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自從當年李清風救下楚懷香那一刻開始,他就在與整個武林正道為敵了。正如靈虛散人所說的那樣,一旦走出這一步,就沒有回頭路了,沒有退路的他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那接下來你們作何打算?”林子軒再次問道,他現在一籌莫展,完全沒有想法。
“能有何打算?我們自然是結伴行走江湖了。”李清風回答,天下之大,總有他們容身之所。
“不必。”楚懷香說,他不希望李清風與他一起,因為他已經可以預見,一旦他在江湖之中現身,那勢必會遭到武林正道人士的追殺。
“四哥,你不必擔心會連累我,我現在的處境和你是半斤八兩,我們一起好歹還能有個照應。”李清風說,其實他心中還有另一層考量,就是武林正道之人對他多少有所顧忌,不敢對他下死手,而楚懷香則不同,他與楚懷香一道,可以幫襯一二。
林子軒和蘇景儀不知道說些什么,他們幫不上忙,因為他們不是孤家寡人,而且他們也做不了主。李清風見狀,寬慰道:“二哥、三哥,你們就不必擔心了,這天下之大,難道沒有我和四哥的容身之所嗎?”
李清風四兄弟久別重逢,而且他們也無甚要緊事,所以他們就暫且在洛陽古城盤桓一些時日。四人閑談慢飲,敘些別后之事,之后才分別。
李清風和楚懷香駕著馬車從洛陽古城返回,想經過天啟城,然后向南取道黑巖城,因為李清風已經許久不曾回家,是時候回去看一看了。
就在李清風駕車駛出天啟城郊外之時,馬車突然被一群江湖中人給圍住了,其中一個為首之人上前喊道:“忘情劍李清風,馬車里的是何人?”
“你又是何人?攔住在下意欲何為?再者馬車里是何人與你何干?”李清風停下馬車,一連三問,就在這些江湖中人圍上來之前,楚懷香就已經躲進馬車里了,因為他現在不宜露面。
“馬車里的人是不是玄陰教余孽楚懷香?”為首的人沒有回答李清風的問題,反而厲聲問道,篤定了車里的人就是楚懷香。
“楚懷香當年在就死了,諸位要尋他不去陰曹地府找,怎么來這問我?”李清風雖然面不改色,但是他心中已經疑云暗生了,到底是哪個地方出了差錯,讓他們露出了馬腳?
“李清風,我們不與你白費口舌,里面的人是不是楚懷香,我們看一看自見分曉!”
“對,掀開簾子讓我們看一看!”
“諸位是吃定在下了嗎?”李清風沉下臉來,看著群情激憤的眾江湖中人,他知道今日之事恐怕不能善了了。
李清風拉下臉,眾人有一瞬間的退卻,畢竟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李清風在江湖之中還是積威已久的。
“得罪了!”為首之人見李清風不肯就范,隨即一咬牙吩咐身后之人說:“大家一起上,若馬車里的人真是玄陰教余孽楚懷香,我等定要替天行道!”
有人帶頭,眾人便不顧李清風的阻撓,蜂擁而上。而李清風也不肯輕易讓他們得逞,所以雙方就交起手來,對方人多,李清風沒有留手,一上來就使出“一氣分元劍”,幻化出萬千劍氣斬向眾人。
眾人見狀,皆大驚,連忙后退,但還是重傷無數。雖然李清風生猛,但是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惡虎還怕群狼,李清風沒有落敗,不過也沒有辦法阻止眾人掀開馬車的簾子。
事到如今,楚懷香不得不出手了,他一腳將來人踢下馬車,然后走出車廂,眾人一見到楚懷香,果然大驚:“楚懷香,真的是玄陰教余孽楚懷香!”
“忘情劍,你果然窩藏玄陰教余孽,其心可誅!”為首的江湖中人看到楚懷香,頓時對李清風喝道。
“你們是如何知曉我們的行蹤的?”事已至此,李清風皺著眉頭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為首的男子沒有直接回答李清風,接著他又對眾人說:“大家一起上,他們就只有兩個人,我們有這么多人,何必懼怕他們?”
