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穿著便服,在街道上走著,左右跟著孫乾和休起,后面是衛(wèi)莊等四個衛(wèi)村兄弟。
街上的行人并不認(rèn)識黃勝這個新上任的太守,但是卻有不少人認(rèn)識休起,看到黃勝他們一行人,都稍稍往旁邊走。
“這高菀城倒也挺繁華的嘛!”黃勝道。
“樂安郡府以前是在樂安城,由于高菀地處交通要沖,景帝時期,太守王獻(xiàn)把郡府遷到了高菀城。”休起接口道。
“嗯,休起是本地人嗎?”黃勝又問。
“下官是土生土長的高菀人。”休起道。
“難怪你如此了解樂安郡。”黃勝道。
“主公過獎。”休起道。
“主公,看前面。”孫乾手指前方。
黃勝看到前面不遠(yuǎn)圍著一群人,“走,咱們看看去。”說完快步走了過去,孫權(quán)等人連忙跟上。
“發(fā)生了什么事?”黃勝問旁邊一人。
那人說:“一個老頭在賣一個小姑娘。”
“什么!”黃勝聽了不禁心中有些怒火,但想想現(xiàn)在可是東漢時期,也不算稀事。
“麻煩讓一下。”黃勝想看個夠竟。
“各位讓一下。”休起也上前示意。
“休郡丞來了。”有人認(rèn)得休起,眾人紛紛讓道。
黃勝走入人群中,看到地上跪著一中年男子,旁邊站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男子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語,說家里窮困,望有貴人收養(yǎng)自己女兒,時不時還祝一下恭。
“這種事情經(jīng)常有嗎?”黃勝轉(zhuǎn)身問休起。
“這算不上稀奇事,下官也見過此類事情。”休起道。
“哦!”黃勝覺得沒必要多管閑事,但又想到自己身份已是一地方父母官,在自己的地盤,讓自己碰到,怎能袖手旁觀啊!
“在場有沒有哪位貴人愿出錢相助這父女倆的?”黃勝高聲問道。
周圍的人吱吱唔唔,沒一個站出來說話。
黃勝心中納悶,附身問那個男子:“這位兄臺,你是哪里人氏,為什么要賣自己的女兒?”
男子道:“我叫杜敬,是高菀杜家村人,我內(nèi)人去年過世,我這身子又多病,也干不了什么活,本來地就種得少,今年又碰上天災(zāi)不斷,眼看著這孩子三天餓兩天的,這以后要怎么活,實在沒辦法才想出這主意的。”
唉!黃勝心中一嘆,像這樣的家庭還有多少啊!就算借給他們糧食種子,也沒有勞動力去耕種。
這樣的事情不能全面兼顧,但是遇到了怎么能不管,黃勝從懷里掏出一些碎銀,塞到杜敬的手中,語重心長地道:“拿著這些錢去看病,帶著孩子回家吧!孩子終究是自己的骨肉,怎么能隨便賣與他人,一旦賣給了人家,以后想見面可就難了。”
杜敬接過銀子,一聽這話,頓時泣不成聲,小姑娘也抽泣起來。
“多謝貴人,貴人的大恩大德,我愿做牛做馬,報答恩人,孩子,快磕頭。”說完拉著小姑娘一起跪在黃勝面前磕起了頭。
“些許銀子,不必如此,快起來。”伸手扶起父女倆,有著現(xiàn)代思想,黃勝一點都不習(xí)慣接受別人的跪拜。
“敢問恩人尊姓大名?”杜敬問黃勝。
“這位就是新上任的樂安黃太守。”休起不失時機(jī)的上前介紹。
“啊...”杜敬聽說幫自己的是太守,競不知所措,啰嗦著又要下跪。
圍觀的人一聽說這個年輕人競是樂安太守,頓時退到了一邊,還不時說著見過太守。
黃勝白了休起一眼,扶起杜敬,對著眾人道:“大家不必驚慌,我剛來到樂安郡幾天,對當(dāng)?shù)夭涣私猓识鰜碜咦撸蠹也槐厝绱松瑁盐耶?dāng)作一個普通人即可。”
眾人口中應(yīng)諾,卻哪里敢造次。
“我有一些事情要向郡里所有人公布,明天你們可以去看郡府出的榜文,這里沒什么事了,大家散了吧!”黃勝道。
眾人應(yīng)聲散去了。
“你們也回去吧!”黃勝對杜敬道。
“黃太守,杜敬有個請求,望大人恩準(zhǔn)。”杜敬道。
“請說。”
“求太守收留小女,給太守做丫鬟,服侍太守左右,以報太守恩情。”杜敬道。
“這...”黃勝有點為難,:“你體弱多病,正是要人照顧的時候,讓你女兒在身邊照顧你,豈不更好?”
“我能照顧自己,太守若是肯收留小女,那是對她的再造之恩,也讓她有機(jī)會報答太守之恩,如此,我心里再無牽掛,望太守成全。”杜敬說完又是一跪。
黃勝無奈,只得道:“你們先回家養(yǎng)病,等你病好了再來找我吧!”
杜敬沒法,只得應(yīng)許,帶著女兒回去了。
“公佑,你說,像這樣的家庭,就算官府資助得了一時,可失去勞動力的人,如何才是長久之計?”黃勝問。
深沉了一會,孫乾道:“主公,朝庭并沒有過這些指示,我們也難以面面兼顧。”
“話雖如此,可是身為父母官,怎能坐視百姓受苦?!”黃勝道。
“主公仁義,在下慚愧。”孫乾道。
“以后,我一定要建立一所,能讓病弱老人等生活難以自理的人有棲身之處,包括戰(zhàn)場上傷殘的士兵,亦可安罝。”黃勝自言自語。
“如此,真乃百姓之福。”孫乾道。
黃勝一行人在街上走了一個多時辰,酒樓,商店,包括農(nóng)戶民居都訪問了幾家,大概了解了基本情況。看來前太守陸康也有些本事,樂安郡在他的治理下還算不錯。
“我們回府吧!”黃勝走訪得差不多了,便回了太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