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致競賽

第四章 學校間的那些事兒

致競賽 隱者判官 2808 2020-01-26 11:06:45

  (八月三日至八月三十一日)

  我們省的物理競賽,不是特別的強,但也不是特別的差,就是那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類型。

  就上一年的全國決賽而言,我們省省隊的發揮與北京市隊的發揮差不多。

  所以今年復賽進入一等獎的試驗線分數可以以北京市的分數線作為參考。

  再來看我們省內。

  省內各校的競賽實力也強弱不一。

  林蔭學校、外國語及綿綿中學三者最強,我們學校,樹德中學和私立外國語學校次之,剩下的學校相對而言實力就沒有那么強了。

  “你知道嗎?和我們同一屆的某某某在去年的時候就是我們省省隊的最后一名,把某校的誰誰誰擠出了省隊,最后某某某在決賽上拿到了金牌一等獎。”

  類似的八卦消息多得是——學校之間的競爭與相互鄙視一直存在。

  就比如說我們學校的同學就很喜歡說:“你看,那樹德中學的競賽他就不行啊……“

  諸如此類。

  我被從質心“勸退”回來后沒幾天,就跟隨者我們學校的大部隊一起去做實驗培訓。

  這里就不得不介紹一下,物理競賽復賽級以后考試的得獎機制了。

  每一年的物理競賽都由校內預賽,省內復賽,全國決賽,及世界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四級考試組成。

  校內預賽一般只是為了限制每個學校參加復賽的人數而設置的,所以今年干脆就取消了預賽。

  省內復賽才是真正的起點,當然,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選手的終點。

  競賽,確實是殘酷的。

  復賽的獎項分為一、二、三等獎,省隊又取一等獎排名前面一定數量的選手去參加全國決賽。

  省級一、二等獎的名額及省隊的名額均由該省省隊在去年全國決賽上的成績決定。

  以我們省為例,上屆省隊在全國決賽上考得比較好,與北京不相上下,于是今年的省隊取一等獎前十九名(含十九名),一等獎名額也從去年的七十九人增至今年的八十九人。

  一等獎的評獎依據分為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意思是說,你考完復賽的那張卷子之后,得到理論成績;理論成績一排名,發現你的理論成績在全省前一百二十名之內,ok,你可以參加實驗考試,去角逐一等獎了。

  這個時候,可以參加實驗考試的最低分數我們稱作試驗線。

  實驗考試在理論考試考完后的一周舉行,最后理論分數與實驗分數相加,獲得總分,以之為最后排名的依據,又依據這個排名和一等獎、省隊的名額數量確定最后的贏家。

  所以實驗考試的重要性絕對不亞于理論,甚至,有的人可以用實驗考試翻盤,從試驗線上跳進一等獎,又或是從二十幾名跳進省隊。

  這就是我們學校要集體去參加實驗培訓的理由。

  去做實驗培訓的時候,真是好巧不巧,試驗機構準備的自習室里,一半邊坐著外國語學校的同學們,另外一半邊坐著我們學校高三的同學們,涇渭分明。

  于是我們開始大眼瞪小眼:“你看那些人啊,連這些基礎的實驗儀器都不會調節使用,實驗報告連格式都不知道,就算理論強又怎么樣?”

  不過這句話說得也不錯。我們學校先前確實去過好多的實驗培訓,去了一所九八五三次,其他實驗機構也去了幾家,校內也有自己專門的物理競賽實驗室,同一類儀器,不同的型號我們都摸過了好多種,實驗訓練的強度還真不是其他學校能比得上的。

  拋開這些不談,做實驗培訓的那周生活其實也挺滋潤的。

  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和同學合伙打車去實驗室所在的新區,在商業步行街上買兩個超好吃的灌湯包、一個飄香的茶葉蛋和一杯甜豆奶……

  這樣的生活,似乎也不錯。

  實驗培訓完沒多久,我們學校就集體去了外國語學校的刷題班。

  這個刷題班原本是外國語學校請江老師來講考試的題目,而他們又是抱著切磋和想搞其他學校心態的態度,就一同邀請了其他學校的競賽選手們一起參加。

  評講試卷的時候,江老師有提到一本書叫做《物理學原理》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這本書很和我胃口,因為它就是建立物理模型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范例。

  考試的時候,我們學校的高三同學終于和外國語學校的同學終于正面對上了。

  然后我們學校的同學完敗……

  每天都在進行模擬考試,我們每天都被打擊一次信心。

  盡管這幾次考試的分數都是由助教真·熬夜(從晚上十點改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的那種)改出來的,但就算有一些評分的失誤,大致的分數與真實情況是差不多的。

  題外話一句,現在物理競賽的滿分是三百二十分,原來一百六十分的基礎上翻一倍。

  第一次考完試之后,就有流言傳開來了:“外國語學校的同學最高分二百九十多!”

