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區的王旗變換
2.
自漢以來,北方民族與中原國家在河套一帶展開長期的拉鋸戰。三國時期中原紛爭,北邊河套內外為羌胡所據。東晉十六國時期,先是后趙占據河套,之后氐族前秦空前強大,北控柔然,南以淮水與東晉劃江而治。前秦瓦解后,后秦、赫連夏相繼占據河套地區。南北朝時拓拔北魏統一中國北方,之后西魏、北周、隋幾個朝代相繼占據河套地區。盛唐時期,河套地區屬關內道控制。安史之亂后河隴至伊州、西州一帶為吐蕃控制,至大中時期沙州張義潮起義軍驅逐吐蕃,此地區復歸唐朝版圖。五代以后,黨項崛起,李元昊建立西夏,占有東起黃河西到玉門關之地,與宋遼鼎足而立,直至被元統一。明朝前期河套歸屬陜西省。明朝中后期,韃靼在河套設襖爾都司,韃靼自河套入侵青海一部稱為韃靼土默特部。清朝時河套歸入內蒙古及甘肅省轄區。
從整個中華歷史版圖來看,中原地區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共同發展,東晉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時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王朝變換,也只是戲中戲。五胡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和盛唐的民族大融合時期,同樣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關鍵節點。