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后。
暮春時節,靠近邊境的小鎮上,伴隨著黃沙彌漫,一隊客商打扮的旅人正在緩慢的進入。
小鎮名喚望春,在當初莫名其妙的停戰后,雙方對峙不久就互有默契地撤軍,隨后朝廷宣稱契丹已經被打敗,永遠也不會再打過來了。
不久就有幾伙難民擔驚受怕地住了進來,日夜惶恐。
一天天一年年的過下來,契丹人再也沒有南下騷擾過,只是聽說外面的幾伙蠻子打來打去,倒也沒打進來過,小鎮并未受到波及,許是真如朝廷所說,已經安定下來了。
近些年以來,鎮子逐漸擴大,來往的貿易商隊也從起先的小打小鬧變得大張旗鼓起來,好不威風。
但是畢竟是在邊境線附近,所以鎮子所屬的大宋朝廷便象征性的在此地安排了幾個諜子,時刻記錄監督著附近的風吹草動,一出事就能趕到距離此地三十里遠的一處兵營,帶領那些號稱戰無不勝的的軍士們趕回鎮子維持法紀。
然而這么多年來,鎮子的人一直本本分分,來往的客商也一個比一個懂規矩,知道該孝敬點好東西,倒也沒給那些軍老爺多少炫耀武力的機會。
就連這幫本該隱姓埋名的諜子也開始拋頭露面,開始管理鎮子和自家的生意,當初諜子們精心喂養的那匹壯年棗紅馬也只是成了一匹無精打采的棗紅老馬。
剛進入鎮子的這批人進來的時候并沒有怎么引起太多人注意,這已經是今天第四批進入鎮子的外來客商了。
雖說一看之下就能看出些許端倪,進來的時候說是客商,但是連一輛運輸貨物的馬車都沒有,八人八騎,一個個打扮地奇奇怪怪的。
讓人好奇的是,每匹馬的馬背上都有一個奇怪的包裹,均是用一塊花布包著一個正正方方的盒子。
這隊人馬進了小鎮之后慢悠悠的朝最中心的客店而來,偶爾言語,說的話有聽得懂的也有聽不懂的,動靜反正不大,對路邊的每個人都會盯著看一會兒,像是在找人。
當地人看到之后有一些招攬生意的,并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心中對此也見怪不怪了,邊境大了什么人都有,好人壞人,魚龍混雜,再難纏的也見過,留給附近的軍老爺們處理就行。
當年那什么幫的幫主,犯下大罪,被一堆武林好友救出,逃到這里。結果呢?不還是被朝廷追過來的官兵一網打盡?有買賣就做,沒生意也歡迎,何必操那么多心。
鎮子拐角的有個突出來的巷子,長著一棵不知年齡的老棗樹,樹下正坐著兩個懶漢在曬太陽。
年輕的那個,正披著一件破襖往嘴里塞棗,自打這幫人進來,眼就直瞅著隊伍里居中那個騎著高頭大馬,身著紫衣,酥胸微露的女子。
半響之后,使勁咽了口唾沫,晃了晃身旁的中年人,“二叔,這婆娘真好看哩,比孫將軍他老婆還俊呢!”
被叫做二叔的中年人本來正在默默的盯著前面商隊最末尾那個黑衣人,一身富商打扮,卻表現的不像個商人。
聽到身旁的瘋言瘋語后,立刻收回目光,一巴掌拍在這個年輕后生腦瓜子上,
“孫將軍那婆娘你都敢瞧!你小子真是膽比命大,當心連人帶你褲檔里那玩意兒一塊被孫將軍砍咯!”
被叫做二叔的男人名字叫王二,在現在這批諜子里排行老二,長的平平無奇,但是一雙眼睛卻在隨時散發著精光。
旁邊的年輕人,是這批諜子里年齡最小的一個,從小跟著王二長大,無父無母,是個孤兒。
十幾年前,一場大雪后,王二從山里回來,從狼窩里把他帶出來的時候,都覺得這孩子活不過那個冬天了。
沒成想這孩子硬是熬過了冬天,一條爛命茍活了下來,反而皮實的不行。
眾人大喜,認為這孩子命不該絕,給他養大,結果取名的時候犯了難。都是大老粗琢磨了半天只琢磨出來一個王字,后來慢慢長大也就索性忘了這事,無人提及。
后來由于整天浪蕩,凈干些缺德事,被鎮子里的人都喊成小王八,他也不惱,就把這個當名字了,還很開心地把這個名字跟他在鎮子里的兄弟分享。
他又沒見過王八長啥樣,只是聽中原來的人說王八長壽——鎮子里本來也沒人見過,這種詞都是那些中原人傳過來的。
在他們這種地方,沒人關注這個。
被拍了一巴掌的年輕諜子也不惱,只是傻笑,
“嘿嘿,原以為那母老虎已經夠--那叫什么來著?閉月羞花?我看這個剛進鎮子的姐姐倒是比她還要俊俏三分!”