  好像是二百八十多還是三百多?不清楚,但無論是哪個分數,對我們的打擊都太大了。

  因為我們的最高分——二百二十多?二百三十多?

  我們在得知這些消息后的第一反應就是有些氣妥,第二反應就是在相互安慰:“我們學校公認的最強戰力可沒有來考試!而且,他們考試的題目全部都是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做過的原題!”

  當然,這個分數肯定能反映,在做原題這方面,我們學校的同學不如外國語學校的同學們。

  于是,找到了心理安慰之后,有的同學就開始懈怠了:拿出手機,呼朋引伴,開始聯機玩我的世界。

  當這群人挖礦打僵尸正開心的時候,耳畔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

  “你們在干什么?”

  抬頭一看,是咬牙切齒、拿著成績單的競賽教練。

  迎接他們的是疾風驟雨。

  ……

  這一周,我們一直在被外國語學校的同學們碾壓,我們甚至有時連林蔭學校來的兩個高二的同學都考不過。

  但我們卻絲毫不在意,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該玩玩,完了還順便感慨一句,這個學校環境其實挺好的。

  也許是倒計時沒有掛在眼前的緣故,或許這又是因為我們不愿意直面距離復賽理論考試不足一個月的這個事實。

  當在外國語學校刷題結束的時候,我們將八次考試的總分加起來,拉出來一個排名。

  當得知自己的排名的時候,我們終于開始慌了。

  我的排名是三十八,這是在只有外國語學校和我們學校及其他學校的少數同學參加考試時的排名。這個排名肯定是比我復賽的最終排名高,于是我開始按照這個排名估計我的復賽理論排名。

  算上省內其他學校,林蔭學校,綿綿中學,私立外國語還有樹德中學,三十八這個排名再乘以二點五差不多就是我預計的復賽理論排名。

  九十五。

  今年我們省一等獎的名額只有八十九個。

  我不禁開始對未來產生了懷疑,對我的競賽之路感到了絕望。

  一等獎的升學優勢已經被新政策壓到了最低,而我現在——竟是連一等獎都不一定能獲得!

  更何況,停了四個多月的課,我回到高考時,已經欠下了太多的賬,讓本來高考成績就不太好的我雪上加霜。

  當時的我并不知道,學習競賽,哪怕是沒有得獎都將會是受益良多。

  例如,你在競賽時習慣了三個小時做八道大題的節奏,在高考理綜考試時就不會出現答題卡上大面積空白的情況;你在競賽時學習了實驗,動手能力有所提升,在大學實驗課上就不會手足無措;你在競賽時習慣了今天考兩百多,明天考幾十分的情況,在高考模擬考試的成績波瀾起伏的時候就會寵辱不驚,還可以順勢感嘆一句:

  “我什么大風大浪沒有見過?”

  我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競賽教室。

  競賽教室像一件溫暖的客棧,寬容地接納著每一個風塵仆仆的客人。

  這幾年來,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有一個省隊。

  盡管沒有任何人要求我們要有人進入省隊,但我們內心對于這所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向我們自己提出來要有一個省隊的要求。

  像是我們剛剛停課時高三面臨的境況一樣,壓力逐漸降臨在我們頭上。

  “距離復賽還有二十天。”黑板上的倒計時是這樣寫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囊谦县| 云林县| 达孜县| 什邡市| 金华市| 丽江市| 湘潭市| 夏邑县| 清水河县| 赤城县| 永川市| 鄂尔多斯市| 美姑县| 英德市| 林芝县| 康保县| 汾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青州市| 南和县| 瑞丽市| 余干县| 肃北| 商河县| 元江| 土默特右旗| 普定县| 台山市| 呼玛县| 扬州市| 潍坊市| 甘洛县| 蕉岭县| 奉节县| 崇仁县| 怀集县| 巴南区| 大厂| 乌什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