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年春,黃勝率軍五萬,進入并州邊境,將軍隊駐扎在太行山下,涉縣以東。
又暗中讓趙云率領一萬兵馬進入中山國。
黃勝吩咐趙云道:“子龍到了靈丘之后,多準備錢糧,因為過了太行山,糧草運輸不便,子龍要盡快占領雁門,不然大軍沒有后援,將置身險境之中。”
趙云道:“末將明白。”
袁紹聽說黃勝大軍已出,也率領兵馬進入涉縣附近的太行山上駐扎。
這時,曹操令曹仁領兵一萬,進駐上黨郡的高都縣。
袁紹聽說曹操只派一萬兵馬前來,心中十分生氣,便派人去質問曹仁,為何支援的兵馬如此之少。
曹仁回復袁紹說,江東孫策有侵犯豫州之意,故而未能抽調太多的兵馬前來并州。
袁紹聽說以后,心中惱火,卻也沒有辦法。
話說,趙云率領兵馬來到靈丘縣,此處位于中山國最北部,從靈丘翻過太行山,就可以進入到雁門郡,此處人煙十分稀少,道路非常難行,用了整整十天時間,趙云部隊才穿過太行山來到雁門,雁門屬于偏遠地區,靠近匈奴,整個郡守軍只有千余人,趙云毫不客氣地占領了雁門郡,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往南而去,趙云這路兵馬的任務并不是攻城掠地,而是抄襲袁紹后路,所以,占了城池之后只是帶走了糧食和一些軍隊日需品,沒有留下一兵一卒把守。
趙云率軍一路往南,進入新興郡,接連占領了云中、九原兩城,直到趙云的兵馬進入到太原,袁紹才知道趙云在背后出現的消息。
袁紹驚慌失措,忙令高干率三萬大軍前去抵擋趙云,當高干的兵馬到了太原的晉陽,趙云也占領了陽曲。
黃勝聽說曹操也參與了并州之戰,不過只派了曹仁領一萬人前來,便問荀諶:“曹操插手并州戰事,然而只派了一萬兵馬前來,這又是何意思?”
荀諶道:“曹操自然知道我軍厲害,怎么可能派這么一點兵馬來幫忙,曹操恐怕不是來幫袁紹,而是來趁火打劫的。”
黃勝道:“哦?你是說,曹操會趁我和袁紹交戰的時候占領上黨?嗯,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性,因為,我實在想不通,曹仁這一萬兵馬能起到什么作用。”
荀諶道:“決不能讓曹操坐收漁人之利。”
黃勝道:“可有良策應對?”
荀諶沉思了良久,道:“主公,我思有一計,但是也要付出一點代價...”
黃勝道:“友若請說。”
荀諶道:“主公,主公可在鄴城牢房里散播流言,說,曹操派曹仁領兵入上黨,是想趁主公與袁紹兩敗俱傷之際,襲取上黨,然后,故意讓淳于瓊聽到,再派人把淳于瓊押到涉縣,半路故意讓他逃脫,讓淳于瓊把這一消息帶給袁紹,接下來,讓袁紹去對付曹仁。”
黃勝道:“好,此計可行。”
話說,淳于瓊被關在牢里幾個月,漸漸的心灰意冷,不過,今天卻有幾個獄卒來找淳于瓊,說要將他押往別處。
淳于瓊問:“你們欲將我押往哪里去?”
獄卒道:“大將軍要見你,目前大將軍在涉縣,我們要把你押往涉縣。”
淳于瓊有點納悶,自己被捕了那么久,黃勝一直都沒召見他,如今,突然要在前線召見他,淳于瓊心想,這次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次日,淳于瓊開始被押往涉縣,走了幾日,一天晚上,有兩個青州兵在淳于瓊旁邊低聲講話,淳于瓊假裝睡著。
一個青州兵道:“聽說,曹仁帶一萬兵馬進入上黨,名為前來相助袁紹,實際是想趁袁紹和主公交戰之際,奪取上黨。”
另一個問:“這消息從何而來?”
那個青州兵道:“是我軍安排在曹軍那里的細作得來的消息。”
另一個青州兵:“奧,原來如此,我看,這十有八九是真了。”
淳于瓊在旁邊聽了,暗暗吃驚,心想,自己要想辦法逃脫,去報知主公才行。
于是,淳于瓊趁押解他的青州兵們睡著,在石頭上把綁在身上的繩子磨斷,然后趁著夜色逃跑。
后面的青州兵被‘驚醒’,大喊道:“淳于瓊跑啦!快追!”
當然,肯定是‘追’不上的了。
淳于瓊一路狂奔,數日后,熟悉地形的他,回到了涉縣,并打聽到了袁紹大營所在。
于是,淳于瓊就對袁紹說出了曹操的意圖。
袁紹一時辨不清真假,便問眾人:“諸位覺得如何?”
