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大廳里燈火通明。
楊寶權的年歲應該不到三十,身材雖然很結實,個子卻不是很高,一身朝服讓他端正的五官透著幾許威嚴,眉宇間有楊氏有幾分影子,可能是長期征戰沙場的緣故,黑紅的臉上滿是溝壑。
楊寶權此刻在審視安璃,安璃亦迎上了他的目光。
安璃卻沒有從楊寶權的眼中看到敵意,不過他的眼神帶著幾分輕傲,這不奇怪,他畢竟是楊府的嫡出長子,而安璃如今不過是奴籍的宮女。
楊寶權再次開口的時安璃卻吃了一驚:“我聽說當初唐青的折子,也是你幫著遞的,你現在很出名啊!”
“唐青?”
唐青不是關押起來了嗎,楊寶權怎么知道折子的事情;“奴婢想問下,唐青的事情大人知道多少?”
安璃還在疑惑,楊寶權再次開了口:“據說這次剿匪的事情你也立了功勛,陛下已經昭告四方了若沒有你的那出苦肉計,不可能那么順利的剿滅匪軍,看來用不了多久就不是你喊我大人,得我喊你娘娘了。”
“不是……”
安璃還沒來得及解釋。
楊寶權的眼角帶著幾分輕蔑:“我表妹沒你那些心思,但是她有安府和楊家。”
安璃默默的吞下了沒說話完的話,原來楊寶權的心里是這樣想她的,滿腹心思、不擇手段,一心只想爬上龍塌承歡邀寵的女人。
“表哥你誤會三妹妹了。”安琪雅急于幫安璃解釋。
安琪雅越解釋,楊寶權越覺得安璃用了手段,他認定安璃會傷害安琪雅,出言提醒安琪雅:“她是陛下從赤王府搶來的側王妃九黎妖族姜洛羽,娘娘難道忘了,娘娘的親妹妹早就落崖死了。”
安琪雅還想說話,那邊宣皇上皇貴妃駕到。
楊寶權返回他的位置,安琪雅才反應過來拉著安璃給進來的李元治和聞婷下拜。
李元治在今天這樣正式的場合,穿了身龍袍,耀眼的正黃色,加上鑲金邊的圖案讓他看起來比平日更加威嚴。
只是他的臉色看起來不是很好,雖然讓眾人平身,但眼底的寒氣讓眾人雖然紛紛落座,依舊噤若寒蟬,安璃感覺他不并不著急開席,像是在等待。
具體等什么,安璃也無從得知。
但是李元治這個人絕對不會做無畏的事情,那么他等著這個人應該是對他非常有用之人。
李元治也注意到安璃在看他,余光掃了安璃一眼。
安璃怔住。
此刻他的側臉俊美的無懈可擊,他的眼神像迷像霧,帶著絲絲魔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致命誘惑,讓人如飲罌粟。
安璃緊握著二姐的椅背,努力讓自己的視線離開他的臉。
他對外釋放她為剿滅九黎匪軍做的那些事情,不是當真要嘉賞她,他只是想讓她樹敵,讓她清楚明白,她已經無路可退。
已被他逼的無路可退。
……
李元治沒有等到他要等的那個人,但是時辰已經不早了,他揮了揮手。
宴會開始,歌舞升平。
推杯換盞之后,李元治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后落到了楊寶權的身上:“楊愛卿一路辛苦了。”
“罪臣不辛苦。”
楊寶權聞言,慌得起身至主座前下跪。
“楊愛卿為朕掃平了東境,何罪之有?”李元治示意楊寶權平身,又賜了金銀珠寶無數,甚至連楊寶權去世的祖母也追封了誥命。
安璃靜靜的看著,真的是會籠絡人心啊,她兄長不也是因為這樣才對甘心為他駐守東境的嗎?
他不僅封賞了楊寶權,還賞了其他很多大臣。
但是他的心思貌似并不在這里。
酒至半酣,一個小太監從殿外進來,偷偷的和權公公耳語了番,權公公的臉色大變,跟著小心翼翼的上前回稟了李元治。
李元治聽完,整張臉都冷了下來。
跟著,他什么也沒說便甩袖離席了。
眾大臣自然也跟著走了,留下眾嬪妃們,大眼瞪小眼,最先離席的是池雨蝶,她挺著出了懷的肚子:“本宮身子重,就不陪姐妹們了。”
“走,回去!”池雨蝶仗著有孕在身,有恃無恐居然在聞婷面前自稱本宮,聞婷眼神狠戾的招呼陪同的宮女回宮。
皇貴妃和貴妃娘娘先后走了,其他的嬪妃們也都各回各家,史琴紅在經過安琪雅的時候淡淡的掃了她一眼,沖著她身后的一個嬪妃道:“安嬪的表哥立下了汗馬功勞,你以后說話可得小心著點。”
“自然。”那人陰陽怪氣的看了安琪雅一眼。
安琪雅被那人看的渾身不自在,臉色也跟著暗了下來,安璃認出那人便是前些日子在聞婷房間里揶揄二姐安琪雅的人,可不知道二姐為什么那么怕那人。
安璃本想在和二姐獨處的時候問問二姐,但是二姐每次都顧左右而言她,二姐不想談安璃也不能逼問,安璃心想,或許楊寶權的話多多少少會讓二姐對她有所芥蒂吧?
安璃和安琪雅出了宴會廳沒多久,卻意外的遇見個人。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被關押起來的唐青,安璃很是驚訝:“你沒事了?”
唐青先參拜了安琪雅,又和安璃道:“恩,陛下出宮的時候就放了我。”
“……”
安璃猜的沒錯,李元治不會因為她的去留,隨意殺或者關一個人,他關唐青絕對有他的目的。
安璃見唐青行色匆匆,聯想到李元治毫無征兆的離席,問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我是收到急招,護送陛下連夜出宮。”他看了看左右,見這里只有安琪雅安璃,才壓低了聲音道;“聽說是以為,昨日進京的南境賑災的池昌衛池大人……在赴宴的路上遇刺了。”
“池昌衛?”
原來李元治一直在等的人是池昌衛,只是誰那么大膽敢刺殺朝廷的官員?
“恩。”唐青看起來很急,匆匆跟安璃道別;“找時間再聊……”
安琪雅見唐青走后,安璃的臉色不好,問安璃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安璃點了點頭。
確是出了大事,池昌衛算是庶出的大臣中耀眼的存在了,他不僅將南境的大水控制的很好,據說還讓南境子民在大災之后可以安居樂業,這樣的才華和能力,確是主筆新政的最佳人選。
聯想到史琴紅今日在太極殿的舉動,
總覺得池昌衛的遇刺,是庸王之流的宣戰。

竇思默
喜歡現言的讀者大大們,可以關注下我的現言《關于那個離婚后還來招惹我的男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