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二日那天,我本來是要去潿洲島做志愿者的,因為一直想去嘗試和自己職業無光的工作,于是,我放假前一個月就已經報好了名,想去島上做兼職酒店打理員和漁民一段時間。
哪知道?1月20日開始,每天激增的新冠肺炎人數,持續到二月底,激增人數到有天日增一萬多后開始下降。二月底是學生返校的日子,本應該在櫻花爛漫,油菜花遍地的時候回到學校,我們學校附近有好幾處油菜花,每次一去,頓覺舒心。
第一年參加工作時,我以為我到了社會工作就可以自由了,沒有想到自由意味著需要承擔風雨,比如學會管理自己,我對自己讀書時期要求一直都很嚴,所以我對于學生也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管理,但新冠疫情突然爆發,我們都沒有辦法按時進學校進行學習。
這是一種貪戀講臺的心理,疫情從2020年1月一直持續到四月底,學生本該在3月1號以前返校進行學習的,但這已經是我有生以來遇到的第二次疫情,第一次是2003年的非典,當時我們個個都在小學六年級吃喝大鍋藥,一天一杯。那會兒網絡沒有這么發達,我們也不知道意味著什么,只知道我們還是一樣去學校,只是每天多了一個項目就是喝藥。
現在全國都無法動,所以我們的開學也不能進行,無法返回學校,所以我們各個老師開始適應了社會上網課,可是之前因為一直沒有試驗過網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所以一開始學生很有熱情。
網絡課程讓我這個老師意識到了必須進行改革,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否則有天我們會被淘汰吧。但網課是對教師的一個新型任務的挑戰,如果不是學校教育讓學生集中化進行學習,我們還能怎么樣進行學習呢?
這又是我們21世紀教師必須面對的,這天,我開課已經有一個月了,有時候會利用網絡小視頻,學生便把我上課的視屏放到了抖音上面,那段時間各種關于中學老師上網課的新聞層出不窮,有褒有貶的,但網課讓我意識到了人類的生活科技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先進,這樣,如同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中所呈現的畫面是否會出現,機器人取代人類。
這無疑讓他們擁有了一個信息庫,這個信息庫里良莠不齊的信息,讓學生可能迷失,于是網課進行到兩個月的時候,我們每個老師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在家的母親甚至跑來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