所謂揀雞毛——湊撣(膽)子。人一多,膽子也就大了。在為首的男子的帶領下,這群烏合之眾蜂擁而上,李清風和楚懷香只好與他們纏斗。
李清風依靠高超的劍法在人群之中來去自如,而楚懷香則是取下腰間的紫簫送到嘴邊,一陣肅殺的簫聲響起,眾江湖中人一聽到這個聲音,頓時頭疼欲裂,一邊抱頭嘶喊,一邊滿地打滾,這正是《攝魂令》發威了。
“四哥,我們快走,否則恐怕還會有更多的人趕來。”李清風因為有楚懷香的《攝魂令》相助而有了抽身之機,他來到楚懷香身旁,對后者說道。
“好。”楚懷香點頭,如今他們行蹤已經暴露,不宜久留,否則等到武林正道的人紛紛趕來,再想走就難了。
“駕!”李清風不停揮舞著馬鞭,帶著楚懷香駛離天啟城,路上李清風問楚懷香:“四哥,現在黑巖城恐怕是不能去了,我現在應該去何處?”
“永夜城。”楚懷香思索片刻,回答說,對此李清風也頗為贊同,李清風說:“也好,如今也只有永夜城可以棲身了。”
李清風和楚懷香行蹤已經暴露,后者必定為正道武林人士所不容,為今之計,只有先去永夜城安身,然后再作打算了。
雖然李清風和楚懷香二人這次沒有被江湖中人攔下,但是有關楚懷香尚在人世的消息已經在江湖上傳開了。
“什么,玄陰教圣子楚懷香還活著?”
“這位兄臺恐怕是搞錯了吧,當年楚懷香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忘情劍擊殺,而且已經為眾前輩驗明正身,豈會死而復生?”這個人明顯不相信,不僅是他,許多人也紛紛附和,質疑這個消息的可靠性。
“所言極是,人死豈能復生?”
“哼!這就是忘情劍使的好手段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手瞞天過海之計幫助楚懷香金蟬脫殼。”此人非常不滿,接著他又說:“難怪當初李清風執意要親自出手,當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忘情劍真是太過分了,如此行徑,豈非不把我正道武林放在眼里?”
“何止是不把武林正道放在眼里?簡直是把中武林人士當猴耍!此事若傳出去,豈不叫人恥笑?”在眾人眼皮底下把楚懷香救走,這些江湖中人想起來心中仍是憤恨不平。
……
就在江湖上都在議論紛紛之時,各世家、門派的首腦也收到消息了,以離火宮的反應最為激烈,當天就傳出離火宮對李清風和楚懷香發布“離火追殺令”的消息。這次的情況與上次不同,這次離火宮的行為得到了正道武林人士的大力支持。
“李清風包庇玄陰教余孽,就是與武林正道為敵,定然不能輕饒了他!”
“忘情劍自當年滅玄之戰后,行事愈發乖張,我看他已經淪為邪魔外道了!”
“不管怎么說,當年讓他們逃過一劫,這一次定教他們插翅難飛!”
無論是茶樓酒肆,還是大街小巷,都能聽到江湖中人對李清風和楚懷香的不滿,都能看到他們的通緝令,這次李清風和楚懷香是真的在于整個武林為敵了。
“不好了,你們聽說了嗎?忘情劍和楚懷香奔著永夜城而去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消息如同巨石入海,一石激起千層浪。
“什么?忘情劍與楚懷香意欲何為?”
“這還看不出來嗎?他們這是想要重立玄陰教!”
“這位兄臺,此事言之尚早。李清風和楚懷香到底想干什么,還沒有定論。”
“此言差矣!他們去哪里不行,非要去永夜城?那永夜城是什么地方?那是玄陰教的老巢!楚懷香是玄陰教的圣子,他們此刻去永夜城,居心何在,難道還不是路人皆知嗎?”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初就應該將楚懷香挫骨揚灰!”
……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離火宮宮主聽到消息后,當即趕往乾坤殿、天都城林家和金陵城端木世家,與這些名門世家的高層洽談,商談的內容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是在會談結束之后,乾坤殿和離火宮聯手廣發英雄帖,邀請正道武林人士前往天啟城會合,共同打上永夜城,生擒李清風,誅殺楚懷香。
這個消息一傳出去,整個武林為之沸騰,各武林人士紛紛趕往天啟城,有人將這次盛會稱為第二次滅玄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