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握著兵權的,大部是明秋霽一黨大臣,若由明秋霽出言求情,總有不少人附和,如此一來,文官如何同兵斗?
要保顧文,明秋霽點頭則事成,若不點頭,便是海中稻草的希望。
“本王惜才,卻也看是什么才。”明秋霽轉了轉手上的指環“顧文這樣的蠢才,本王就不惜。”
“攝政王你!”
顧丞相被氣的臉都紅了,他已然放低姿態來求他,而明秋霽卻絲毫不把他堂堂丞相放在眼里,如此羞辱,這讓他如何不氣!
“若用他的命換的回我禹朝臉面,能正我朝軍紀,已是最好的去處。”
顧丞相平靜了一下“攝政王當真不愿幫老臣這一個小小的忙?”
“本王是顧丞相的女婿,丞相大人既然開口了,如何有不幫之理?”明秋霽心中冷笑一聲,面上依舊平靜如死水一潭“軍中刑罰,顧文本該一條命一刀肉凌遲處死,頭顱懸于軍中,尸骨棄之野獸之中,任由分食。顧丞相既然開口了,本王也不好回絕,不若就三百刀吧。”
“這有何分別?”顧丞相氣急。
“分別?五萬刀變成三百刀,死的更痛快些,又能保住尸骨入土,難道還不夠?顧丞相也別太貪心了,畢竟這是陛下的旨意,不可違背。”
瞧明秋霽擺明不會留顧文一命的態度,顧丞相也不想再多言語兜繞,只言道:“攝政王既如此,那老臣就只得去同攝政王妃說和些許。”
剛打算拂袖而去,只聞得明秋霽道:“白大人從不沾染朝中爭斗,家訓更是如此。顧丞相還是莫要費心。”
“女子出嫁從夫,通伯候府家訓卻并非此。且朝中又有誰是干凈的呢?白尚書若不沾染朝中爭斗,如何活到現在的?朝中可從來容不下沒有半點心機之人。”
“顧丞相慎言!”
白蘆月自花壇繞了過來,剛才她瞧見顧丞相手邊插著雞毛紅封信報,便知他與明秋霽有事相商。
更是想起早前去往白府,白尚書與兩位姐姐話語之間提點,要她務必小心。
直到剛才,她本想暫時離開偷聽情況,卻撞到了“等候多時”的顧淳兒。
顧淳兒雖清楚事情也明白顧丞相若想,可這一次她卻不打算幫自家老爹這個忙。
顧文是庶出,又多有自大輕狂的毛病,小時好幾次差點害顧淳兒丟了性命。從小到大顧淳兒便不喜歡他,所以他的死活,顧淳兒根本不在意。
更甚者言道,她更想顧文死。一來少了一個給顧家抹黑的人,二來也是為自家母親和哥哥計較。
“父親確不予朝中爭斗,但并非無自保之力。白家女子雖出嫁,但家訓不可不尊,家規不可不守。故而也不可沾染。”
白蘆月一番話,自然是聽到了二人對話的大半而接。
“白大人若進言,老臣自當相護,若怪罪也有……”
“丞相大人。”白蘆月提聲打斷“莫要再提。后宮無特許不得干政。家規家訓如此,國律亦如此。”
瞧著白蘆月面對顧丞相的一臉鎮定堅毅,明秋霽微微一笑,心道:我家夫人,自該如此。面強不弱,甚有風骨!
“不愧是攝政王妃。”顧丞相皺了皺眉“如此,就不得不委屈王妃娘娘了。”
話音剛落,近衛便從四面而圍。
“老臣只是愛子心切,只望攝政王能體諒一二,原也不至于此。”顧丞相一個眼神,便有近衛上前現在了白蘆月身后。
可明秋霽卻是連轉頭看一眼都沒有,只盯著顧丞相“這種招數,丞相大人不覺得無恥嗎?”
“招數是無恥些,但是好用。攝政王和王妃是否再考慮考慮?”顧丞相看著那現在白蘆月身后的近衛使了眼色,意圖讓他挾持白蘆月逼明秋霽就范。
他根本不在意明秋霽是不是對白蘆月有感情,有當然更好,就是沒有也不要緊。
明秋霽戰場廝殺那么多年,卻讓攝政王妃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意外,到哪兒也都說不清楚。
就算是他丞相府有錯,可明秋霽也干凈不了。
白蘆月在他面前丟了性命,白家必定不會善罷甘休。
連帶著通伯候府,永侯府,太傅……凡是與白府有結交的臣工名士,必不會放過明秋霽。
文官的筆,言官的嘴,可都沒有武官的刀好收拾。多少名人可都是由他們筆下,口中傳出,最后聲名毀于悠悠眾口,人命葬在市井流言之中。
到時候明秋霽的名聲毀個徹底,臣工不尊,他這個攝政王又能做多久?太后想必也要頭疼上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