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率軍直入下坯,又派人招降郡內各縣城,徐州軍民本來就不歡迎曹軍,聽說是青州軍到來,紛紛舉城而降,黃勝迅速就穩定了下坯局勢。
現在,只剩下廣陵郡還未投降,廣陵太守乃是陳登。
原來,當初曹操攻下徐州,陳珪一族并未隨劉備而走,而陳氏是徐州大族,曹操也不敢輕易冒犯,又喜愛陳登之才,便聘為幕僚,并封其為廣陵太守,如今,曹操棄了下坯與廣陵二郡,又知道陳登不會離開徐州,便讓其留在廣陵,雖然,曹操知道陳登有可能投降黃勝,但是也沒有辦法。
黃勝深知陳登是個難得的人才,其人一切都是以家族為重,絕不會忠于任何勢力,于是,打算派人勸降陳登。
黃勝寫好一封書信,令人帶到淮陰,信中寫道:元龍先生,徐州局勢,先生想必已經清楚,如今,我軍已占領下坯,廣陵與中原已斷絕聯系,徐州之民并不歡迎曹軍,相反,我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擔壺相迎,先生若歸降我軍,乃是順民心意,更是百姓之福,請元龍細思。
陳登收到信,沒多作考慮,便出城而降。
黃勝十分高興,對陳登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元龍真不愧是徐州名士,徐州之民皆敬仰元龍,元龍治理廣陵,最為合適。”
陳登道:“主公過獎了,陳登只是想為徐州百姓多做點事情?!?p> 黃勝道:“身為父母官,為百姓謀福,正是為官之根本,廣陵有元龍在,我很放心?!?p> 陳登道:“多謝主公信任?!?p> 于是,黃勝仍任陳登為廣陵太守,因為,陳登在徐州很得民心,雖然知道他不一定會忠于自已,但陳登絕對忠于徐州百姓,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這時,黃勝已得知高順攻下了鄭國,并斬殺了車胄,又捕獲了李典、曹洪二人,心中大為歡喜,同時,讓高順率軍來下坯,鎮守此地,又分兵一萬給張遼,讓他鎮守東海。
黃勝又派使者去告知曹操,讓他用彭城一郡來換李典、曹洪、曹休三人,雖然知道曹操不一定會答應,但是絕對讓他非常頭痛。
正如黃勝所想,曹操聽說要用彭城換回三人,心中十分的不愿意,因為彭城乃是豫州門戶,失去彭城,豫州就會在黃勝和孫策兩方大軍的威脅下,但是,曹洪與曹休都是曹操族親,李典也是曹操的得力愛將,手心手背都是肉,這下,曹操真的是左右為難,其他人心中也都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出聲,畢竟,這關系到了曹操家族的事。
曹操決定問一問荀彧的意見,因為荀彧有超乎常人的政治眼光,對這樣的事往往有獨到的見解,于是,曹操寫信令人帶去濮陽給荀彧,又對黃勝的使者說,先考慮幾日再行決定,好在黃勝已吩咐過使者,曹操若是一時未能下決定,就先回來,使者便回下坯向黃勝復命。
不久,曹操在彭城收到了荀彧的書信,信中言:黃勝的意圖,并非要彭城,他也知道,主公不會讓出彭城,青州富甲天下,黃勝也不想要財物,眼下,可讓陛下擬旨,封黃勝為大將軍,而如今,袁紹也是大將軍之職,主公再派使者往河北,說,黃勝認為,袁紹有篡位意圖,所以,他已不配掛大將軍之職,黃勝又利用扣押李典等三將來威脅,讓主公表奏他為大將軍,如此一來,袁紹必定更加忌恨黃勝,兩家交惡,則利于我軍,此乃一石二鳥之計。
曹操看完信,大喜過望,馬上派人去下邳向黃勝答復,黃勝見曹操只用一個大將軍的虛職來換李典等三人,心中多少有點不甘,而呂布與高順卻認為十分劃算。
呂布道:“李典乃是很早就跟隨曹操的人,曹洪、曹休都是曹操族親,此三人絕對不可能招降得了,大將軍之職,僅次于三公之下,主公受之,百利而無一害?!?p> 高順也道:“這是提高主公威望的機會,主公可放心答應曹操之求?!?p> 黃勝道:“袁紹也是大將軍,我若受大將軍之爵,那天下豈不是有兩個大將軍?”
高順道:“曹操此意,說明已代表朝庭不承認袁紹的爵位,袁紹自然知道曹操就代表了天子,如此,就讓曹操與袁紹交惡,與主公無關。”
黃勝思慮再三,決定應曹操之求,等朝庭旨意一到,就釋放李典等三人。
十日后,黃勝等來了天使,接了圣旨,受了官印,便如約放了李典、曹洪、曹休三人。
曹操見三將已被放回,馬上又派使者前往河北。
袁紹聽了曹操使者的話,大發雷霆:“黃勝欺我太甚!我當趁其主力在南,再次兵下青州,拿下樂安,讓他后悔今日之事?!?p> 郭圖道:“主公,目前,還不是動兵的時候,我軍士卒剛訓練成軍,未曾臨陣,青州軍精銳無匹,更是身經百戰,黃勝如今剛受大將軍之職,主公若現在向黃勝動兵,豈不更加證明黃勝名正言順,眼下,主公應向朝庭申請三公一職,看曹操之意如何,若曹操應允則最好,若曹操不應,則說明其中乃是他從中作梗,挑撥主公與黃勝,讓我兩軍交惡,屆時,主公就向曹操說明,要是不授三公之爵,主公就結聯黃勝和孫策,三面夾攻曹操,看他如何抵擋。”
袁紹大喜,道:“好,此計甚妙?!?p> 于是,袁紹向曹操使者說明意愿,讓其帶回知會曹操。
曹操收到袁紹的信后,又陷入沉思。
曹操對手下眾人道:“袁紹若位列三公,豈不是與我同階,萬不能應他所求?!?p> 程昱道:“主公,昱有一言,請主公斟酌?!?p> 曹操道:“仲德請說?!?p> 程昱道:“主公何不向圣上求取丞相之職?”
曹操一愣,道:“我的威望不足,此時任丞相之職,恐怕不適合?!?p> 程昱道:“有何不可,主公占領天下之中心,又扶攜圣上,功蓋環宇,丞相之職,受之無愧?!?p>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程昱之言,畢竟,曹操若是升了官階,手下肯定也會得到提升的。
于是,曹操自任為丞相,又封袁紹為司徒,至此,三家都是皆大歡喜,不過,袁紹對黃勝卻是更加忌恨。
黃勝心中很是郁悶,曹操居然利用困難扭轉形勢,化不利為有利,如今,官拜丞相,又救回了三將,可以說,此次政治交鋒,曹操才是最大的贏家,而袁紹白得了一個三公之職,也是暗自歡喜,不過,黃勝得了幾乎整個徐州,也是收獲不小。
黃勝總結了一下徐州之戰的結果,這次能夠擊退曹操,有著多種因素的結合,黃勝雖然贏不了郭嘉的計謀,但每次還是能化險為夷,不得不說,還是靠一些運氣的,另外,張遼與太史慈的超常發揮也對整個戰局有著巨大影響,而最后,黃勝反守為攻,偷襲東海,是這次戰爭的關鍵,這也是曹操始料未及的,棋錯一著,以至后面處處被動,最終,曹操只得退守彭城。
202年,黃勝留張遼守東海,高順守下邳,自已率領大軍回樂安。
曹操也率軍回了濮陽,并留夏候惇,程昱,李典等人守彭城,調于禁,曹休前往沛縣駐守。
至此,徐州之戰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