見第二巴掌又要落下來,小王八趕緊躲過,岔開話題,“二叔,這幫人什么來頭?看得出來不?”
王二扭頭繼續看了會那富商背影,皺了皺眉,“看不出來,不過肯定不是正經人,回去叫一下老大,讓他把兄弟們都帶過來吧,這伙人一看兇得很嘞。”
今天進了鎮子這么多外人,王二感覺很不尋常,尤其是面前的這一隊,給他一種看不透的感覺。
他決定去試探一下。
年輕諜子哦了一聲,卻沒挪地方,面色扭捏,“二叔,要是打架的話...這伙人這么不好惹,那要不要叫姓劉的過來——”
小王八口中的姓劉的,他們都不知道具體名號,是幾年前上頭派下來的一個年輕人。
本以為是不知道哪兒來的官宦世家子弟來體驗一下生活,歷練一番好回京吹噓,還想著好好巴結一下,跟著離開這個鬼地方,或者至少多撈點好處。
誰知這個姓劉的跟個啞巴似的,來了之后就每天睡覺,打拳,除了睡覺打拳就是拎著把刀蹲在山上發呆,誰也不理,油鹽不進。
除了老大跟他偶爾交流兩句,其他人基本都沒跟這個人有交情,更別提能有啥好印象。
后來聽說這個姓劉的本來是當朝一個大臣手下的紅人,前途無量,誰想那權勢滔天的大臣有一天突然倒臺了,人死了不說家產也被充公,臨終之前托關系把這么一號人物送出去救了下來,各種輾轉就送到這里來了。
這幫諜子都好事,跑去人跟前說這件事,結果被姓劉的一個人把七八個人吊起來打了半夜,被得知消息的老大趕過來求情好說歹說才領回去,之后眾人都發怵,再也不敢輕易招惹他——
“呸!”二叔一口唾沫噴在地上,“那可是閻王爺,你叫他做啥?我平時怎么教你的,離那號人遠遠的,把老大他們叫過來就行,快去快回麻溜點!”
小王八這才放心,正欲動身,扭頭看到一個背著幾大捆木柴的高大青年剛走到旁邊停下腳,將木柴放在墻邊,轉過身來,一雙劍眉之下雙目炯炯有神,面帶笑意的看著這邊。
“楊大哥!”
小王八快速跑過去,邊笑邊叫,跳起來準備要騎在那個青年脖子上,被青年一把抓住。
隨后兩人動起手來,各種專攻下三路,最后小王八被揪住耳朵,一邊哇哇大叫一邊偷偷從青年懷里拿出來一把青棗。
正吃著又挨了一腳,被輕輕踢到王二旁邊,“給二叔留點。”那名高大青年呵斥道,隨后給王二打了個招呼。
王二擺擺手,算是回應,這倆活寶每次見面都這么鬧騰,已經習慣了。
高大青年名叫楊昀,是負責給鎮上幾家客店送柴的,家住在鎮子附近的山腳下,家里只有個討人厭的老頭,老頭脾氣很臭,整天亂轉悠,聽楊昀喊他爺爺。
所幸楊昀和他爺爺脾氣完全不同,待人很好,是個熱心腸,打小就是這一帶的孩子王。
小王八自小被別人看不慣,被其他人孤立,再加上平日里各種惡習為人不喜,很不招人待見,楊昀也一視同仁,從不欺負他。慢慢的這兩人居然成了鐵兄弟,兩人歲數差距不大,無事的時候結伴游遍了大街小巷,附近的山頭戈壁也被踩了個遍。
“還不快去干活!”只聽王二訓斥了一句,小王八立刻跳了起來,“馬上馬上!”隨后跑到楊昀旁邊,悄聲說著些什么,像是說到了有意思的事情,把自己逗的咯咯笑。
笑完之后小王八離開此處,前往住的地方準備叫人,楊昀看著他離開后也背起了一邊的木柴,準備給客店送去,卻被一旁的王二叫住。
“楊昀吶,你爺爺還沒回來嗎?”
只見楊昀無奈的搖了搖頭,“還沒有,不知道又去哪里去了,我找了上次他去的山洞也沒找到人,可能過一陣子自己就回來了吧。”
王二狐疑的看了看一旁的年輕人,“他沒跟你說什么嗎?”也沒等得到回答,就從懷里掏出一張大餅,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早就說不是親生的了嘛...”
楊昀尷尬的打著哈哈,目送著王二遠去,定了定神,像是在想著什么,突然笑出聲來。
剛才小王八離開的時候,貼在耳邊悄悄說了一句——
“楊大哥我幫你找了個老婆,就在前面,俊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