書先生讓學生們寫一篇勵志論文,劉秀就寫下“仕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樣的千古名句。
劉秀在長安上學兩年完畢后回到家鄉蔡陽縣,這時從一個鄉巴佬變成了一位知識分子,為了幫叔父減輕負擔。
劉秀叫上大哥劉縯去莊稼里干農活,兩兄弟在路上有說有笑的到達了田間地頭,劉秀拿出鋤頭給大哥一把,然后戴上太陽帽挽起褲子和袖頭。
劉縯看到劉秀專心致志的鋤草,不僅笑道:“二弟干農活如此上心,就好像咱們高祖的兄長劉喜一樣,憑你這兩年在太學學習的文化足可以謀個一官半職。”
劉秀對答道:“是啊!只是現在權臣外戚王莽篡奪我們劉家的江山,一直在打壓我們劉氏宗親,再一個就是,即便是某個一官半職,在新帝的殘暴下也無法生存,就算是去當官。”
“恐怕就連最基本的孝廉這樣的官職也很難,還不如老老實實動地,成大事者不在于干什么,而是心里想著什么,做個有理想的莊稼漢豈不是更好。”
很快到了中午,劉秀拍拍身上的塵土就和大哥回去了,到達家中恰巧遇見媒婆給二姐劉元說媒。
在談話過程中聽到未來的姐夫家是在新野縣三世為官的家庭,豫章都尉鄧宏家的公子鄧晨。(字,偉卿)
劉秀頓時想起了兩年前在長安遇見過的一位女子陰麗華也是新野縣人,心中暗暗高興,并且祈禱這件婚事能成。
沒過幾天劉秀的祈禱實現了,這一天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鄧晨身穿紅衣胸前扎花騎著高頭大馬去蔡陽縣迎親。
迎親隊伍很快就到達了蔡陽縣,劉元穿著更是鮮艷無比,片刻過后,劉元上了花轎一起趕往新野縣。
婚禮主持完畢后鄧宏雙手抱拳笑道:“今日各位父老鄉親,能來到我們鄧府參加我兒子的婚禮慶典,真是蓬蓽生輝啊!大家吃好喝好,我就不陪各位了。”
就在這個時候,劉秀看見了一名身穿華麗服飾坐在貴賓席上的一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女子,想走近點看清楚是誰,卻發現果真是陰麗華,心中甚是高興。
情不自禁的邁開腳步走過去,走著走著心想自己雖然是高祖的后裔,但現在身份卑微,卻又停下來腳步。
于是又坐回到原位上,心中不僅疑惑起來,陰麗華為何會出現貴賓席上,還沒等想明白怎么回事時。
陰麗華只身走到新郎面前說:“恭喜表哥今日大婚,表嫂可真漂亮。”
這時的劉秀聽到表哥二字心中更加疑惑了,心中浮現出許多問號感嘆號,酒宴結束后,鄧宏送走了親戚朋友,接下來劉元挨個介紹兄弟姐妹。
劉秀突然問道:“姐夫向你打聽個事,今日酒席宴上是否有一個叫陰麗華的女子?”
鄧晨說:“對,我們是表兄妹關系,她的母親是我們鄧氏家族的人,你怎么知道她叫陰麗華,難不成你們認識?文叔是不是喜歡上人家姑娘了。”
劉秀說:“我的身份哪里配啊!認識談不上,只是兩年前有過一面之緣。”
鄧晨見劉秀嘴上說不配,但是能微微看出臉頰赤紅,心中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拍著劉秀的肩膀說:“這件事情好辦,就交給姐夫我了。”
劉秀高興道:“那文叔就先謝謝姐夫了。”
鄧晨說:“說的哪里話,都是自家人,不必這么客氣。”
就這樣,劉秀和大姐,大哥,三妹回到了蔡陽縣,有一天劉秀到新野縣姐夫家里游玩,可恰巧的是陰麗華也在。
劉秀和陰麗華對視在一起誰也不說話,鄧晨把為了化解這種尷尬氣氛,便把雙方給介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