許攸道:“依我看,曹操派如此少的兵馬前來,很有可能就是這個目的。”
郭圖道:“主公可傳意給曹仁,讓曹仁暫時駐軍于高都,然后再派人密切留意其動靜,若他善自率軍向上黨而來,到時再用伏兵襲擊他。”
袁紹道:“好,就按公則之言而行,我軍目前主要的敵人還是黃勝,大家盡量想辦法把黃勝擋在太行山以外。”
話說,趙云得知高干已領三萬兵馬進入晉陽,于是,便率軍直接來到晉陽城北,扎下營寨,并每日向高干叫陣,并叫士兵到城下百般辱罵,而高干充耳不聞,堅守不出。
于是,趙云想出一計,每天夜里,都叫一隊鼓手到臨近晉陽城下擂鼓吶喊,剛開始高干以為趙云要攻城,但是,趙云令人在城下每晚只是擂鼓吶喊,并沒有攻城的意思,久而久之,高干和城上的守軍就麻木了,后來,一聽到城下的鼓聲響起,城上的守軍干脆充耳不聞,躲到塔樓里面,趙云知道機會終于來了,于是,一天夜里,趙云按往常一樣照樣派人到城下擂鼓,城上守軍已全部躲到塔樓里面,趙云親自帶一百精銳士兵,用鉤索攀上城墻,守軍看到有人攀上城墻,知道中了趙云之計,趙云率著一百精銳士兵,堵住塔樓門口,袁軍被趙云等人擋住,沖不出塔樓,這時候,袁軍又從另一邊塔樓的門里涌出來,趙云等人退到城墻邊,這時候城下的云梯已經推到城墻附近。
趙云帶一百人擋住城墻處無一人能靠近,袁軍有不少人認得趙云,看到趙云已經登上城墻,都十分震驚,趙云長槍舞的風雨不透,率領部隊死死擋住了袁軍的進攻,袁軍根本就不能靠近墻邊,這時候城下了云梯已經推到城下,青州軍開始登城。
這時候高干已經收到了青州軍登上城墻的消息,大呼上當,連忙率兵來阻擋。
當高干來到了城門,城上已經有數百青州軍登上了城墻,趙云一人首當其沖,身先士卒,所過之處,沒有一合之敵,趙云又帶人堵住城墻的階梯,高干的軍隊根本登不上城墻來,這時候已經有兩三千青州軍登上了城墻,并對城內的袁軍用弩箭一陣亂射,袁軍無數人中箭而倒,本來守城的袁軍,現在反而成了攻城,但是,就算是攻城部隊好歹也有所準備,而此的袁軍卻是準備要登上城墻,根本就沒有組成防御盾陣,一個個都成了活耙。
高干看到已方傷亡慘重,連忙叫人退到城門下,組成防御陣型,趙云也率軍沖到城下,開始對高干的部隊進行攻擊,袁軍抵擋不住,陣型被沖散,趙云又率人占領城門,并打開了城門,高干看到城門已開,知道晉陽難以守住,便率軍向城中退去,趙云率領人馬在后面窮追不舍,高干率領大部人馬撤向南門,數萬人馬要從一個城門出城談何容易?但是由于道路狹窄,趙云的軍隊也是施展不開,出城的人自然要比后面被殺死的人多。
當高干的部隊全部撤出城后,城中到城門的道路上堆滿了袁軍尸體,趙云率領兩千騎,繼續出城追擊袁軍。
青州軍追擊潰兵相當的有經驗,他們并非見人就殺,而是只殺前面擋路的人,并且,一邊追殺一邊喊著“降者免死。”這樣,被拋在后面的敗軍通常都選擇了投降,這些降兵,自然就留給后面的步兵收拾殘局。
趙云率軍追了三天三夜,這三天對于高干來說,是有生以來最難度過的三天,有時候在睡夢中都被驚醒,以為趙云的追兵來到。
趙云一路追趕,追到了上黨以北的陽邑縣,入到城中,高干的逃生噩夢才算結束,自然,兵馬也是損失慘重,如今剩下還不到萬人。
袁紹在太行山修筑了如此多的要塞、箭塔、據點,雖然看似防守嚴密,卻也有一個弊病,那就是兵力過于分散,本來這樣防守敵人綽綽有余,可惜趙云部隊已經深入腹地,太行山上的袁軍眼看著趙云攻略城池,卻是束手無策。
高干進入陽邑城后,又據城堅守,并派人向袁紹求救。
袁紹聽說高干擋不住趙云,又派鞠義領兩萬兵馬支援高干,袁紹本身就只有十多萬兵,分兵把守太行山各處,如今,在涉縣的兵馬只有五萬,五萬袁軍對黃勝五萬青州軍,袁紹那是一點信心都沒有,幸虧還占有地形之利,不然,袁紹早就退回壺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